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都折騰一遍了,新興國家經濟才是下一輪最大風險

2021-02-15 魯曉芙看歐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中美歐的各種經濟新聞,佔據了世界主要媒體版面,人們談論的也是中美歐這幾個主要國家。

但是,新興國家的經濟崩潰,才是世界經濟的最大風險。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正常情況下,不論是要啟動經濟、拉抬景氣,或是要推動防疫措施、研發疫苗等,都需要各國合作,特別是中美2大經濟體。但實際情況顯然與期望背道而馳。

川普防疫不力,因此力圖把責任往中國身上套,因此原本預期籤訂貿易協議後,可讓中美和平相處一段時間的期望成泡影,雙方爭議反而更惡化。

在全球經濟已萎縮衰退之際,全球2大經濟體再打起架,各種貿易爭端、關稅爭端、科技爭端,全部上場開打,全球經濟必然會受創更嚴重。

或許有人認為值此經濟重挫之際,政客應不會如此行事。但不要懷疑,人確實會作這種蠢事。歷史上30年代世紀大蕭條,原因之一就是在經濟下挫之際,政客聯手作蠢事,各個國家都大幅提高關稅打貿易爭端,導致世界經濟越來越惡化,大蕭條最終導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過去3年多,外界對川普的行事風格已經清楚了,未來這個「川普風險」,或者說中美經濟衝突風險,是全球經濟最大、也最難控的風險之一。

新興經濟的風險,也逐步浮出水面。

第一階段疫情對經濟的重創,主要是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為主要焦點;現在中國已控制疫情實現復甦,而且是v型復甦的機會相當大;發達國家在實際一段讓經濟窒息的封城鎖國之後,開始逐步解鎖開放,縱然這些發達國家經濟重挫,第2季衰退幅度可能都在兩位數以上,但至少外界已不擔心其疫情失控。

而這正是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最讓人擔心的問題。雖然在第一波疫情中,這些國家的確診人數不多,但現在卻隱約有增加的態勢,而且過去確診人數少,也被懷疑是因未被檢驗出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衛生體系與條件較差,外界擔心如果發生大流行,會導致嚴重的災難。

例如非洲確診人數雖然只佔全球的一成左右,但WHO就高度關注當地情況,認為非洲問題很大。

至於巴西更已成為一場災難,世界銀行預測巴西今年經濟要衰退8%,算是非常嚴重;

▲巴西總統不戴口罩,接見示威人群。

未來3年拉美國家的GDP,情況好一點是萎縮6.3%,糟糕則會萎縮到14.4%;

新興國家經濟體大多經濟體質與財政結構脆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這些新興經濟體,需要有超過2.2萬億美元的財政支撐,才能安度危機。

當然這些國家拿不出這個錢。因此,新興經濟體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從經濟衰退中復元,未來幾年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的「最大風險」。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讚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相關焦點

