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儘管已經接近年底,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遠遠還沒有褪去。疫情之下,各國經濟受重創。受疫情黑天鵝的衝擊,全球經濟進入緊張態勢。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狀態。
疫情給各國帶來的經濟影響是災難性的。今年5月,日本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為負3.4%。繼去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計算下滑7.3%後,日本已連續兩個季度GDP負增長,這是日本經濟2015年以來第一次衰退。
今年7月,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公布的第二季度初步經濟數據顯示,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前一季度下降創紀錄的41.2%。受新冠疫情衝擊,新加坡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日本、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國的經濟衰退嚴重。10月13日,據人民日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全球經濟仍深陷衰退,預測發達經濟體今年將衰退5.8%,其中美國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經濟衰退8.3%,英國經濟衰退9.8%。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國疫情控制良好,3月份以後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發展也在穩步上升。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經濟三季報,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已由負轉正。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0.7%,全國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0.6%,這些主要指標的同比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
「從這些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看,我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確實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說。
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在全球經濟下行態勢下,我國經濟未來發展趨勢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