加拿大郵政居然還在罷工?政府計劃強制復工…工會揚言要告政府?

2021-02-15 城市知道溫哥華

好消息!好消息!據本地英文媒體 blogTo 報導,Canada Post本周有望結束罷工。勞工部長Patty Hajdu於本周三表示,自由黨政府已經提出法案,要求加拿大郵政結束罷工。

但是該法案的生效,至少需要48個小時(於本周四晚)。所以理論上最理想情況下,周五早上開始,罷工就會逐漸恢復!

據悉,勞工部長 Patricia Hajdu 表示,加拿大郵局勞資雙方 「必須努力達成協議」,否則「我們將不得不採取另外的手段來恢復對加拿大人的郵政服務」。加拿大郵局的勞資談判已持續數月,仍無法達成新協議。

加拿大郵政工人工會及加拿大勞工議會共同發表聲明,譴責渥太華決定引入復工法。工會強調若國會通過復工法,就會採取法律行動。另外,上周五郵局工會還拒絕了管理層提出的新提案。

目前,Canada Post 在全國各地的輪流罷工已經足足有五個星期。而Canada Post 表示,僅處理罷工期間積累的郵件,就需要讓他們忙到2019年。

加拿大郵政的罷工影響甚至到達了海外,並為其他國家的快遞企業帶來了問題!現在多個國家的快遞服務已經宣布停止接收寄往加拿大的郵件。

日前,中國郵政和英國皇家郵政宣布,暫停寄送加拿大路向的郵件。英國皇家郵政已經表示從英國寄往加拿大的郵件和包裹將被暫時存放在配送中心。

中國郵政發布公告稱,由於加拿大郵政工會罷工事態升級造成郵件嚴重積壓,為了降低罷工事件對用戶的影響,中國郵政已暫停接收加拿大路向的郵件。

受影響的服務包括:國際函件、國際包裹、國際EMS(含e特快)、e郵寶。

此外,即將到來的黑五和聖誕節都將會深受加拿大郵政罷工的影響。但最慘的還是這段時間在焦急等待工籤、Visa等移民程序的小夥伴們。

知叔提醒,最近需要寄送或接受郵件小夥伴們,請在郵局罷工期間千萬改用其它的遞送方式喲!

