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做太上皇,與孩子一起成長

2021-02-23 田園牧歌2019

我不會做太上皇,與孩子一起成長

     昨天晚上,揚州的天氣格外好,風輕雲淡,不是陽春三月,勝似陽春三月。

     晚飯後,我說「兒子,我們一起去散步吧?」孩子愉快地答應了。我們來到家門口的京杭之心——京杭大運河邊,這裡是我們家經常散步的地方。

     黃昏的京杭之心,夕陽已經下山了,沒有車來車往的喧囂,周圍很安靜。

     兒子說「老爸,二月份就要到月底了,這個月的零花錢你還沒有給啊?」。

     我說「這不才過年嗎?今年的壓歲錢也不要求你上交了,你沒有出去上學,在家裡吃,在家裡住,還要什麼零花錢啊?壓歲錢,你至少要堅持三個月吧?」

     我就這麼輕輕一說,兒子不樂意了,他嗓門明顯放大了「你這樣不好,零花錢與壓歲錢不一樣,一碼歸一碼!」。

     然後,他用很委屈的口氣說「老爸,給你做兒子,就象叫花子,乞丐一樣,問你要點錢,真難!」。

    「我們同學的零花錢都比我多,甚至我表哥——韜韜,雖然舅舅家條件不如我們,但是,舅母給韜韜零花錢都比你大方……」。

     我說「這沒有什麼好比的,你與別人不一樣,那是因為你是我的兒子,每個家庭的理念不一樣,家教不同,沒什麼好抱怨的!」

     這時候,他有點氣急敗壞了,扭頭要回家,被我一聲大吼「給我回來!」,他又乖乖地回來了。

     他仍然有些生氣,說「老爸,你將來要做太上皇啊!我什麼事情都要聽你安排嗎?」

     我們之間已經烏雲密布,如果再不控制局面,馬上將會不歡而散!

     我耐心地說「我從來沒有想過當太上皇,反而,老爸希望你早點成才,比我更牛X,這樣,我可以早點當甩手掌柜!……」。

     「你的開支並沒有設上限,只要是合理,有預算的,要多少有多少……」。

     「最近這些年,我們家的經濟狀況才有了一些提升,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老爸管錢的,你沒有看到嗎?我對自己更苛刻,並不是我自己大手大腳花錢,不讓你花……」。

     「何況,我們家的錢,與做生意,做工程掙的錢不太一樣,爸爸手上的錢是掙錢的工具,是掙錢的飯碗,如果不注意節流,收益就上不去……」。

     慢慢地,氣氛緩和了,我又趁熱打鐵地給他講道理。

     「交朋友,不能以金錢為依據,尤其象現在,你們花的都是爹媽的錢,一出手三、四千,哪一個負責任的家長,都不會允許的。送禮物可以,但是需要有標準,設上限,而不是錢越多,感情越深,象你們現在,三、五百已經很好了……」。

    他問「我媽媽給你說什麼了?我不讓她告訴你的……」,我說「廢話,你給你媽說的話,就等於也給我說了,反之亦然」。

     他說「老爸,這一次,我很喜歡這個禮物,而且我也答應別人了,我要是收了別人的禮物,我給人家說,設個三、五百的上限,人家怎麼想?不認我是誆騙人嗎?即使要設上限,也要等我還別人一個等值的禮物以後再說……」。

     孩子說的有道理,我也沒有說什麼,基本上算是默許吧!但是,下不為例!

     有時候,我也會問夫人「我是不是對孩子太摳門了?」坦率地說,他的消費相比同齡人多多了,我們也會讓孩子生活的更自信,只是他身邊有錢的孩子太多了,如果互相攀比,這是沒有止境的!

     所有的良苦用心,我們都是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生活中,我一直給他傳遞著「消費,不浪費的理念!」孩子表現的也令我滿意,雖然有要求,但是從來不胡攪蠻纏。

     我們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無腦聽話的孩子,而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是我們埋下的一顆種子,將來開什麼花,能結什麼果,基本上是由父母決定的!只要努力了,孩子將來一定也會成為我們希望的那樣!

