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4
今日小年
尋跡美好假期近
與世界共赴新歲華章
早安
今日分享
【帶孩子做志願者,感受愛傳遞愛(三)】
主持人Sophy:非常感恩你們為慈善事業作出的貢獻,那話又說回來,需要幫助的人有很多,在這個做的過程中,您有哪些自己的原則呢?
沙拉: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醫院做志願者,我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都會盡力去幫助他們,有些幫助,偶都是在私底下進行的,因為我不太希望我的幫助讓人產生一種惰性。
之前有個叫鵬鵬的小朋友,在醫院動手術,在病房我告訴鵬鵬,會幫他付掉裝義眼的費用,被同病房的人聽到,希望我也能幫助他,付掉自己的醫藥費,說的小聲,隔壁床還是聽到了,拉著我,幫忙付掉他的醫藥費,這些事情,在之前我是沒有考慮周全的,我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志願者以後,我發現,人其實是很自私的,當看見別人有機會能夠有這些貴人的手來付醫藥費,我幹嘛還要自己付醫藥費,我幹嘛要省吃儉用付醫藥費,你幫我付掉不是更好嗎?
在整個志願者的過程當中,我有的時候是非常惱火的,我也發現,由於我沒有很好地保護好自己,有些付了費的被我幫助的人,知道了我的家,知道了我的電話號碼來騷擾我,我也是為了怕麻煩,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還是給了一些額外的幫助,一千兩千的事情太多了,後來我就察言觀色,看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才會出手,而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會直接把錢給到病人,而是朱莉院長開單子,我去付醫藥費,這個過程是學習的過程,病人有任何麻煩,我都會跟朱莉院長溝通來跟進,我之所以幫助鵬鵬,是因為他們真的很窮,窮到因為裝不起義眼,他的臉都會變形,治病我幫他們,我也需要社會力量去幫助他們,但生活還是要靠他們自己,我作為志願者出手幫助,只是想為社會減少一部分社會的壓力和負擔。
猶太人給別人幫助是不留名的,也就是被捐助者是不知道誰給他的錢,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第一是留著那個人的那份尊嚴,第二他不會感到欠我什麼,第三他不會產生一種惰性,他只會產生一份感恩的心。
當然我更認為做志願者不僅要治癒病人的身體,還要治癒病人的精神。有個小朋友患了視網膜母細胞瘤,其實就是眼癌,這個小朋友才六七歲,朱莉教授跟我講:這個小朋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兩個眼睛都要拿掉,在眼睛拿掉之前,我們應該讓他再看一下世界,朱莉和我湊了錢,讓孩子父親帶孩子去看天安門、看黃河、看五星紅旗升起、看長城、看高山、看流水,去看一看小朋友玩的碰碰車,去看一場電影,去遊泳池遊一下泳,在七八天的時間內,他去充分的佔滿了所有的時間空間,把一切都留在記憶中,把能看的都看到,在我們的資助下,手術前看過世界的小朋友,眼睛拿掉了,這個孩子高山也記得,大海也記得,天安門也記得,五星紅旗也記得。
我經常跟孩子們講我們的人生雲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雲端。
醫生的人生雲端在救死扶傷中升華;
老師的人生雲端在桃李芬芳中升華;
我們的人生雲端是把自己的愛和自己懂得的東西,撒向人間,讓所有孩子都在我們的愛中成長,也許你沒有時間帶孩子無做志願者,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幫助別人的機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可以盡一份自己微薄之力,在幫助他人中收穫快樂,同時你的孩子也會在你的身上學會幫助他人,願意幫助他人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每一次付出和幫助之後的那一天夜晚,我的睡眠會比平時更香,我常常會在夢中甜蜜的睡醒,我覺得助人為樂是人生中最大的最大的甜蜜。
主持人Sophy:感恩沙拉老師的愛心與奉獻,非常感謝沙拉老師的精彩分享。
這一期沙拉老師跟我們分享了《帶孩子做志願者,感受愛傳遞愛》其中的智慧為大家總結以下三點:
一、父母帶孩子參加志願服務,孩子可以看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人和事孩子自己會有感悟,從而懂得愛別人;
二、不留名的志願服務,可以給被幫助的人保留自尊,讓他沒有負擔,也不會讓他們產生惰性;
三、幫助別人,並非一定要做志願者,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要有一個顆慈善的心,形式並不重要。
本文內容出自【家慧庫APP】
【傳奇母親沙拉與你分享不同的教子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