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熱,我把車子停在樹陰下,靠在座位上眯一會。
腚疼他們下車抽菸去了。
有老太太敲我車門……
牙齒多已爛掉,只剩牙根了,黃黃的,我以為是乞丐,很自然地啟動了防禦模式。
本地口音,頭腦清晰。
問我,你往不往南走?
我說,不。
她說,我走了半天了,走不動了。
我說,我不去。
她這身打扮,包括她的牙齒,若在農村,這就是很正常的農村老太,不會懷疑她的身份,但是在城市裡,總覺得有些彆扭,因為見多了乞討者,自然把她歸類了。
我推測,她應該是真的走不動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拒絕了她,另外我的確不往南走,不可能特意去送她,腚疼很好奇地問我:董哥,咱為什麼不送她?
我問,送哪?咱管不了這麼多。
老太繼續往南走,遇到一個賣西瓜的,可能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賣西瓜的幫著打了110,最終老太被警察叔叔帶走了。
因為這個事,腚疼對我略有意見:為什麼不幫助老人呢?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不解釋是錯的,解釋也是錯的,我很羨慕腚疼的單純,等有一天他跟我這麼江湖的時候,他也會選擇NO!
2010年左右,我去曲師大,坐計程車,拼車,裡面坐著一個老太,去濟寧醫學院看兒子,計程車司機不知道濟寧醫學院,只知道曲師大。
我跟司機說:讓大媽跟我一起下車吧,我送她過去。
步行過去也就是10分鐘,我知道路……
司機同意了。
下了車,我們走了不到100米,計程車司機又回來了,把大媽重新拉上了車,我在想,他為什麼有如此的舉動呢?
計程車司機把我歸類成騙子了,畢竟我是個成年人,不可能是學生了,萬一把大媽身上的錢給騙走了呢?
我特傷心,因為被人懷疑了。
計程車司機應該是想來想去覺得不放心,還是把大媽送到目的地吧,千萬別出什麼差錯。
年齡越大,經歷越多,越自私了,你們讓我呼籲什麼,我裝啞巴;你們讓我捐款,我當窮鬼;你們讓我出頭,我當烏龜……
我的處世哲學變了:我不給社會添麻煩,就是最大的慈善,我照顧好我自己,照顧好我的家庭,照顧好我的兄弟姐妹。
別人的事,就是別人的事,與我無關。
消極了一些?
也許吧!
我兒子的書,90%以上都是國外譯本,崇洋媚外?非也,這些譯本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是教孩子怎麼保護自己,怎麼健全人格,而不是教孩子怎麼道德。
記住一點,道德只是一種工具,是中性的,而且是有適用範圍的,包括時間範圍、空間範圍,古代的不一定適合今天,中國的不一定適合歐洲。
但是,人們往往把道德給予升華了。
上周,兒子回家,突然問了我一句:LN為什麼會去撲火?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應該是老師教的吧?最有意思的是六一兒童節目竟然是60年代超有正能量的一首歌……
我是否鼓勵兒子見義勇為?
不!
我只希望你健康地活著,不要管閒事,別人的事就是別人的事,與你無關,但是有人會反問,若是他自己落水了呢?
這是他的命!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如此的冷漠?
根源是我們的信任體系坍塌了,人與人之間是彼此懷疑的,在這樣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冷漠的,因為冷漠是一種自我保護,是防禦系統。
歐美國家為什麼那麼有愛心?見到流浪狗都想救助,內心柔軟得不得了,根源是什麼?
根源是人與人之間高度信任。
你在那裡隨便問個陌生人藉手機,他們都會借給你的。
在國內,你去大街上借借試試……
愛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例如農村人與人之間也蠻有愛的,為什麼?彼此都熟悉,都信任。
不是我們沒有愛心,不是我們道德敗壞,相反,是環境逼迫我們開啟了防禦系統,你看著路人很可憐,給他點零花錢,沒想到是職業乞丐,比你收入還高。
從上海飛澳洲,我們順路去了趟復旦大學,我們一行遇到了一個阿姨,看起來蠻可憐的,一直在咳嗽,她想要點東西吃。
我在潛意識裡判斷是職業的,於是我建議,給她買點東西吃。
有個兄弟直接給了她100塊錢。
阿姨走了。
我們就在討論這個事。
胡老師說,你花100元是買的你自己的心安,與對方是誰無關,是你自願的,你付出的是錢,買的商品是你內心的滿足感。
差不多半小時,我們快到機場了。
胡老師給我打電話:我剛才在校園裡又遇到了那個阿姨,又問我要錢,我很好奇地問,剛才不是給了你100元嗎?阿姨說,給了我妹妹,我妹妹病了……
這些消費我們愛的人多了,我們自然就啟動了防禦系統,不再相信了。
我們這裡屬於沂蒙山,革命老區,比較貧窮的地方,山區嘛,江蘇那邊全是平原,而且江蘇比較富有,富有的人就會有善心,有善心就需要釋放。
到哪釋放?