相關焦點

  • 如果明仁天皇退位,他有可能是日本第60位太上皇
    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1989年其父昭和天皇逝世後繼任皇位,目前在任17年。日本天皇退位需要修改《皇室典範》,以便繼承人能在天皇生前繼承皇位。因此,沒有特殊情況,天皇是不會生前退位的。 年輕時候的明仁天皇夫婦「海運倉內參」(ID:hycplb)查閱史料得知,如果明仁退位,他有可能成為明治維新以來首位太上皇,也是日本歷史上第60位太上皇。
  • 一起聆聽「天使之音」的成長
    近日,市揚愛志願者協會關注服務聽障兒童項目「天使之音成長路」——聽障兒童語言康復計劃獲得2020年「益苗計劃」——廣東志願服務組織成長扶持行動暨志願服務項目大賽「省級示範項目」>9月11日,天使之音成長路」 聽障兒童語言康復上廣東經濟科教頻道 TVS-1《志願廣東》節目啦~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天使之音成長路」 聽障兒童語言康復
  • 看,別人家孩子的霸氣成長護照丨小報童
    黃奕傑小朋友在育新小學讀三年級,這個暑假他擁有了一本專屬自己的成長護照——十幾歲護照。在拿到護照的第一天,他就跟媽媽說:「這是專屬我的護照,我要很認真的在上面記錄我參加的每一個活動。」他還並不滿足僅僅記錄每次活動時間地點,他主動要求媽媽給他拍照片並將照片列印出來貼在護照上,他說照片是他的成長足跡,是每一次活動的證明。
  • 成長快樂攜手撫順東洲大藥房連鎖做孩子夢想的「圓夢人」
    妙筆畫夢想,裝備抱回家成長快樂
  • 成長:我變了,我沒變
    有時候起得早,出門時天還是黑的,走在路上,望著枝蔓綽約的灰暗天空,不時有寒風呼嘯而過,讓我不禁會想:盤古開天地之前,天地間混沌一片,是否也是這般寂靜,沉默,蒼涼。我經歷過,蠻多個,黎明前的黑暗,走著走著,天就亮了。最近娛樂圈曝出張碧晨與華晨宇未婚卻養育著一個兩人共同的孩子的事情,事件始末我沒怎麼去了解,只是憑自己的感覺去推斷去思考。
  • 科學家:不會表揚,已經犧牲了幾代孩子
    史丹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Carol·Dweck用10年的時間,和她的團隊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為什麼只給一句話的誇獎呢?Dweck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 演講稿:我的成長
    人生需要不停地繼續向前當然也需要階段性的總結,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也對我過去的工作進行相應的一些總結。其實,這一年以來我內心的感受就是:感謝。感謝這次工作經歷讓我學會了專業技能,感謝這裡每一個溫暖的人給我的幫助和照顧,感謝始終支持我的家人為我保駕護航,也感謝自己在這一年裡一直努力向前不斷成長。
  • 克拉瑪依這位寶媽手繪漫畫記錄孩子成長,好暖心
    ●2020年年初,市民孫鑫開始手繪漫畫記錄孩子的成長趣事●這種記錄方式讓孫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了更深感悟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曉丹)發朋友圈、拍兒童寫真照……很多媽媽喜歡用簡單快捷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而我市市民孫鑫卻另闢蹊徑,通過手繪漫畫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瞬間。
  • 講章 | 提摩太·凱勒: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
    因為孩子們十分膚淺。他們沒有內涵。他們的悲傷不會很深。孩子的悲傷能有多深呢?另一方面,他們的喜樂也不會很大。他們的情緒起伏不定。他們四處亂跑,沒有定向。為人父母的都知道這是千真萬確的。任何接觸過小孩子的人也都知道這是真的。小孩子的情緒極度不穩定。他們四處亂跑亂跳。看看一般的基督徒,或者看看自己。你是否發現,當你事事稱心如意時,你會說:「上帝真的愛我。」
