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01調查」逼近,中美爆發貿易戰概率有多大?

2021-02-25 21世紀經濟報導

分析普遍認為,隨著上述行政備忘錄的公布,萊特希澤按照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幾無懸念。

周世儉表示,川普籤署行政備忘錄並不等於美國立即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措施,美方接下來可能首先啟動「301調查」,這一調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調查取證,接受美國內企業的投訴,政府將負責調查取證。周世儉表示,「301調查」大體可以分為「特殊301」和「一般301」及「超級301」,其中前者主要針對智慧財產權,後兩者主要指向貿易逆差。

此番美方強調的重點在於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讓領域,這是「特殊301」的範圍。

第二階段是談判磋商,美國拿證據和中國進行談判來解決問題,其中包括以貿易補償或消除貿易壁壘的形式進行協商。美國高級官員8月12日表示,美方如決定發起「301調查」,將首先與中方進行磋商。

周世儉表示,這一階段耗時較長,可能會根據需要涉及多輪談判。「對話總比對抗強,如果美方證據能證明中方有哪些企業違反了智慧財產權等原則,中國可以懲罰,中方企業也可以出來積極辯護。」

他介紹,如果談判破裂,則會進入第三個階段,即制裁執行階段,屆時美國預計會根據「301條款」對華出臺諸如限制中國產品進口、徵收額外關稅等制裁措施。

商務部在8月15日的回應中表示,「301」制度自面世以來,就具有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一直為其他國家所反對。美方已經向國際社會作過承諾,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執行該制度。中方認為,美方應該嚴守承諾,不要成為多邊規則的破壞者。

「301調查」完全由美國發起、調查、裁決並執行。此前,美國曾對日本、德國動用過,然而,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後,由於有WTO這一貿易爭端解決機制,「301調查」已變得不合時宜。但是,美國並未全然放棄這一「私刑」。2010年,美國曾對中國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啟動「301調查」。

周世儉認為,同為WTO成員,中美有什麼問題可以到WTO去「對簿公堂」,按照國際貿易法的原則,而不是按照美國的國內法來裁決。「商務部很早就提出,我們遵守的是國際貿易法,不是美國貿易法。美國不能夠把自己的貿易法凌駕於國際貿易法之上。」

白明也表示,美國此前對中國也主張過「301調查」,後來通過磋商中斷了。多年之後又把這個「老古董」拿出來,說明美方在反傾銷反補貼等正常的貿易救濟手段中已經「黔驢技窮」,貿易保護「出師無名」,所以只能尋求這一古老工具。

