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不打了,臺韓半導體成最大祭品

2021-02-20 今日半導體

中美貿易戰黑雲壓城之際,兩國經濟高層正就解決貿易摩擦進行頻繁的磋商。


3月24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姆努欽向中方通報了美方公布301調查報告最新情況。


劉鶴表示,美方近日公布301調查報告,違背國際貿易規則,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中方已經做好準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總體穩定的大局。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溝通。


3月2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披露姆努欽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向劉鶴去信提出了川普政府的具體要求,包括降低中國對美國汽車徵收的關稅,增加中國對美國半導體的購買,以及擴大美國企業對中國金融業的準入。

美國某半導體生產工廠。東方IC 資料圖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姆努欽正在考慮訪華深入談判。
3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中方願在縮小貿易逆差和開放金融領域上做出一些努力。


中方正考慮削減向韓國、臺灣地區採購半導體,用美國進口品替代,以幫助縮小中美貿易逆差。路透稱,去年美國僅佔中國半導體進口總額的1%。


去年11月,中國財政部透露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中方正考慮將上述時間表提前。


3月25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說道:「中國貨物貿易是順差,但是服務貿易一直是逆差。儘管如此,中國還是堅定不移地擴大服務業的開放。」


他透露,下一步中國將重點對金融、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擴大開放,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

2隻大象不打了?美陸貿易戰出現緩和跡象,傳出大陸已允諾,擴大對美國半導體採購,意即將目前對臺灣及韓國的採買訂單轉向美國,外界憂心,聯發科等臺灣重量級半導體廠恐受重創。

經濟日報報導,市場人士分析,臺灣在晶圓代工稱霸全球,一旦陸美在半導體擴大採購達成協議,對臺灣半導體業傷害很大,陸系品牌若擴大採購高通晶片,聯發科拓展市佔率將受到強大殺傷力。

至於南韓部分,三星、SK海力士等業者首當其衝,尤其兩韓廠獨佔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如果陸美形成共識,美國美光科技將成大贏家。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包括華邦電、茂德、力晶、南亞科陸續轉型、華亞科轉售美光之後,臺灣廠商往利基型DRAM發展,與美國美光的主力產品並不相同,若大陸擴大對美採購DRAM,臺廠並不會直接受到影響。

來源 中華網投資  澎湃新聞  今日半導體整理髮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信息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相關焦點