來沂蒙山捐助。
皮卡大隊搞過幾次捐助,我們全程陪伴,我們提前去踩好點,應該去看望哪幾個老人,把家裡稍微給收拾一下,等他們來了,電視臺也會來錄像。
有的捐衣服,直接捐給村委了,例如300件棉衣,全是舊的。
有的捐書包,直接捐給學校,校長還會組織全體師生到操場開會,皮卡大隊江蘇分會的領隊還會講幾句話,例如你們是國家的棟梁之類的,我們還會再來看望你們的……
全程要拍照,還要寫成遊記在論壇上連載,一百度,一籮筐。
最初,我還是蠻被感動的,你看你們江蘇富有了,不忘我們山東,多好的鄰居,可是時間長了,我就覺得沒意思了,為什麼?
不能說是作秀,的確每個人的初心都是好的,但是我仔細想了想,這些慈善其實只是一場交易,用幫助別人來換取自己的滿足感。
真的幫助了嗎?
沒有!
捐給我村的棉衣,的確有人搶,但是沒人穿,你真是低估了現在的農村人,很時髦的,咋可能穿別人的舊衣服呢?那要了幹什麼呢?給小豬蓋著呀!
道德是可以滿足我們內心的成就感的。
前些日子,淄博丟了一個女孩,我一直在聯繫群上的朋友,我的意思是需要不需要我們去幫著做志願者,做志願者的時候,每個人內心都是熱情澎湃的,仿佛當年大學裡升國旗一般,油然而生的神聖感。
每個人都有善心,一旦啟動開,很柔軟,但是什麼時候才能開啟呢?
確定對自己無傷害的前提下。
例如幫著找個人。
金華有三個孩子走丟了,浙江有59支救援隊伍參與了尋找,多是民間組織,倘若參與其中,你都會覺得自己是神聖的,是天使……
最終,真的找到了。
當時我看了這個新聞,內心無比的澎湃,真希望自己能成為志願者中的一員。
本地誌願者聯盟搞過交通安全活動,例如規勸行走在機動車道上的非機動車,結果呢?換來的只是挨罵,甚至是挨打。組織者也慢慢地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城市的交通秩序與管理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根源還是市民的綜合素質,不會因為一個人、一個組織的出現而變得有條不紊。
那是不可能的。
A股有個特點,股價超過茅臺的,肯定好景不長;微博有個特點,只要一呼百應的,早晚被和諧……
人怕出頭。
保護自己的方式是什麼?
避免熱鬧,少出風頭。
倘若有江湖大哥讓我跪下,我會立刻跪下,打我兩耳光,我立刻道歉:大哥,我錯了,您大人不記小人過。
踢我兩腳:滾吧!
我連滾帶爬,提著褲子就跑了。
我覺得挺好,至少能活著,是安全的。
四川人脾氣也很火爆,我和哥們去成都,出高速口排隊繳費,他跟一個車較上勁了,誰都不讓誰,恨不得要對撞了……
我急忙跑下去給人家道歉。
你說何必呢?
你要明白,我們這一代人多是獨生子女,從小是沒有受過委屈的,沒有過壓力訓練,一點火花就能拼命,所以我總是推薦那部電影《荒蠻故事》,看看衝動是多麼的可怕,可能只是在人群裡多看了你一眼,就惹來了殺身之禍。
最近,山東發生了兩件事。
一是連環殺人。
二是青州公交車碾壓私家車。
公交車司機應該是徹底被激怒了,啥?你敢擠我?還敢把車子停我前面?我撞死你個狗日的,你棄車逃跑?我撞死你。
簡直就是《荒蠻故事》的現實版。
在家裡,倆人可能都是好丈夫好父親,因為一點點摩擦而……
兩個人,兩個家庭,兩個家族都發生了命運轉折點,可能只是因為私家車瞅了公交車一眼。
所以,在人群裡不能輕易地多看別人一眼!
懦弱一點,無妨,不就是挨兩腳踢嘛,有啥?又不疼。媳婦送孩子去上學總是遲到,甚至天天遲到,老師跟我們關係比較好,一般不說什麼,我認為背後肯定是責怪的,我若是送兒子上學呢?我肯定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去。
對於遲到這個事,我說了幾次,就不說了,因為改不了,兒子12點才睡覺,你指望他6點就起床?
媳婦12點才睡覺,你指望孩子10點就睡覺?
當然,遲到現象是很普遍的,還有10點才去學校的。
那天,我們一起散步,有個家長說,那天我讓X老師氣著了,指著我和孩子說:明天起千萬不能遲到了。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生氣,從小到大沒被人指過,你憑啥指我?於是打電話我把老師罵了一頓……
我心想,你是真傻了!