  • 明年全球股市 新興市場 歐股最好
    該團隊認為,全球經濟確定回溫復甦、通膨也在低水平,因此認為 2018 年全球股市仍可能交出正報酬成績單,最看好歐股以及新興市場。首先是不溫不火的經濟動能,有利股市表現。根據施洛德經濟團隊預期,2018 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望達 3% 水平,且不管是成熟國家或者新興市場,都能一致性的反轉向上。
  • 【英國退歐系列點評】英國退歐之後,下一個可能的薄弱環節在哪兒?
    脫歐風險震動全球;等待轉機,不急於「接下跌的刀子」英國最終退歐的結局,超出了多數市場參與者的預期,特別是在公投前夕市場樂觀情緒推動資產價格出現一波明顯修復的背景下,更顯突兀。受此衝擊,公投結果出爐後全球市場震動。恐慌情緒推升避險資產的同時,投資者出於對未知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擔憂紛紛拋售風險資產,市場波動率陡升。
  • 歐豬五國
    歐豬五國,這是國際經濟媒體對歐洲5個較弱經濟體的貶稱,對經濟不景氣、出現債務危機的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這五個歐洲國家因其英文國名首字母組合「PIIGS」類似英文單詞「pigs」(豬),故因此得名。特別指各國的主權債券市場,這些國家的公共赤字也都超過了3%。
  • 為了中美和世界,一步步結束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打了快20個月了,這是去年初時全世界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按照常理和規律,即使作為推動談判的最激進的手段,這場貿易戰的意義也已經耗盡了,再接著打下去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都難以解釋。中美仍有很多分歧,準確說,兩國間的分歧根本解決不完。但關鍵問題是,這些分歧是否應當成為兩國對抗的理由,這取決於基本政治態度。
  • 中美貿易戰開打,相關原因及考點分析
    中美經濟貿易合作對雙方都有利,而兩國貿易戰對美國來說其損害大於中國  4.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 不是英國,這才是歐元最大危機!
    以前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是英國一開始加入歐共體就相當於幾個歐洲大國建了個群互相發發紅包,但是隨著新加入的國家越來越多,導致英國撿不到好處,還賠了本進去,所以才導致了此次公投的產生。因此英國脫離歐盟並不會對歐洲的貨幣體系產生直接的影響。
  • 中美究竟誰是世界最大經濟體?
    由於購買力平價測算方法存在一定誤差,如商品質量的區別很難判斷,尤其是比較複雜的商品,其精準度受到質疑。  所以說,憑單一算法就放言「中國已超過美國」,並不具有全面均衡的科學性和說服力。7月9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格局 頭條55萬閱讀熱文:全球最新GDP排名,中美佔去全球經濟40%體量
    儘管用GDP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如今已經充滿爭議,但是它確實是最直觀簡單的表現方式。否則,你怎麼回答比如印度經濟如何的問題,總不能給一本全面但是厚厚的《2016年印度經濟年鑑》讓他看一個月吧。2月份,世界銀行剛剛公布了全球最新的國家和地區GDP數據,以及排名情況,今天,就讓我們以可視化的方式領略一下全球經濟最新格局。
  • 【新刊速遞·青研會論文選粹】中美工商業協進會與戰後中美經濟關係
    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籤署《中美新約》皇甫秋實(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內容提要:二戰結束前夕
  • Brexit(英國退歐):日不落帝國的任性公投(下)
    前俄羅斯財政部長對普京說到,「Brexit不會是一個經濟災難,但英國和歐盟經濟將在長期內疲軟」。 俄羅斯的一些政客預言Brexit僅僅是歐盟解體的開始。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自由民族黨創始人日裡諾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高度讚揚了英國的脫歐公投,他表示很希望川普(Trump)獲在美國總統勝出。
  • 今日關鍵詞: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
  • 大咖預言: 2016全球經濟
    2015年即將進入尾聲,彭博信息請來全球基金管理界的重量級人物為2016年的經濟趨勢把脈。有人警告經濟恐怕難逃衰退,有人則提供投資的線索。
  • 「新脆弱五國」出爐,下一個未爆彈何時引爆?
    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昨天盤中上漲0.2%,裡拉兌美元勁升逾5%,蘭德升2.2%,俄羅斯盧布也升1.5%。土耳其裡拉重貶引爆金融危機,經濟學家點名哥倫比亞與南非將是新興市場下一個頭號未爆彈,原因是經常帳赤字與外債規模容易淪為致命傷。臺灣、韓國與泰國則相對穩健。
  • 【關注】中美牽頭人再次通電話,尋解貿易糾紛
    姆努欽則表示,華為並非中美談判的焦點,但兩國目前仍然有很多複雜問題需要處理。他形容距離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距離,美方對個別議題出現倒退感到失望。姆努欽早前接受訪問時說,兩國磋商繼續取得進展,預期他與萊特希澤會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面對面談判。姆欽又強調,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供貨,與兩國經貿談判是兩回事。
  • 菜導日日談 | 為何美國經濟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全球?
    作為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美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領導地位的起點,得從二戰結束後說起。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羊,美國為推動經濟發展,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之前的兼併,更多是美國大小企業之間的吞併和產業鏈的整合。但在二戰結束後,美國企業掀起了又一輪兼併浪潮。
  • 這個拉美國家,或面臨120年來最大經濟衰退
    其供應著全球四分之一的咖啡,還擁有著全世界最大的雨林和全球最大最有名的狂歡節,它就是足球王國---巴西。過去還因為龐大的債務問題,經濟衰退等問題頻頻登上國際熱搜。不過讓人唏噓的是,巴西曾是國際社會認可,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經濟強國。作為遠離兩次世界大戰的淨土,巴西埋頭搞工業,在1968年到1973年間,其經濟增速都在10%以上。1980年巴西當時的人均GDP,比當時的亞洲四小龍都要高。
  • 伊朗這下安全了!中俄歐印力挺,美國說話都軟了!
    而今,隨著中俄歐的堅持,一貫走中間路線的印度,似乎更傾向於反對美國,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畢竟,購買伊朗石油是印度主權範圍內的事,美國沒有橫加幹涉的權力。俄羅斯作為伊朗的盟友,不必多言,而有消息披露,歐盟正就啟動新的支付渠道進行談判,該渠道將使歐洲企業能夠繞開美國,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
  •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臺韓半導體成最大祭品
    中美貿易戰黑雲壓城之際,兩國經濟高層正就解決貿易摩擦進行頻繁的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