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桂林,是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ICU的一名護士,我的妻子索翔是手術室護士,我們同年入職,結婚快兩年了。
得知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消息後,我們醫院三百多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我和妻子都遞了申請,但最終我先被選中。
妻子很遺憾不能和我同行,但她深知我此行的決心和堅定。這次我是一定要去的,一是支援自己的家鄉,二是我的重症搶救經驗和技術有了用武之地,不去,怕是要留下遺憾。「沒事,你安心去,我留下照顧公婆。」臨行前,她細心幫我收拾行李,為我添置保暖棉衣和各種生活用品。
機場送行,她沒來。她擔心自己會哭,會讓我更難受。和我一起同行的戰友,有倆娃的爸爸,有孩子剛滿一歲的媽媽,有的年紀還很小...雖說上前線的人是我們,但背後要承受同樣壓力的,是一個個家庭裡的每一份子。「後方」的支持,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沒有這股力量,我們也撐不下去。
我們在到達武漢的第二天便開始投入工作,前幾天,我都排到晚班,回到住處已經凌晨一兩點,消毒工作做完後,才能拿起手機跟妻子報一聲平安。2月3日凌晨,我看到妻子的留言,「我已報名到急診支援,今天就到崗。放心,我會保護好自己的。」我雖然很擔憂,但是我知道,就像她理解我,支持我來武漢一樣,這次我也不會阻止她。
我最近護理的患者中,有一名漢口醫院的醫生,年三十那天,年夜飯吃到一半,就接到醫院的緊急調令返崗工作,結果不幸被傳染了。他告訴我,醫務工作者這時候衝鋒在前,是職責所在,等戰勝了這場疫情,才能真正安心回家和家人團聚。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我想,在前線努力奉獻,保護好自己,就是對妻子最大的支持。我在微信中叮囑妻子要做好防護,等我回來。
今天有一位老奶奶出院了,她的兒子是一名軍醫,這次隨軍加入了火神山醫療團隊,但由於任務需要,沒能見面。在出院之前她再三對我們表示感謝,她說,每次看到我們就會想到她兒子,讓她更有動力儘快好起來。
我和妻子分隔兩地,卻各自堅守崗位。妻子說:「在工作的時候,想到你在前線,就好像並肩作戰一般。」
我雖然想念我的妻子,想念我的家人,但更明白有機會戰鬥在一線,能盡一份力,我們責無旁貸。
索翔,我們很快就要勝利了,等我回來,讓我抱抱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