老師表面上服氣了,實際上呢?能對你孩子好嗎?
老師哄著咱的孩子,咱要哄著老師,要把老師當孩子去對待,有人又開始義憤填膺了,老師為什麼收禮,都是讓你們慣的。
可是我就納悶了,一個班收50個學生,還要硬塞上40個關係戶,一個班到了90個孩子,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咱如何才能獲取老師的關注?
肯定要給糖呀!
多簡單的道理?
義憤填膺有用嗎?
沒用,最傻的家長就是動不動去指責老師的……
可能單獨相處的時候,對每個孩子都是很用心的,但是一對多的時候,愛心一旦分散,就很難做到全身心地關注你家的娃。
除非?
跟餘秀華似的,她有句詩是這麼寫的:我寧願做多情的花痴 把愛情分成一百份。
我一看,這不是寫的我嗎?
就跟我媳婦評價我一樣:懂懂這人對每份感情都很用心,只是感情的段數多了點而已。
我說我愛你,是真的愛你,至少當下的感覺是如此。
可是,我可能又會遇到另外一個讓我心動的。
於是,我頻繁地怦然,頻繁地愛。
咋不忠貞呢?
有的人天生就是多線程的,能一對多,看過電影《HER》沒?人家一人能跟164人同時談戀愛,而且每一份感情都是非常非常的投入、細膩。
你能感受到她的真心,能感受到她的付出。
可是,當你得知她同時跟164人談戀愛的時候,你還是覺得接受不了,難道我們不是彼此的唯一嗎?
HER說,我是電腦呀,我跟你們164人談戀愛一點都不會混亂的,有條不紊。
詩人都是浪的,偶爾也漫。
例如餘秀華的那首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她是個腦癱詩人。
注意,前綴。
當詩人也蠻有意思的,可以隨心所欲,想浪漫就浪漫,想咋著就咋著,追隨自己的內心,什麼忠貞,什麼白頭偕老,都見鬼去吧。
記者問餘秀華,你為什麼離婚?
她說,成名了,誰還要原來的老公……
也許從小生活在農村的緣故,見了太多逆子,我對人與人之間的「情」的保質期是充滿懷疑的,情到底可以持續多久?
愛情、親情。
愛情範疇內,我認為白頭偕老其實是詛咒,讓你一輩子只能跟他在一起。
親情範疇呢?也是有前提的,就是彼此不成為累贅,若是父母常年臥床,需要端屎端尿,甚至需要摳,用不了多久,我們也煩了,希望他們早點走。
農村,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
如果是父母照顧孩子呢?
我們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虎毒不食子,其實這句話也是騙人的,老虎是吃小老虎的,我小時候,我們家餵豬,老母豬就吃小豬。
有些孩子是智障,做父母的就覺得是累贅,想方設法就把他弄死了……
一切感情,都是當下的。
包括我們對父母,父母對我們。所以我對感情的態度是積極對待,不掖著,不藏著,我心動了就是心動了,我告訴你,我喜歡你,我說沒感覺了,就是沒感覺了,也告訴你。
感情就是這麼個玩意,你非讓我天長地久,咋可能呢?
我82的時候,我還想著28的呢!
你以為農村老頭不想嗎?他們也想,只恨自己不是楊振寧。
溥儀死於1967年,1962年還結了一次婚,是他的第(?)個老婆,李淑賢,倆人年齡差距也蠻大的,不過無所謂,畢竟是嫁給了皇帝。
我們壓根不敢正視我們的內心,因為一看,哇,我自己咋想的這麼骯髒?乾脆,還是活得道德一點吧,成為聖母。
那年,我們在遊輪上生活了好久,遊輪上沒有網絡,沒有電話,仿佛回到了原始社會,蠻有意思的,也讓我意識到了一點,我們總覺得自己比父母那一代要幸福,其實是我們認為的,幸福與物質關係不大,例如沒有電話,沒有網絡,我們也照樣很快樂。
閉塞的環境,人與人之間總是很容易親近。
當時我寫過一篇文章,一艘遊輪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它有自己的秩序,仿佛是一座孤島,在這裡你沒有了過去的身份,你要遵守這裡的遊戲規則。
男人,女人,那肯定要重新組合。
分開那天,真是抱了再抱,不捨得分開,反覆說著那句話:我們是親密無間的兄弟,超出一切情感,我們比親人還親……
約定,有機會一定再相聚。
其實,我非常明白一點,分開,也許就一輩子不會見了,因為這樣的場景我經歷多了,每次帶隊都會如此,大家說著再聚,其實再聚到一起的概率幾乎為0了。
我一直說拉薩隊友感情深。
深不?
