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探波洛在敘利亞完成了一項委託,搭上了一臺開往歐洲的豪華列車「東方快車」回國。
奇怪的是,似乎全世界的人都選在那一夜出行,這列鋪位一向寬裕的豪華列車竟然一票難求。幸好他遇到了好友、國際客車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這才擠上了車。
午夜過後,一場大雪迫使辛普朗號停了下來。更雪上加霜的是,在這密閉的空間中,竟然還發生了一樁離奇的謀殺案。一個美國人死在了他的包廂裡,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廂的門卻是反鎖的。
同一個車廂承載著13位來自不同的國家以及有著不同社會階層的乘客,他們每一位都是嫌疑犯。波洛必須跟時間賽跑,趕緊在兇手再度痛下毒手前將他/她緝拿到案。
每個人都有過去,每個人都有嫌疑。
隨著調查的深入,案情卻似乎更加撲朔迷離,大偵探波洛想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著名的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之一,主角為名偵探赫丘裡·波洛,英國柯林斯犯罪俱樂部於1934年1月1日出版,美國達德米德公司則於同年稍後於美國發行,書名為《加萊車廂謀殺案》。本書被廣泛的認為是阿加莎·克裡斯蒂最傑出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多次改編為電影。
這本書是根據1932年林德伯格之子綁架案藍本寫成的。與其說是借其為原型,倒不如說是作者腦洞的延伸。原案件中的兇手布魯諾豪普特曼逮捕後不久便被處以電刑,不曾逍遙法外,但這顯然不夠,從人性上俯瞰,法律仍舊太過渺小,一個人縱然受到制裁,然而他罪行所造成的傷害,確是法律終究無法彌補的。這本小說,似乎是人們潛意識中,對兇手另一種方式的,越出法律之外的非理性制裁。
#今日薦書#
《東方快車謀殺案》
▼
推薦理由:
密閉空間裡謀殺案,開往歐洲的東方快車,各有來頭且性格各異的乘客,死者雖遭所有人厭惡,卻沒有一個人握有殺人動機。最後當然水落石出,但是與破案過程一樣出乎意料的,是對作案人更出乎意料的處理。
阿加莎作為女性作家的風格比較鮮明,與柯南道爾的高超敘述技巧不同,她在人物塑造以及故事的敘述方面,語言都比較平實細膩,舒緩而能使人愉悅。阿婆的作品中最使之閃光的就是她對人性的到位剖析。
不久前,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國內上映。這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小說已經多次被翻拍成電影搬上銀幕。
不過,不管屏幕上的主角多麼迷人、畫面多麼刺激,對於原著黨來說,都不如安靜坐下來讀一段阿婆(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文字更有味道。作為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阿婆的文字善於揭露人性和情感之豐富,展示曲折搖曳的人性迷宮,讀來讓人慾罷不能。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義,但人性本身總有轉機。
c 閱讀《東方快車謀殺案》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掃碼關注館長
記得這是一個有內容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