他認為,不排除川普將「301調查」作為一種談判手段,來提高未來中美談判中的要價。

相關焦點

  • 中美貿易戰打響,今後買美國車需要多花多少錢?
    導火索來自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了制裁所謂針對中國「經濟侵略行為」的總統備忘錄,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了擬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美國貿易代表署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
  •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臺韓半導體成最大祭品
    中美貿易戰黑雲壓城之際,兩國經濟高層正就解決貿易摩擦進行頻繁的磋商。
  • 301條款:美國行駛貿易霸權的利刃
    301條款有如下四個特徵:一,實現美國國家利益。通過擬定每年的 「重點觀察國家名單」,美國對貿易夥伴國施加壓力,影響他國產業政策,甚至幹預他國政治,以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二,動用301條款後,美國基本上都能達成所願。
  • 中美貿易戰開打,相關原因及考點分析
    1.下圖中的中美貿易戰  ①不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②有助於發達國家經濟但不利於發展中國家③是世界範圍內國際分工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④應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公平競爭原則協商處理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針對美國發起的此輪貿易戰,我們應該:
  • 二問中美經貿關係: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
    從4月5號開始到9號,《央視財經評論》推出系列評論, 持續聚焦中美經貿關係。今天關注第二問: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總統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研究是否對中國1000億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美方有關聲明。在中美經貿問題上,中方立場已經講得很清楚。
  • 國際銳評 | 美國挑起貿易戰激起全球公憤,「美國第一」不會成功
    「貿易戰影響堪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中心主任胡裡奧·裡奧斯6日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挑起貿易戰的最終目的是將本國利益最大化,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以應對中國的崛起。
  • 來,國際貿易專業的奇怪君給大家講講中美貿易戰
    ☆本資訊由真是奇怪le編創☆☆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奇怪君優酷頻道:http://i.youku.com/zhenshiqiguaile這些天,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當然是美國政府!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當然要應戰,要反擊!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中國自1840年開始,就被西方列強欺負,那麼多強大的西方列強後來都被中國人民打跑了,現在就你一個美國,中國會怕你?那這場貿易戰打的是什麼呢?貿易,通俗地說就是做生意,你買我賣,或者你賣我買!那為什麼美國要挑起貿易戰呢?
  • 剛剛,與美國互懟的俄羅斯股市跌停!A股怎麼辦?
    在「買什麼股」微信公眾號看來,這種顧慮頗為多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美俄的「互掐」,有利於中美貿易戰的「和平」解決,為A股的企穩反彈助力。 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冷戰時期曾經提出過一個對美國政府來說最重要的告誡:至多只能選擇一個作為指定對手,而不是同時招怨中俄兩個政府。
  • 貿易戰打響,美國民眾如何看待中國?
    大多數美國人對於中國的關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接近六成的民眾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構成對美國的威脅。對於中國軍事實力威脅的擔憂則有明顯的下降。當問到中美關係中議題的嚴重程度,多數美國民眾最為關切的議題分別是: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網絡攻擊、中國對於全球環境的影響以及事業問題,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位於第五位,其他政治性更強的議題則多被認為相對不嚴重。
  • 【關注】中美牽頭人再次通電話,尋解貿易糾紛
    姆努欽表示,對話良好,並暗示之後可能會有面對面協商。姆努欽則表示,華為並非中美談判的焦點,但兩國目前仍然有很多複雜問題需要處理。他形容距離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距離,美方對個別議題出現倒退感到失望。姆努欽早前接受訪問時說,兩國磋商繼續取得進展,預期他與萊特希澤會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面對面談判。姆欽又強調,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供貨,與兩國經貿談判是兩回事。
  • 世界貿易格局轉變,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浮出水面, 美國歐盟靠邊站!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不再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最大夥伴,而中美貿易在第一季度更是銳減20%,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東協成為了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東協貿易強勁 從最新海關數據中獲悉,2020年一季度中國同東協貿易總額9913億,超過了歐盟的8759億。
  • 【關注】郭臺銘:富士康參加進博會旨在為平衡中美貿易逆差搭建橋梁
    「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和網易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丁磊共同參與了以"貿易與開放"為主題的平行論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小米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雷軍分別參加了"貿易與創新"、"貿易與投資"平行論壇。
  • 美國商會期待中國到訪,盼望擴大中美貿易
    造成美國承受如此巨大的經濟損失的根本原因,是該國實施了錯誤性貿易措施。一直以來,美國都將利益放在首位,為了鞏固「美國第一」的位置,美國進一步貫徹單邊霸權主義,打亂全球貿易秩序,試圖通過「渾水摸魚」以獲得更多利潤。然而,在世界格局的大幅變動及新冠疫情的突發情況下,美國的企圖不僅成了一場空,反而還讓自己賠上了不少錢。
  • 因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已丟掉24.5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已導致美國就業市場累計流失24.5萬份職位。
  • 中美海運貿易「火爆」,貨櫃一櫃難求
    近期以來,中美海運貿易十分火爆
  • 中美若在南海爆發衝突,菲律賓將參戰?
    另一方面,美國確實在南海展開威逼利誘,意圖雙管齊下,保住自己的主導性。從奧布萊恩這趟訪問東南亞來看,本身就有著一些特殊性。首先,奧布萊恩先訪問越南,再訪問菲律賓,都是與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有爭議的國家。而且,蓬佩奧上個月底在訪問完印度等南亞國家及印尼後,突然訪問越南。兩者間隔還不到一個月,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心裡有多急。
  • 商務部: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益巨大,「吃虧」論完全站不住腳
    有媒體問:6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美國財政部就中方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發表聲明。
  • 解局 | 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7日發表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的文章《誰能打破中美貿易僵局?》
  • 為了中美和世界,一步步結束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打了快20個月了,這是去年初時全世界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按照常理和規律,即使作為推動談判的最激進的手段,這場貿易戰的意義也已經耗盡了,再接著打下去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都難以解釋。中美仍有很多分歧,準確說,兩國間的分歧根本解決不完。但關鍵問題是,這些分歧是否應當成為兩國對抗的理由,這取決於基本政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