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什麼?
旅行就是走出去
與大自然談一場甜蜜的戀愛!
城市的生活,日復一日;
社會的節奏,周而復始;
每天在塵埃喧譁浮躁中穿行,
大自然似乎離我們漸行漸遠…
今年暑假,
我們走到那些未曾踏足過的地方,
讓森林與高山過濾掉城市的喧囂,
回歸到自然,體會心中最初的樂趣。
臺灣是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的中間站,而關渡自然公園是臺北市轄區內碩果僅存的候鳥棲息地。和緩的水流,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堆積,使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鳥之天堂」。我們漫步於其中,帶著一顆好奇的心,隨著賞鳥解說人,一同走入奇妙的賞鳥之旅。那些曾經遠在天邊的候鳥,如今近在眼前。這樣生態之美,誰又會拒絕呢。
金瓜石是黃金的故鄉,具有豐富的礦業人文歷史。黃金博物館由昔日臺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臺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訴說著臺灣漫長的採礦史。長達百米的本山五坑坑道體驗區是園區內最具重要意義之處,穿上礦工服走入坑道中,我們將切身的感受到礦工勞作時的勞累與艱難。親手淘一回金沙,在千淘萬濾中體會一次「淘盡黃沙始見金」的艱辛。帶走金沙的同時,我們也學會了感謝自然的饋贈,珍惜取之不易資源。
鸞山森林博物館,是一個山中的傳奇。這座沒有大門、沒有牆壁、沒有路標的天然博物館迄今依舊保持著最初風貌。走進這裡,我們就走進了阿凡達的世界,穿過林間的霧靄,撥開漫射的光線。看到著名的「會走路的樹」、穿過鬼斧神工的「一線天」,攀爬在遍布榕樹根的巨石上,領略自然的神奇偉大。在這裡,你能看到、吃到、摸到、聞到布農族原住民的原始生活。在原住民的木屋中,烤一回山豬肉,嘗一次原汁原味的布農族美食。在原住民順應自然的生活智慧中,我們會發現自己跟大自然的連結與依賴,其實是如此緊密。
比西裡岸,在阿美族的語言裡就是「養羊的地方」。時代的變遷,使得阿美族部落一度沒落,如今在pawpaw鼓的藝術中,這裡再次充滿生命力。這些利用海洋廢棄物所製作成的pawpaw鼓,讓部落的年輕人,找到生活的樂趣,擊打出臺東三仙臺旁最美的阿美之音。來比西裡岸,聽一次聲名遠播的pawpaw鼓表演,尋找幾米作品《走向春天的下午》中小女孩的背影,聽著海風的輕吟,享受阿美族部落的寧靜與淳樸。
2016臺灣行東遊記帶隊老師介紹王珮綺(北極)老師
德泮素質教育未來館節氣美學教師
臺灣東海大學美術系藝術碩士
臺灣道禾實驗中小學視覺藝術暨戲劇教師
臺灣嘉義青少年團康協會創意美勞教學講師
臺灣童顏劇團視覺舞臺設計/戲劇老師
營未來公眾號內回覆:聯繫方式+姓名+孩子年齡
營未來,中國營地教育第一平臺,發現、推薦和創造優秀的體驗式素質教育項目,與孩子一起觸摸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