  • 中美貿易戰開打,相關原因及考點分析
    中美經濟貿易合作對雙方都有利,而兩國貿易戰對美國來說其損害大於中國  4.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 二問中美經貿關係: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
    從4月5號開始到9號,《央視財經評論》推出系列評論, 持續聚焦中美經貿關係。今天關注第二問: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我們不想打,但不怕打貿易戰。這次中美經貿衝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質上是美單邊主義對全球多邊主義,美保護主義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挑釁。
  • 國際銳評 | 美國挑起貿易戰激起全球公憤,「美國第一」不會成功
    美國7月6日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挑起人類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激起全球公憤。
  • 中美貿易戰打響,今後買美國車需要多花多少錢?
    導火索來自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了制裁所謂針對中國「經濟侵略行為」的總統備忘錄,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了擬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美國貿易代表署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
  • 來,國際貿易專業的奇怪君給大家講講中美貿易戰
    ☆本資訊由真是奇怪le編創☆☆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奇怪君優酷頻道:http://i.youku.com/zhenshiqiguaile這些天,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當然要應戰,要反擊!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中國自1840年開始,就被西方列強欺負,那麼多強大的西方列強後來都被中國人民打跑了,現在就你一個美國,中國會怕你?那這場貿易戰打的是什麼呢?貿易,通俗地說就是做生意,你買我賣,或者你賣我買!那為什麼美國要挑起貿易戰呢?
  • 【關注】中美牽頭人再次通電話,尋解貿易糾紛
    姆努欽則表示,華為並非中美談判的焦點,但兩國目前仍然有很多複雜問題需要處理。他形容距離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距離,美方對個別議題出現倒退感到失望。姆努欽早前接受訪問時說,兩國磋商繼續取得進展,預期他與萊特希澤會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面對面談判。姆欽又強調,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供貨,與兩國經貿談判是兩回事。
  • 世界貿易格局轉變,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浮出水面, 美國歐盟靠邊站!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不再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最大夥伴,而中美貿易在第一季度更是銳減20%,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東協成為了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東協貿易強勁 從最新海關數據中獲悉,2020年一季度中國同東協貿易總額9913億,超過了歐盟的8759億。
  • 商務部: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益巨大,「吃虧」論完全站不住腳
    有媒體問:6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美國財政部就中方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發表聲明。
  • 為了中美和世界,一步步結束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打了快20個月了,這是去年初時全世界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按照常理和規律,即使作為推動談判的最激進的手段,這場貿易戰的意義也已經耗盡了,再接著打下去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都難以解釋。中美仍有很多分歧,準確說,兩國間的分歧根本解決不完。但關鍵問題是,這些分歧是否應當成為兩國對抗的理由,這取決於基本政治態度。
  • 中美歐都折騰一遍了,新興國家經濟才是下一輪最大風險
    但是,新興國家的經濟崩潰,才是世界經濟的最大風險。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正常情況下,不論是要啟動經濟、拉抬景氣,或是要推動防疫措施、研發疫苗等,都需要各國合作,特別是中美2大經濟體。但實際情況顯然與期望背道而馳。川普防疫不力,因此力圖把責任往中國身上套,因此原本預期籤訂貿易協議後,可讓中美和平相處一段時間的期望成泡影,雙方爭議反而更惡化。
  • 美國「301調查」逼近,中美爆發貿易戰概率有多大?
    周世儉表示,川普籤署行政備忘錄並不等於美國立即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措施,美方接下來可能首先啟動「301調查」,這一調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調查取證,接受美國內企業的投訴,政府將負責調查取證。周世儉表示,「301調查」大體可以分為「特殊301」和「一般301」及「超級301」,其中前者主要針對智慧財產權,後兩者主要指向貿易逆差。
  • 【關注】郭臺銘:富士康參加進博會旨在為平衡中美貿易逆差搭建橋梁
    "為主題的平行論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小米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雷軍分別參加了"貿易與創新"、"貿易與投資"平行論壇。郭臺銘在下午的分論壇「貿易與開放平行論壇」上表示,富士康在全球64個國家有營運據點,佔大陸2017年出口的3.9%;富士康也從68個國家進口商品,對中國大陸去年進口的總值貢獻了3.6%。
  • 5年內中美開戰?近四成美國人支持,央視銳評:打,奉陪到底
    最近英國YouGov網站公布「YouGov-Cambridge Globalism」項目的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在關於「中美或將在五年內爆發戰爭」的問題上,有近四成美國人支持該觀點,而日本有44%,印度有68%,泰國71%,在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也有29-46%,而巴西、墨西哥分別也有65%和63%的人支持該觀點,可以說全球有近一半以上人認為5年內中美必有一戰。
  • 既然開打貿易戰,就專找美國七寸打
    我們強烈建議,先打美國的大豆、玉米。農業一旦受損,在美國造成的波及面大,政治衝擊力強,目前執政的共和黨尤其將付出代價。隨著中美貿易戰風聲趨緊,美國的豆農已經非常緊張,甚至在電視上自費打廣告反對川普對華開啟貿易戰。美國農民的焦慮將會轉化成美國執政者的政治壓力。  二是打擊美國汽車製造業。
  • 中美海運貿易「火爆」,貨櫃一櫃難求
    近期以來,中美海運貿易十分火爆
  • 解局 | 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7日發表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的文章《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 貿易戰打響,美國民眾如何看待中國?
    其中,經濟發展已經成為美國人對中國最大的擔憂,超過網絡黑客襲擊、軍事實力增長等議題。民眾中18-29歲的青年人對於中國更加喜愛,而共和黨的支持者在經濟議題上對於中國的態度更加負面。大多數美國人對於中國的關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接近六成的民眾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構成對美國的威脅。
  • 因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已丟掉24.5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已導致美國就業市場累計流失24.5萬份職位。
  • FOX未給版權,CGTN無法直播中美主播辯論
    聲明具體內容如下:各位網友,很遺憾地通知大家,由於版權原因,CGTN無法對劉欣與FOX商業頻道主播翠西·裡根(Trish Regan)關於中美貿易的對話進行直播。事件回顧5月14日,美國黃金時間播出的某措辭強硬的評論中,主持人翠西•裡根稱中美貿易不平衡是美國必須用在中國身上的「武器
  • 中國經濟為何打不垮?
    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所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經濟是打不垮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逐漸恢復增長,在一些領域對美國形成挑戰。針對該局面,美國挑起貿易摩擦,利用戰後日本對美經貿依存度不斷上升的軟肋展開施壓,並在一段時期內給日本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在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徐梅看來,中美之間不會重演上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