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膠袋,有必要買嗎?一文了解這三個垃圾分類問題

2021-02-13 從化科協


如何讓垃圾分類更簡單方便、可執行?能夠說分就分想分就分,是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針對這些疑惑,來聽聽專家的解答。

  很多人有疑問,扔廚餘垃圾,能不能把塑膠袋一起扔進去,還是要破袋以後,分開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常紀文:關於廚餘垃圾要不要破袋的問題,爭論是比較激烈的。譬如說在上海和北京是要求破袋,就有利於管理人員發現垃圾是否進行分類,特別是廚餘垃圾是否進行充分的分類。如果要求破袋,廚餘垃圾桶肯定是要受到汙染的。在夏天的時候,可能兩天或三天就需要清洗一次,因為會有氣味,垃圾周邊的居民應該是不可接受。另外清洗垃圾的水源,會造成下水道的汙染的負荷。如果居民直接把廚餘垃圾裝好之後,投到垃圾桶裡面,那麼收集之後到垃圾處理廠,然後進行統一的破袋,這樣有利於塑料垃圾的收集。

  現在市面上有賣可降解垃圾袋的,它的價格要比普通的垃圾量高一些,很多市民就會想知道我們有沒有必要買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常紀文:可降解塑膠袋是以後的發展趨勢,我建議還是購買。以後產量多了,價格就會降下來,可降解的塑膠袋不是說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可以降解的,它的降解是有特定的條件,那麼現在有一個管理上的難處,可降解塑膠袋和我們一般使用的塑膠袋,如果混在一起,都進了垃圾焚燒發電廠了。所以說以現在的管理模式,可降解塑膠袋它要發揮作用是很難。

  現在很多人會想要在家裡安裝廚餘垃圾處理器,至於有什麼利弊,是不是每家每戶都適合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常紀文:家庭裝廚餘垃圾處理器在一些新建的城鎮小區進行了試點。利弊是各有各的說法。因為這一個廚餘垃圾含油量特別高,含油量高有一個毛病就是容易阻塞下水道,增加了下水道處理系統的負荷。所以必須進行大的改造,對管道進行擴容。

  專家還特別指出,中國的廚餘垃圾和西方國家的廚餘垃圾成分不同。垃圾處理器在西方國家較常見,是因為他們的飲食結構中油的含量較少,而中國以炒菜為主,所以廚餘垃圾含油量較高,有回收價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研究副所長 常紀文:那麼我們現在比較合適的辦法,就是加緊提前給它們分配,從家庭這個源頭,按照兩個垃圾桶就進行乾濕垃圾分離,有利於利用廚餘垃圾的一些資源,包括油的資源,包括能轉變成肥料的資源,這樣的做法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相關焦點