  • 親愛的孩子,我想對你說......
    親愛的孩子我知道你是如此完美不管什麼性格是不是獨特
  • 劉軒丨孩子的視力保健做對了嗎?
    青少年時期每天都要戴著又重又大的眼鏡,做什麼事情都會很不方便,再加上我的近視是因為眼球變形,與後天性近視不同,最快也要等到20歲以上、身體成長發育穩定了才能進行矯正,因此七年級時,我就在醫生建議下配戴了RGP(硬式透氧)的隱形眼鏡,這種特殊鏡片連價錢也很「特殊」,當年一副就要幾百塊美金,且戴起來很容易脫落,一不小心還會被同學看到眼睛下方怎麼有片藍藍的東西:原來是我鏡片又掉啦!
  • 我交流 我成長
    兩岸青年志工人文交流四川段圓滿落幕,臺灣二十七位大學生與四川九十位青年志工一起在四川的洛水、雅安,承擔營隊課程,配合慈濟志工融入到各個功能組
  • 成長的滋味(陳思元)
    這個消息如五雷轟頂般炸在我的耳邊,我立刻就跟著爸爸去查各種車票、機票,連搭車都想了,結果一無所獲,我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跳進長江遊回去。      我也無心看除夕夜的春晚了,躲進房裡,去找有關封省的所有信息,越看越難過,啪的一關手機,走出房門,卻見爸爸已經緩了過來,正陪著爺爺奶奶一起看春晚。「來,過來看春晚,回去的事情不急,重要的是安全。」
  • 2016開年巨獻:《探索孩子的成長密碼》
    1.0-3歲的孩子應該學些什麼?2.如何把握孩子成長的敏感關鍵期?3.如何讓孩子的腦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4.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和創造力?5.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一切疑問盡在《探索孩子的成長密碼》大型親子教育講座中找到答案。
  • 講真的,會不會是我被鬼迷心竅了?
    講真的,會不會是我被鬼迷心竅了?
  • 18歲女星突然懷孕,經紀人回應:孩子是我的,對不起粉絲
    她表示:「我想應該會有不少粉絲離我而去,但是我絕對不會停止活動,今後會跟肚子裡的孩子一起努力。」還說道:「就算只有一個人支持我,輝星明日香也不會消失,我不會改名回歸,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我的成長。」經紀人表示:「孩子的父親是我,背叛了一直以來的粉絲,真的相當抱歉。」
  • 孩子生存指南 意外
    所以,我今天要向大家兩套書,它彌補了我們的所有盲點和不足,堪稱「孩子健康成長第一生存指南」:《災難救援立體百科》《法國巨眼叢書》 但是,缺乏實際演練,當真正發生災難的時候,孩子會不會驚慌失措,忘記自救步驟? 知識還是動手實操來的最牢靠,所以這本書裡設計了很多讓孩子參與、互動的小遊戲。
  • YOSHI | 孩子氣焰
    Instagram上的「電梯裡那孩子」有了個標籤:演員。和他那些風靡網絡的電梯穿搭自拍、年中發行的專輯《SEX IS LIFE》一道,成為YOSHI另一個鮮明的身份標識。即使是第一次觸電,早已熟悉了鏡頭的YOSHI也並沒有感到緊張。「只有第一天感覺到大家之間蔓延的緊張感,讓我有點緊張。拍第一個鏡頭的時候,我就默默地鼓勵自己:『就這樣很不錯哦!』。」
  • 獨家:Billie Eilish 與 Apple Music 分享隔離期間的創作、與父親的電臺節目以及與歌迷一起成長的故事
    她正在利用這段時期進行自我成長,更與父親 Patrick O』Connell 攜手在 Apple Music 推出全新電臺節目《me & dad Radio》。在節目上線之前,Billie Eilish 就與父親一同做客《New Music Daily with Zane Lowe》,分享在隔離期間的創作進度、養寵物以及與歌迷一起成長等等。
  • 芬蘭教育:把時間還給孩子
    最近,大女兒放學時遇到其他班上的同學問她:「搬回來後會不會不習慣?芬蘭有沒有這麼多的考試?」女兒回說,適應得還好,不過芬蘭沒有這麼多的考試,但是,芬蘭的孩子沒有因此比較笨喔… 是啊,學習成效不會因為上課時數少、考試不多就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