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球是一項重視配合與控制的運動,它要求人、馬、杆三者合一,強調技巧至上。作為長期在歐美王室和高端人群中流行的運動,真正的「貴族運動」,馬球一直保持著陽春白雪般的時尚優雅。不少馬球玩家將馬球形容為馬術、高爾夫、足球的混合型運動。
根據相關學者論證,馬球應當是起源於吐蕃。當時的吐蕃以牧業為主,會騎馬成為人們生存與爭戰的主要方式,在馬背上開展各種技巧的馬上運動,也成為當時人們的娛樂方式。至今,馬上運動仍然是西藏最普及、最激動人心的體育項目。從馬上拾哈達、馬上射擊等項目的一些動作中,不難看出它們與馬球運動的「親緣關係」。
隨著吐蕃馬球運動的開展,這項運動走出了吐蕃疆域,由吐蕃傳入唐長安,並向中原一帶擴展,吐蕃馬球的魅力使後來唐朝朝野上下競向趨之。唐天寶六年 (公元747年),唐玄宗專門頒詔,將馬球作為軍隊訓練的課目之一。「百馬攆蹄近相映,歡聲四合壯士呼」,正是對這一史實的生動描述。
公元8世紀,馬球傳入日本,後又傳入歐洲,發展成為現代馬球運動,成為皇室貴族的「王者運動」。
在我國,馬球運動風靡 唐、宋、元朝三代。清朝時,馬球逐漸走向衰落。
在沉寂多年以後,現代馬球運動在新世紀重新回到中國,使中國成功人士終於有體驗這項激情澎湃、血脈賁張運動機會。2007年10月,第一屆「皇家禮炮王者杯」馬球錦標賽在浙江九龍山以開朝立代之勢吸引了眾多目光。自此,馬球運動再次在中國落地生根。
馬球比賽前,運動員在進行熱身。
比賽即將打響。
運動員比賽中。
比賽中運動員激烈角逐。
來源: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
監製/李建輝 統籌/孫簫韻 編輯/周芳 製作/蓋藝文
長按二維碼 關注國家民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