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全球經濟衰退嚴重!我國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已由負轉正!

2021-02-15 明鏡財經

圖源/攝圖網

儘管已經接近年底,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遠遠還沒有褪去。疫情之下,各國經濟受重創。受疫情黑天鵝的衝擊,全球經濟進入緊張態勢。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狀態。

疫情給各國帶來的經濟影響是災難性的。今年5月,日本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為負3.4%。繼去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計算下滑7.3%後,日本已連續兩個季度GDP負增長,這是日本經濟2015年以來第一次衰退。

今年7月,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公布的第二季度初步經濟數據顯示,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前一季度下降創紀錄的41.2%。受新冠疫情衝擊,新加坡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日本、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國的經濟衰退嚴重。10月13日,據人民日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全球經濟仍深陷衰退,預測發達經濟體今年將衰退5.8%,其中美國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經濟衰退8.3%,英國經濟衰退9.8%。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國疫情控制良好,3月份以後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發展也在穩步上升。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經濟三季報,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已由負轉正。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0.7%,全國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0.6%,這些主要指標的同比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

「從這些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看,我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確實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說。

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在全球經濟下行態勢下,我國經濟未來發展趨勢向好。

相關焦點

  • 印度陷入經濟衰退
    該國自獨立以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    報導指出,儘管與上個季度創紀錄萎縮23.9%相比,最新數字有所好轉,但仍表明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在新冠感染者激增的同時試圖重振需求並創造就業方面面臨著一場硬仗。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收縮,意味著該國自1947年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
  • 受疫情拖累,歐元區經濟或迎「雙底衰退」
    (記者 崔璞玉)由於新毒株導致疫情加速擴散、政府重啟限制措施,再加上疫苗接種進展緩慢,歐元區經濟有可能迎來第二次衰退。周五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1月歐元區Markit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7.5,12月時的這一數據為49.1。該指數旨在衡量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活動情況,指數低於50,表明經濟活動出現收縮。
  • 「全球經濟蕭條,今年的中國,不會像08年那樣拯救世界了」
    今年年初,一場疫情讓全球的經濟受挫嚴重,中國在全國人的團結一心下
  • 前三季度泰國、新加坡的GDP公布啦,和中國哪個省份相當呢?
    其中,泰國由於「出口改善,加上為了遏制疫情採取的各項刺激措施帶來的財政開支,消費回暖、企業投資復甦」的綜合影響,三季度經濟出現了好轉。按照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公開的信息,三季度泰國經濟在二季度基礎上實現了環比6.5%的增長,遠好於市場預期。但疫情並未完全消失,加上國際環境疲軟,三季度泰國經濟仍未恢復期至疫情前水平,即同比仍是下降——負增長6.4%。
  • 經濟衰退來襲:美國的下一步策略是什麼?
    【點擊上方,加入《震海會》大家庭】🔺點擊大圖,了解《震海會》會員體系資訊🔺點擊↑↑↑音頻收聽「傾聽彼得 · 邱」當地時間3月16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宣布:為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那麼,在疫情這一大敵面前,世界經濟的走向是怎麼樣的?美國下一步的策略是什麼?目前,雖然我國國內的疫情已經趨於緩和,但是全球疫情的蔓延對我國的疫情、經濟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未來,我們又應該怎麼做?請收聽今天的《傾聽彼得·邱》音頻「經濟衰退來襲:美國的下一步策略是什麼?」今晚,《震海內參》(試行版)「兩日報」將繼續更新!
  • IMF預測韓國經濟今年將現負增長,預期下調至-1.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韓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為-1.2%,並預測全球經濟將出現3%的負增長,「進入19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停滯
  • VOA英語:美國經濟錄得大衰退以來最嚴重萎縮
    美國之音通過網際網路、手機和社交媒體提供新聞、資訊和文化節目,每周服務全球1.64億的民眾。美國之音亦是美國廣播事業管理委員會(廣播理事會)監管下的政府機構,創立於1942年,是全球最著名的英語廣播機構之一。
