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佛」王維描繪了中衛的大漠奇觀。
他應該不知道,這裡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而在他千年之後,這裡成了塞上魚米之鄉、世界枸杞之都,沙漠黃河西夏人文古建以及古絲綢之路留下了諸多燦爛的文明。也正是因為這些璀璨的文明,中衛的秋色沾滿了北國情懷,濃鬱、古樸鋪滿了這裡的大街小巷。
「中衛雖小,但中衛的魂兒大!」
走在中衛的老巷子裡,一位理髮師向我這麼描述中衛。
他已經在巷子裡理髮11年了,前後因為街道改造搬了三次家,理髮價格也從以前的2元、3元、5元漲到了現在的10元。不過,老人家理髮只有一種髮型:平頭。「從腦後勺推到兩鬢,再從上端發稍拉一個齊平,非常好看!」他也是這麼給我理髮的,只是「我也是順應潮流,平頭可延伸出多種髮型,你屬於朝氣逢勃型的……」
問及他為什麼只理平頭,老人家說,「在我們過去,平頭是最流行的,也是最帥的,包括現在一些男明星都理平頭,有男人味!」
天晴的時候,老人會把理髮攤子挪到樹下,「我們中衛有個好處就是,秋天特別舒爽,有真正的秋風掃落葉景象,在樹下理髮,我舒服,客人也舒服,別人看著也舒服。」
我本想給老人在樹下拍張照片的,老人家說,今天陽光落下去了,「等明兒,我明兒在這裡等你來拍。」他很爽快的答應了,我望了眼西落的秋陽,向他說再見,迎面一層秋風。
我沿著中衛的老街巷走,天氣正適合步行,不冷不熱。
偶爾會看到這些晾曬的菜乾,它的主人說,這些都是剛從菜園摘回來的,白天洗乾淨晾曬一天,晚上就可以放在窯爐裡,撒上鹽巴,再過幾天就可以吃到真宗的鹹菜了。
因為城市可以晾曬的地方不多,她叫做家裝的丈夫做了這個鋁鐵架子,平時不僅可以晾曬菜乾,也可以晾曬衣物,夜裡還可以收回來。不過,她的丈夫把這個架子做成了窗戶鐵網,實在不好用了還可以做家裝窗戶,一舉兩用了。
這個季節,在中衛城郊經常可以看到挑著、單車託著菜乾的人。他們趁著秋陽乾燥,把田地裡多餘的菜製作菜乾、鹹菜,好在冬天的時候有素菜吃。「這是以前就有的習慣,現在吃的啥都有,只是有時候想吃了,才製作菜乾。」
與她家緊鄰著的是一家米酒坊,路過的時候剛好碰到掌柜的洗酒杯子,倒了一些喝剩的米酒,酒香因子一下子在秋風中撲過來,好香!我忍不住走進去,與他嘮嗑起來。
小麥和高粱都是新鮮的,掌柜很熱情,倒了一些米酒予我品嘗。「你嘗嘗,不圖你買我酒,就是想讓你感受一下我們中衛的酒香。」我逐一品嘗,不一會兒已五兩有餘,酒多話也多,彼此聊到了中衛深夜。
此時,甚是懷念。
來源:大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