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中美經貿關係: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

2021-02-25 央視財經評論
從4月5號開始到9號,《央視財經評論》推出系列評論, 持續聚焦中美經貿關係。今天關注第二問: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總統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研究是否對中國1000億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美方有關聲明。在中美經貿問題上,中方立場已經講得很清楚。我們不想打,但不怕打貿易戰。這次中美經貿衝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質上是美單邊主義對全球多邊主義,美保護主義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挑釁。中方將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事實上,中美已經成為各自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歐盟),第一大出口市場,第四大進口來源地;中國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2017年,中美貿易實現快速增長,雙方在多個領域互補性很強,2017年中美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4.2%,其中對美出口2.91萬億元,增長14.5%,自美進口1.04萬億元,增長17.3%; 

以農產品為例,中國一直是美國櫻桃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近年來美國對中國水果和堅果出口增長迅速,2016年出口金額達5.76億美元,2017年增長32.9%,達到7.66億美元,成為中國水果和堅果的第三大供應國;

此外,中國是美國大豆第一大消費市場。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的金額達到了140億美元。而美國大豆出口依存度較高,40%以上的產量必須要通過出口來消化,出口的60%以上是到中國市場; 



而中國對美國的產品進口也在增加,2017年中國的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超過3030億美元,其中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就達到了366億美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對外貿易貨物貿易總額超過了4.1萬億美元,其中對美貨物進出口超過5800億美元。

歷史和現實共同表明,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雙方經貿合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利益。

中美經貿關係,互補性體現在哪裡?競爭性體現在哪裡?該如何正確看待?「換個視角看經濟,今晚21:15《央視財經評論》為您解析,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商務部: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益巨大,「吃虧」論完全站不住腳
    有媒體問:6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美國財政部就中方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發表聲明。
  • 【關注】中美牽頭人再次通電話,尋解貿易糾紛
    姆努欽則表示,華為並非中美談判的焦點,但兩國目前仍然有很多複雜問題需要處理。他形容距離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距離,美方對個別議題出現倒退感到失望。姆努欽早前接受訪問時說,兩國磋商繼續取得進展,預期他與萊特希澤會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面對面談判。姆欽又強調,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供貨,與兩國經貿談判是兩回事。
  • 【新刊速遞·青研會論文選粹】中美工商業協進會與戰後中美經濟關係
    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籤署《中美新約》皇甫秋實(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內容提要:二戰結束前夕
  •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臺韓半導體成最大祭品
    中美貿易戰黑雲壓城之際,兩國經濟高層正就解決貿易摩擦進行頻繁的磋商。
  • 中美貿易戰開打,相關原因及考點分析
    ①降低人民幣匯率,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②充分利用世貿規則,公平、客觀地解決貿易摩擦 ③針對其它國家的產品及服務設置障礙,以保護我國企業  ④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中美貿易嚴重失衡是川普挑起貿易戰的直接原因,美方要求中國降低美對華貿易赤字
  •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怎麼走?白巖松專訪駐美大使崔天凱
    拜登上任後中美關係能恢復正常嗎?中美貿易戰還會繼續嗎?昨晚(26日),《白·問》第一期對話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共話中美關係走向。白宮發言人稱拜登將用「耐心」面對中國,如何看?對此,崔天凱表示,有耐心當然是好事,希望美方能好好回顧、反思最近這些年的對華政策,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確實採取一個積極的、建設性的、向前看的、符合當今世界實際的對華政策。
  • 外媒:針對中美關係,中國已採取行動——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文章稱,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在尋求重啟北京與華盛頓的關係
  • 為了中美和世界,一步步結束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打了快20個月了,這是去年初時全世界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按照常理和規律,即使作為推動談判的最激進的手段,這場貿易戰的意義也已經耗盡了,再接著打下去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都難以解釋。中美仍有很多分歧,準確說,兩國間的分歧根本解決不完。但關鍵問題是,這些分歧是否應當成為兩國對抗的理由,這取決於基本政治態度。
  • 關於中美關係,除夕通話釋放了哪些信號?
    兩國元首就中國牛年春節相互拜年,並就雙邊關係和重大國際及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通話中,習近平主席就當前中美關係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1.過去半個多世紀,國際關係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係恢復和發展。2.中美合作可以辦成許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一場災難。
  • 基辛格促中美適應競爭共存:「中美衝突比世界大戰更糟糕」
    港媒稱,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表示,中美兩國應妥善管控分歧,形成對未來的共同信念,努力構建「坦誠以待」的雙邊關係。
  • 【關注】郭臺銘:富士康參加進博會旨在為平衡中美貿易逆差搭建橋梁
    11月5日,為期6天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上海)正式開幕,除了來自海外的政企業界重要嘉賓外,仍有不少中國網際網路和科技企業大咖現身下午的 「虹橋國際經貿論壇
  • 來,國際貿易專業的奇怪君給大家講講中美貿易戰
    ☆本資訊由真是奇怪le編創☆☆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奇怪君優酷頻道:http://i.youku.com/zhenshiqiguaile這些天,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貿易,通俗地說就是做生意,你買我賣,或者你賣我買!那為什麼美國要挑起貿易戰呢?主要原因還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做作怪,川普認為,在美國的利益面前,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那川普認為美國利益受到挑戰了嗎?是的,他認為中國之間的貿易順差太大,也就是說,美國賣給中國的東西少,中國賣給美國的東西多!他認為不公平!美國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 世界貿易格局轉變,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浮出水面, 美國歐盟靠邊站!
    疫情以來不管是歐洲各國還是美國都深受疫情影響,其社會活動以及當地的生產生活都遭到了重創,在此背景下,歐美同中國的貿易往來較往年相比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不再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最大夥伴,而中美貿易在第一季度更是銳減20%,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東協成為了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東協貿易強勁 從最新海關數據中獲悉,2020年一季度中國同東協貿易總額9913億,超過了歐盟的8759億。
  • 中美海運貿易「火爆」,貨櫃一櫃難求
    近期以來,中美海運貿易十分火爆
  • 解局 | 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7日發表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的文章《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 因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已丟掉24.5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已導致美國就業市場累計流失24.5萬份職位。
  • 參考快評 | 「驅逐」中國記者,美國要將中美關係引向何方?
    毋庸諱言,近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遭遇了極大困難。來自美方的挑釁不勝枚舉。如近兩年,美國軍艦在中國南海實施所謂「自由航行」行動的頻次明顯增加,並多次穿越臺灣海峽,對中國軍事挑釁的意味濃厚。美還揚言要減少在阿富汗、中東和非洲的軍力部署,增強在印太地區的戰力,以對付中國。對於在各領域打壓中國的企圖,美方沒有絲毫掩飾。
  • 放棄所有幻想,中美的全方位戰爭不會停止!
    早在4月份貿易戰開打之初,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行長李若谷主持召開了一次中美關係研討會,美國的與會代表是數十位中國問題專家,其中包括前任駐華大使芮效儉,還有基辛格研究所成員佩特森和美國商會的代表等等。據李若谷回憶,美方代表對中國的看法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中美關係不會沿著過去40年所走過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 「貿易戰」第二天,多位中美「重量級人物」齊聚中國!信息量太大
    近日,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在這種背景下,一場重要級會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於24日在中國北京召開,世界重量級嘉賓紛紛列席,也就美國挑起貿易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