  • 「你是什麼垃圾?」——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最近,上海已開始推行垃圾分類,上海人已經被「搞瘋」,各地網友幸災樂禍者有之,高瞻遠矚提前學習者亦有,然而當大家把目光聚集在「垃圾」上時,有熱心網友提出疑問:「分好的垃圾依然裝在普通塑膠袋裡,這會不會不夠『綠色』?」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型環保塑膠袋,它與垃圾分類顏色相匹配,有四種不同的顏色,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據悉,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哈爾濱新型環保塑膠袋上市!​生物可降解,4種顏色幫你分類
    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製成,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和藻類等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由於生物全降解塑料在堆肥的過程中使全降解塑膠袋產品穩定性下降,最終逐漸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被土壤和植物所吸收,在自然環境中實現無害降解。
  •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要破袋?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扔垃圾時要破袋?連日來,北京日報記者在採訪垃圾分類時發現,不少市民仍未養成「裸投」(將廚餘垃圾倒進桶內,隨後將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的習慣。究其原因,不少市民認為,「圖方便,我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應當可以和廚餘一起降解吧?」事實果真如此嗎?
  • 如何區別塑膠袋是否屬於可降解塑膠袋?
    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需要200年才能將其降解。可降解塑膠袋一般一年內即刻分解,這是可降解與否最重要的一個區別了!跟隨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去看看詳細區別!
  • 揭秘可降解塑膠袋:100天可自然分解
    如今,隨著不少城市在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的同時,關於對可降解塑膠袋用不用、該不該用、可降解塑膠袋真的環保嗎等問題也逐漸浮現。或許是人們對一次性塑膠袋使用習慣難以抑制,又或許是部分人對可降解塑膠袋的環保和好處並不了解。
  • 普通塑膠袋與可降解塑膠袋有啥區別?
    如今,可降解塑料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名詞了,但是什麼是可降解塑料,您真的清楚嗎?今天小編就給您簡單介紹一下!
  • 垃圾分類我知曉——其他垃圾
    Q1:家庭廢棄的土培植物算是其他垃圾嗎?投放前,首先應將土、盆、植物分離,培養土可重複利用或用於小區植被綠化,植物作為其他垃圾,盆再根據材質進行分類投放。Q2:「口香糖是什麼垃圾?」 這絕對是最容易出錯的問題之一了。
  • 高明這家企業研發生產環保塑膠袋,180天可降解
    《意見》提出,將在全省範圍內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因應這一政策機遇,廣東溢達將推出環保塑膠袋,它可以在填埋180天後,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這些色彩豔麗、質感優良的塑膠袋、雨衣等產品,就是廣東溢達輔料及包裝廠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製品。
  • @禹州人,用玉米做的塑膠袋你見過嗎?它可以...
    上海已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其他地方的垃圾分類還會遠嗎?分好的垃圾依然裝在普通塑膠袋裡,豈不「治本不治標」?如何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擁有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示範集群的南樂縣提供了一攬子方案——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石油基普通塑料製品。
  • 【關注】到底什麼樣的塑膠袋,才是真正環保的可降解塑膠袋?
    為限制塑膠袋過度使用,全球各國出臺了限制塑膠袋的政策,甚至部分國家地區禁止使用塑膠袋。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二、我國垃圾分類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 綠色和平呼:必須停止生物降解熱潮,優先發展源頭減量、可循環替代方案
    當下,包括官方、民間機構和市場主體在內,似乎已經意識到降解塑料行業過熱的問題,有降一下溫的必要,近來輿論關注的焦點落在後端處理上,近日央視新聞報導,降解塑料應該作為其他垃圾投放,進而進入焚燒環節。央視記者採訪了北京、上海等多地垃圾分類主管部門,他們認為,把可降解塑膠袋扔到廚餘、可回收等垃圾桶裡都是錯誤的做法,可降解塑膠袋應該放進標註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中。專家解釋,之所以不能直接跟有機物混合在一起,是因為可降解塑膠袋的降解過程和目前垃圾處理能力之間並不匹配。
  • 可降解塑膠袋的主要降解原理
    可降解塑料是利用植物秸杆等製成的對人體和環境友好的物品,不同於三大合成的塑料,廢棄後,在生物環境的作用下,可以自行分解,無論對人還是環境都無害
  • 創新案例|普通塑膠袋自然分解至少需20年,日本研發海水中1年可降解塑膠袋
    但是也因為塑膠袋難以降解,成為了大自然難以消化的白色垃圾。隨著這幾年外賣、快遞行業的興起,塑料包裝的需求量爆增,所造成的環境汙染日益嚴重。此款塑膠袋為日本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這種塑膠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應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垃圾的原理,主要靠微生物來分解。
  • 垃圾分類還是吃掉地球,這是個問題?
    」他一定會告訴你是垃圾分類!在連續問鼎微博熱度排行榜一周之後的今天,垃圾分類話題依舊穩居熱門話題前二十。甚至「你是什麼垃圾?」已入選直擊靈魂深處的六大提問。「你是什麼垃圾?」這個問題快把上海人「逼瘋了」「「儂zi撒喇希(你是什麼垃圾)」?」這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現在已經是上海人們的日常。
  • 一文了解毒品分類
    一文了解毒品分類 2019-08-10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專用廚餘垃圾袋是可降解的,投放時也必須破袋嗎?面對市民的提問,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屈莉表示:「廚餘垃圾破袋是為了更好分出更加純淨的廚餘垃圾,從末端處理來看,廚餘垃圾破袋投放破袋能減輕末端壓力,防止像塑膠袋和其他東西纏繞在刀上、轉軸上,破壞設備運行和設備本身。另外,如果不破袋,就無法檢查廚餘垃圾分得到底好不好,看不出廚餘垃圾中是否混著其他雜物。」
  • 遼寧省部分大型超市已採用可降解購物袋
    菜市場,每個小小的攤位上,都能找到塑膠袋的身影,伴隨著攤主靈巧一甩的動作,一單單生意成交;超市中,推著滿載的購物車去結帳,收銀員頭也不需抬,熟練地敲擊著鍵盤,會問大袋小袋;炎炎夏日,買一杯冰涼的飲品解暑,商家少不了會給配上一根帶顏色的塑料吸管……這些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裡,塑料製品幾乎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