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星期就是清明節了,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殯葬觀念也不斷地更新,生態葬也越來越受到居民的青睞。其中海葬是最環保且節省土地資源的一種殯葬方式。
3月23日,「2017清明金華—麗水集體海葬活動」在舟山市普陀區蓮花洋海域舉行。蘭谿市諸葛子房、柳釋熙、張金川以及麗水等地25名逝者的骨灰緩緩入海,回歸自然,以「魂歸大海」的方式完成了人生最後的篇章。
「長眠在大海中,是我公公生前的遺願。」3月23日下午,在開往舟山市普陀區蓮花洋海域的船上,柳釋熙的兒媳徐沺蓉說,逝者能夠安息在大海中,是一種生態環保的安葬方式,如今很多國家都在提倡海葬。
今年66歲的柳釋熙是位「老外」,出生於韓國,在義烏經商多年,兩年多前到蘭谿市社會福利院養老。2016年去世後,柳釋熙家屬向蘭谿市民政部門提出了海葬申請。經審批,可在我國辦理喪葬事宜。據了解,「老外」參加中國海葬,在浙江尚屬首次。
這是金華市第八次以「縣市聯動」的形式開展海葬活動。蘭溪於2014年開始全面推廣海葬,這次活動是蘭溪第四次參加金華市「縣市聯動」的集體海葬。據悉,2016年蘭谿市出臺了《關於實施生態安葬減免和獎補辦法》,其中對採取骨灰撒葬、撒海的市民,除免除骨灰撒葬、撒海直接費用外,再給予每例6000 元的獎勵,並在市向陽公墓興建了海葬紀念碑,為海葬者家屬開闢一處祭拜的場所。
「截止到目前,蘭溪已有八位逝者魂歸大海。」蘭谿市殯葬管理所所長王繼進表示,參加集體海葬活動堅持自願原則,由逝者直系家屬提出申請,提供骨灰寄存證或火化證、身份證、戶口簿等相關證件,並填寫「骨灰撒海業務登記表」,直接向殯葬管理所報名申請。蘭溪每年組織一至兩次集體海葬。
記者:趙紅霞
編輯:何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