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2021-02-15 參考消息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7日發表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的文章《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稱,在最近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上達成的美中貿易休戰協議,遵循了川普總統在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向韓國、日本和歐盟施壓以達成新雙邊貿易協議時採取的同樣做法。但是,這種額外懲罰性關稅的短期威脅策略是不可持續的解決辦法。美中僵局源自深刻得多的觀念分歧。

文章稱,川普專注於美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逆差。華盛頓的地緣戰略家們對於中國試圖成為一個重要的技術強國並威脅到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感到苦惱。把所有這三個關切放在一起來看,很容易看出為什麼打破僵局如此困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章稱,「囚徒困境」告訴我們,當兩個看似果敢堅定且稟賦相似的對手相互對峙時,雙方的境況都會每況愈下,很可能出現僵持局面。然後需要一個外部力量來幫助打破僵局。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候選者是亞洲或歐洲

文章稱,作為受貿易爭端影響最直接的地區,亞洲似乎面臨更大的風險。現實情況是,該地區四分五裂,無法選邊站。

文章稱,同樣,歐洲主要國家目前也因過於專注於國內政治而沒有參與其中。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雖然美中經濟聯繫廣泛,但歐洲與中國的聯繫甚至更深。歐洲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是歐洲進口的主要來源。過去十年來,歐洲每年流入中國的外國投資約為美國的兩倍,儘管雙方開始時差不多。歐洲還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中國作為向世界其他國家出口製成品的基地。因此,隨著僵局的延長,歐洲將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來推動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文章稱,歐洲與美國的不同之處在於,歐洲並不像美國那樣執迷於大國對抗和南海等安全問題。歐洲也更直接地受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

▲資料圖片:這是2018年4月16日在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DIT貨運場站拍攝的中歐班列貨櫃。(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 攝)

文章稱,中國和歐盟都表示強烈支持加強世界貿易組織,以應對貿易和投資緊張關係,這與華盛頓旨在削弱世貿組織的努力形成對比。如果北京和布魯塞爾加快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它們可能會向川普表明,與依賴懲罰性關稅相比,有更好的辦法處理貿易爭端。