轉載此文請註明:「本文轉載自「溫哥華知道」,搜索「weknowvancouver」即可關注。」

來源:本網綜合

責任編輯:Buddha

相關焦點

  • 聯邦政府要強制命令加拿大郵局立即停止罷工,都給我回去幹活!
    然而事與願違,郵局工會對這份新合同還是嗤之以鼻,死活都不肯籤字,一步也不退讓。雙方遲遲達不成協議,罷工停止遙遙無期,加拿大郵局甚至對媒體透漏消息說,罷工很可能要一直持續到明年1月份。。。 這下,聯邦政府真急了,看來不給點 Colour see see 是不行了。今天,聯邦直接怒稱,如郵局再不停止罷工,將會引出back-to -work 法規,強制命令郵政員工回去工作!
  • 加拿大郵局不讓工會幹活!如果停工郵件支票和網上購物注意事項
    加拿大郵政公司已經給工會下達了強制停工令,如果工會再不妥協就要停工了,作為居民和商家來說,應該做好準備應對。
  • 罷工!罷工!中國郵政暫停寄送加拿大郵件!
    加拿大郵政罷工持續數周,已經導致加拿大完全陷入了混亂,它的影響甚至到達了海外,並為其他國家的快遞企業帶來了問題!
  • 加拿大郵政國際包裹遞送將延誤至2019年3月!還可能掀起更嚴重的罷工事態
    據外媒報導,雖然「復工法案」的通過迫使加拿大郵務工人聯盟(CUPW)結束了輪流罷工,但是加拿大郵政(Canada Post)向其客戶發布了警告
  • 11月16日起,各國郵政將暫停收寄加拿大路向的國際函件!
    今天,在多個賣家群裡,不少賣家接到貨代通知:受加拿大郵政工會罷工影響,國內已有多個承運商暫停提供加拿大路向運輸服務,導致郵件無法正常發運。
  • 140美金還不滿意,成衣工會又要罷工了
    柬埔寨勞工聯盟對明(2016)年之最低薪資,僅調高至140美元表示不滿意,將於近期內發動罷工以示抗議,工會原先擬定160美元,惟至最後政府卻僅調高至140美元。  柬埔寨成衣工人民主聯盟(the Coalition of Cambodian Apparel Workers』Democratic Union)主席Ath Thorn頃表示,渠將於本(10)月21日與其他六個工會一起討論下一步該如何做。  渠表示當天將會作出決定。渠表示,會議結果有賴大多數工人是否同意罷工,以求明年最低工資之再提高。
  • 加拿大郵局將停止接收一切國際包裹,鬧罷工積壓已堆積成山!
    小夥伴最近如果有要從國內往這邊寄東西的,暫且打住別寄了。加拿大郵局已經停止接受國際過來的快遞包裹啦!190多個國際郵政聯盟的國家郵局發布了通知,加拿大將暫停接收從國際發來的快遞包裹。 英國的皇家郵政Royal Mail已經回應說,在未來幾周內會暫時扣住運往加拿大的快遞,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再寄,要等加拿大這邊的通知。 而中國郵政也發表了回應聲明,聲稱會暫時停止往加拿大的包裹運送服務。並且Ebay 也說另外,接到了來自中國郵政的通知,從中國運往加拿大的一切包裹都將停止寄送。
  • Canada Line暫緩罷工!勞資繼續談判,仍有罷工風險
    架空列車加拿大線(Canada Line)的勞資談判仍未有結果,工會於上周五(29日)發出72小時罷工通知書,聲稱最快或於昨日下午4時停工。截至昨晚,談判仍在進行中,罷工行動暫時擱置。代表加拿大線約180名工人的卑詩政府服務僱員工會(BCGEU)正與僱主Protrans
  • 加拿大郵局不送信,你的生活將受到什麼影響?
    但鄉村、偏遠地區例外,鄉村地區的郵局僱員屬於不同的工會,所以郵局的業務照舊。  什麼郵件照送不誤?  領取政府大多數福利金的人不用擔心,被政府列為「必需」類的郵件仍將在每月的20日遞送。  此類郵件包括老年保障金、加拿大退休金、老兵福利金、殘疾人福利金以及加拿大兒童福利金等,即使郵局關門,這些支票仍將按時送到收件人手中。  網購商品呢?  喜歡網購的人是最關注郵局是否停工的群體之一,郵局停工,可能會帶來小小的麻煩,你網購的貨品能否按時到達,要看商家選擇的是那家送貨商。
  • 工會在熊貓送餐公司雪梨辦公室罷工抗議
    2月8日中午,五十多名熊貓外賣送餐員在工會的號召下,在雪梨熊貓送餐公司辦公室舉行罷工抗議活動。
  • 去年的醫生罷工,計程車罷工等,今年剛開始快遞員就罷工了?
    就在近兩日,韓國快遞工會和政府就分類工作由快遞公司負責的內容達成社會協議6天後,韓國民主勞總全國快遞工會決定再次進行總罷工。快遞工會計劃於27日下午2點在首爾中區韓進快遞總公司前舉行記者會,公布有關社會總罷工的詳細內容。
  • 加拿大郵政人員呼籲:消毒郵箱 看好你的狗‖現在究竟要不要戴口罩?傳染病專家這麼說
    代表加拿大郵政(Canada Post)人員的工會近日呼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最好每天都清潔消毒下自家郵箱,包括扶手和門把手
  • 臺灣郵政產業工會再上街頭抗議
    臺灣郵政產業工會1日號召500名郵工,上街抗議同工不同酬等五大問題,並呼籲民進黨當局要正視臺灣就業環境糟糕和薪資水平低的現狀。此次臺灣郵政員工在街頭抗議,在島內引發不小的波瀾。臺灣郵政產業工會副理事長陳廣志表示,身穿相同制服,從事一樣工作,臺灣中華郵政是一家很賺錢的公司,為什麼職務加給會不平等?
  • 又罷工!法空管參加全國性罷工 45萬乘客遭殃
    圖:空管罷工致大量航班被取消 來源:推特綜合外媒報導,歐洲航協(A4E)稱,由於法國空管人員罷工,10月10日歐洲約有千個航班被取消
  • 天車也要鬧罷工 226趟公車停擺 40萬溫哥華人要急哭了!
    公車罷工行動已經進入第13天了,令通勤者們感到「絕望」的是,不但公車的問題沒有解決,代表900名天車(Skytrain)工人的工會今天也出來表示,他們的合約談判也破裂了,也可能會採取罷工行動 與此同時,在陷入僵局近兩周後,工會和岸山巴士公司CMBC於今天周三重返談判桌,但工會威脅表示,如果在周五之前沒有達成協議,將升級罷工行動。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多趟海上巴士停止了服務,共226趟公交停擺。
  • 交通罷工加上恐襲威脅 這屆歐洲杯"不太平"?
    又是工人大罷工,又是恐襲威脅。即將踏上法國之行的球迷朋友們,恐怕還得多留幾個心眼。法國鐵路工人舉行無限期大罷工(圖/網際網路)本月1日,法國國營鐵路SNCF宣布舉行無限期全國鐵路大罷工,抗議政府即將推行的勞動力市場改革方案。罷工導致法國國內高鐵班次減少了四成,其他城際列車服務減少了三分之二。
  • 〔冠毒之年〕加拿大一線醫院職工舉行野貓罷工反對大規模削減公共醫療保健
    一線醫院職工舉行野貓罷工反對大規模削減公共醫療保健https://organizing.work/2020/10/frontline-hospital-workers-wildcat-against-massive-cuts-to-public-healthcare/  整個艾伯塔省的多家醫院職舉行工罷工,反對政府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間宣布的裁減數萬個工作崗位和其他
  • 華航百名地勤反罷工 槓上機師 怒吼「無恥工會」
    「反機師罷工」,但遭華航企業工會質疑是被動員。昨早一名穿著時髦的臺灣女子要回菲律賓賭場工作,誤以為自己訂國泰航空班機,到小港機場才知是取消的華航航班,大罵5字經宣洩不滿情緒。華航3年兩度罷工,不少旅客直接找地勤出氣,也引發部分地勤不滿,昨下午近百名華航員工前往交通部抗議,高喊「綁架旅客人神共憤」、「無恥工會停止操弄」。
  • 9.2印度大罷工
    在大型工會的支持下,來自銀行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的近100萬工人將參與9月2日的罷工,以反對最新的勞工和投資政策。
  • 注意:周五比利時全國大罷工,會有哪些影響?
    周五工會罷工將波及眾多地區這周五, 工會計劃在比利時各地出現罷工及遊行活動,表達對聯邦政府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