  • 新加坡金管局感慨:控制不住疫情拖垮了經濟,羨慕韓國
    合作:Xiaofu_Lu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今天發布報告指出,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逢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不過,韓國、中國,以及香港地區和臺灣地區,這些經濟體疫情控制得比較好,經濟受到衝擊也較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布報告指出,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逢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每半年發布一次」宏觀經濟報告「。
  • 《金融時報》刊登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對其關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實報導的駁斥函
    11月6日,《金融時報》刊登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信函,對其關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實報導進行駁斥。
  • 疫情過後經濟衰退 極右翼抬頭 義大利真的會這樣嗎?
    外界表示,義大利正滑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由於援助資金與歐盟不快很可能令極右翼抬頭;從平淡無奇律師到越來越遊刃有餘的領導人,
  • 雙語 | IMF總裁最新演講:全球經濟已陷入歷史性收縮,負增長在所難免!
    演講概述了危機時期全球經濟的主要重點、全球經濟現狀、在應對這場疫情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最有效地為經濟復甦創造條件。新冠肺炎以驚人的速度破壞了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秩序,這在我們的記憶中是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造成了悲慘的生命損失,而與之抗爭所需的封鎖措施已影響到數十億人。」
  • 中國經濟復甦讓這些鄰國也鬆了一口氣——
    據路透社北京/首爾10月29日報導,當前國際社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以及阻止新冠病毒在美洲和歐洲傳播的艱難努力之上,而中國已悄悄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進步。報導稱,在疫情初期實施世界上最嚴格的封鎖措施後,中國現在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將實現經濟增長的唯一主要經濟體,增速預計為1.9%。
  • 大局已定!明年,中國遊客將迎來幸福旅遊時代!
    世界旅遊組織表示,全球旅遊業恢復至少需要四年的時間。出境遊的坍塌,給我國的國內遊帶來了新的機遇。隨著國內旅遊的競爭的白熱化,明年,中國遊客將迎來幸福旅遊時代!據英國政府證實,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蔓延,它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新冠病毒要快上70%。
  • 【經濟】2020年三季度英國實際GDP季調後同比下降9.6%
    英國國家統計局11月12日發布的GDP第一次估算數據顯示,因疫情放緩影響,英國經濟在2020年三季度出現觸底反彈,經季節調整後,實際GDP同比下降
  • 前三季度,我省GDP同比增長1.3%!社保基金結餘多少?人社部公布「家底」!新冠痊癒後可能出現脫髮等後遺症!
    GDP增長1.3%!前三季度山西省經濟增速由負轉正!10月22日,山西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發布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2499.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
  • 疫情之下 國際經濟形勢展望
    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國際經濟形勢展望」網絡視頻會,參加的有副理事長盧邁、中國經濟學者劉世錦、朱民,英國經濟學者、滙豐集團高級經濟顧問Stephen D. King,歐巴馬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副主席JasonFurman。總結各專家的觀點如下: 1、此次疫情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空前巨大並將長期持續。
  • 美國貨幣大放水,靠印鈔刺激經濟不敢停,危害有多大?
    今年來,美國經濟遭遇重大風險挑戰,經濟增速陷入衰退,影響程度不亞於一場經濟危機,並且,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把這次影響當做經濟危機來對待。
  • 日本經濟動能轉型 以低碳轉型為契機帶動經濟持續復甦
    日本政府日前公布了涉及14個重點領域的綠色增長戰略,明確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進度表。日本政府希望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以低碳轉型為契機,帶動經濟持續復甦。推出綠色增長戰略,日本有著雙重考量。從國際來看,應對全球變暖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主要國家都在積極行動。日本由於行動緩慢,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電動汽車等領域已不具領先優勢。
  • 這個拉美國家,或面臨120年來最大經濟衰退
    過去還因為龐大的債務問題,經濟衰退等問題頻頻登上國際熱搜。不過讓人唏噓的是,巴西曾是國際社會認可,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經濟強國。作為遠離兩次世界大戰的淨土,巴西埋頭搞工業,在1968年到1973年間,其經濟增速都在10%以上。1980年巴西當時的人均GDP,比當時的亞洲四小龍都要高。
  • 中美歐都折騰一遍了,新興國家經濟才是下一輪最大風險
    在全球經濟已萎縮衰退之際,全球2大經濟體再打起架,各種貿易爭端、關稅爭端、科技爭端,全部上場開打,全球經濟必然會受創更嚴重。或許有人認為值此經濟重挫之際,政客應不會如此行事。但不要懷疑,人確實會作這種蠢事。歷史上30年代世紀大蕭條,原因之一就是在經濟下挫之際,政客聯手作蠢事,各個國家都大幅提高關稅打貿易爭端,導致世界經濟越來越惡化,大蕭條最終導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