編輯 | 楊寧昱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來,國際貿易專業的奇怪君給大家講講中美貿易戰
    ☆本資訊由真是奇怪le編創☆☆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奇怪君優酷頻道:http://i.youku.com/zhenshiqiguaile這些天,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這場貿易戰是誰挑起的呢?當然是美國政府!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當然要應戰,要反擊!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中國自1840年開始,就被西方列強欺負,那麼多強大的西方列強後來都被中國人民打跑了,現在就你一個美國,中國會怕你?那這場貿易戰打的是什麼呢?貿易,通俗地說就是做生意,你買我賣,或者你賣我買!
  • 二問中美經貿關係: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
    從4月5號開始到9號,《央視財經評論》推出系列評論, 持續聚焦中美經貿關係。今天關注第二問: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我們不想打,但不怕打貿易戰。這次中美經貿衝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質上是美單邊主義對全球多邊主義,美保護主義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挑釁。
  • 中美貿易戰開打,相關原因及考點分析
    1.下圖中的中美貿易戰  ①不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②有助於發達國家經濟但不利於發展中國家③是世界範圍內國際分工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④應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公平競爭原則協商處理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針對美國發起的此輪貿易戰,我們應該:
  • 商務部: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益巨大,「吃虧」論完全站不住腳
    有媒體問:6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美國財政部就中方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發表聲明。
  •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臺韓半導體成最大祭品
    中美貿易戰黑雲壓城之際,兩國經濟高層正就解決貿易摩擦進行頻繁的磋商。
  • 中美海運貿易「火爆」,貨櫃一櫃難求
    近期以來,中美海運貿易十分火爆
  • 美國「301調查」逼近,中美爆發貿易戰概率有多大?
    周世儉表示,川普籤署行政備忘錄並不等於美國立即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措施,美方接下來可能首先啟動「301調查」,這一調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調查取證,接受美國內企業的投訴,政府將負責調查取證。周世儉表示,「301調查」大體可以分為「特殊301」和「一般301」及「超級301」,其中前者主要針對智慧財產權,後兩者主要指向貿易逆差。
  • 【關注】中美牽頭人再次通電話,尋解貿易糾紛
    姆努欽則表示,華為並非中美談判的焦點,但兩國目前仍然有很多複雜問題需要處理。他形容距離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距離,美方對個別議題出現倒退感到失望。姆努欽早前接受訪問時說,兩國磋商繼續取得進展,預期他與萊特希澤會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面對面談判。姆欽又強調,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供貨,與兩國經貿談判是兩回事。
  • 【關注】郭臺銘:富士康參加進博會旨在為平衡中美貿易逆差搭建橋梁
    "為主題的平行論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小米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雷軍分別參加了"貿易與創新"、"貿易與投資"平行論壇。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雙方的私營部門仍可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不只要解決對外貿易爭端,也要解決內部私營企業的問題,未來,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會繼續增加出口、擴大進口,也希望美企一起參與,創造更多合作空間。「我們要邀請來自美國的企業,來參與我們的進口和出口,創造更多空間,涉及更多的合作」。郭臺銘發言時表示。
  • 因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已丟掉24.5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已導致美國就業市場累計流失24.5萬份職位。
  • 美國商會期待中國到訪,盼望擴大中美貿易
    造成美國承受如此巨大的經濟損失的根本原因,是該國實施了錯誤性貿易措施。一直以來,美國都將利益放在首位,為了鞏固「美國第一」的位置,美國進一步貫徹單邊霸權主義,打亂全球貿易秩序,試圖通過「渾水摸魚」以獲得更多利潤。然而,在世界格局的大幅變動及新冠疫情的突發情況下,美國的企圖不僅成了一場空,反而還讓自己賠上了不少錢。
  • 中美貿易戰打響,今後買美國車需要多花多少錢?
    導火索來自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了制裁所謂針對中國「經濟侵略行為」的總統備忘錄,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了擬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美國貿易代表署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
  • 中美貿易大戰,這個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我們不能處於這樣一個地位,即中國能夠以各種令我方不安的方式購買美國的技術,」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3月22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如果中國在這些領域佔主導地位,那對世界而言是一件壞事。」為什麼中國在這些領域佔主導地位,「對世界而言是一件壞事」?
  • 基辛格促中美適應競爭共存:「中美衝突比世界大戰更糟糕」
    我相信,中美領導人將會意識到,世界的未來取決於雙方找到解決辦法並控制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難。」(王迎 攝)他說:「中美關係在開始的時候就存在分歧。然而,幾十年來我們已經學會共存。」展望未來,他說,他相信兩國間的貿易爭端將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得到解決。
  • 世界貿易格局轉變,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浮出水面, 美國歐盟靠邊站!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不再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最大夥伴,而中美貿易在第一季度更是銳減20%,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東協成為了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東協貿易強勁 從最新海關數據中獲悉,2020年一季度中國同東協貿易總額9913億,超過了歐盟的8759億。
  • 【新刊速遞·青研會論文選粹】中美工商業協進會與戰後中美經濟關係
    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籤署《中美新約》皇甫秋實(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內容提要:二戰結束前夕
  • 快訊:中美貿易戰達成共識,劉鶴副總理接收媒體採訪(中英文)
    美國媒體《紐約時報》NY TIMES與《福克斯新聞》FOX NEWS也紛紛以中美貿易談判達成跟進報導
  • 「貿易戰」第二天,多位中美「重量級人物」齊聚中國!信息量太大
    近日,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在這種背景下,一場重要級會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於24日在中國北京召開,世界重量級嘉賓紛紛列席,也就美國挑起貿易爭端
  • 5年內中美開戰?近四成美國人支持,央視銳評:打,奉陪到底
    在2021年,中美關係仍然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已經露出「鷹派」爪牙,國際局勢更是撲朔迷離。最近有一份民調結果令人意外,5年內中美會開戰嗎?最近英國YouGov網站公布「YouGov-Cambridge Globalism」項目的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在關於「中美或將在五年內爆發戰爭」的問題上,有近四成美國人支持該觀點,而日本有44%,印度有68%,泰國71%,在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也有29-46%,而巴西、墨西哥分別也有65%和63%的人支持該觀點,可以說全球有近一半以上人認為5年內中美必有一戰。
  • 安達 | 厲害了我的CEO,格林伯格當選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
    埃文·格林伯格先生發表就任演講表示,「對美國企業而言,中國市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市場,過去40多年來,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代表了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商業利益,我們致力於使美國企業能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並獲得在中國進行貿易和投資的更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