大家都覺得很深,但是再也沒有聚齊過一次。
在遊輪上的時候,我們的感情真的超越了親人嗎?至少從感覺上是如此的,我們無話不說,甚至是很隱私的,例如胸上長了根毛,我們彼此無比的信任。
這都是假象,真相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回歸自己的生活。
上過教練技術的人都知道,教練就是在努力地撮合、塑造這樣的氛圍,你們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是高度同頻的,你們比親兄弟還親……
於是乎,一個做直銷,全做了。
做直銷的人最適合上教練技術,但是要內心強大,否則會被反洗腦,若是自己洗別人的能力足夠強,只要能拉下水一個,就能拉下水第二個,只要有5個人被拉下水,就全軍覆沒了。
我媳婦後面那一期有個學員是做WV的,女的,她把教練搞定了,全班每個人都成了會員,後來發現每個月還扣150美圓,大家慢慢都退出了。
為什麼會這麼容易相信別人?
因為,那不是別人,而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
我們有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嗎?
有,我們自己!
除了自己,誰都會離開我們的,特別是我,感觸更深,我這邊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個跟隨我的兄弟都特別好,但是會一直跟在我身邊嗎?當然不會,在一個階段我們彼此需要,過了這個階段,就要各自回到原來的生活。
愛你一輩子,這句話本身就是騙人的。
我會永遠忠誠於你。
也是騙人的。
但是,這些話有意義嗎?
有,是用來表達當時的情感深度的,例如我想把心掏出來給你,假如你真的需要換心臟了,你讓我掏心,我肯定不掏……
誰的感情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
就是我們自己跟自己的感情,你沒發現自己是好幾個人組合在一起了嗎?要搞好關係,自己把自己哄得快快樂樂的。
就跟我們村有個退伍兵一樣,沒事就在大街上朗讀報紙,一邊讀一邊笑,雖然35歲還是光棍,但是你看,他笑的多麼燦爛!
我這麼冷血是不是說明我沒有朋友?
錯了,我只是表達了我對朋友的觀點,我是我,你是你,我不越界,你越界也不行,我要有自己的原則,我對你是無害的,你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在確保不傷害我自己的前提下,我願意付出,我覺得很滿足,我覺得傷害到我了,我就說拜拜。
越是如此,朋友關係越持久。
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不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別說我們是朋友,就是親兄弟也不行,界線是為了保護你我的。
媳婦的教練技術同學來了,說是有個好項目找我聊聊,意思是看我炒股了,為什麼不炒二元期權?
我說,我不懂什麼是二元期權。
他說,未來中國有90%的人會進行二元期權理財的。
我問,跟股票相比有什麼優點?
他說,賺錢快。
我問,是不是賠錢也快?
他說,是的,但是只要懂技術,就穩賺不賠。
我問,那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呢?
他說,我會告訴你們的。
我說,這個事,我不做。
他問,為什麼?
我說,我對金融知識懂的很少,我不熟悉的東西我不碰,就跟吃東西一樣,我不認識的東西不吃,所以別人點了新鮮菜,我基本上不吃。
他說,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我說,我相信你,也感受到了你的真誠,但是我的確不做,因為波動大的金融產品有個特點,就是帶有賭性。
他說,這個沒有。
我說,你聽我講,我跟著你可能的確能賺錢,但是賺到了錢我就會膨脹,甚至貸款來玩,越玩越大,越賺越上癮,最終肯定會交學費的。
他說,控制好風險,不會的。
我說,會的,我感覺我自己駕馭不了自己的賭性,在賭場的時候,我感受過自己的內心,是上癮的,是真的上癮了。
他說,我建議你關注一下。
給我看了大量的照片,是他們開會的,包括去世界各地旅遊的……
我真的沒啥興趣。
我不僅僅不鼓勵大家玩這些,我還不鼓勵大家炒股,也不鼓勵大家借錢創業,因為這一切的本質都是賭。
是賭,就一定會輸。
因為賭場上只有一個贏家,就是莊家。
年輕人不要炒股,否則就是送錢給別人,當然這樣的經驗是需要馬後炮的,就是你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懂。
別人勸,沒用。
你可能會問,那你為什麼玩定投?
定投其實是屏除了賭性,只是一種簡單的理財模式,類似零存整取,跟銀行存款差不多,是我自己能駕馭的。
這些日子,有個20歲的小夥子過來找我們打球,大三的學生,也是做微商的,他在9家借款平臺上借過錢,目前負債6萬元,想繼續借5萬元,問我是否願意借給他?
我說,不願意。
他問,為什麼?
我說,因為我堅信你做不成生意。
他問,為什麼?
我說,我會聞,一聞就知道一個人是否適合創業。
他說,我只是需要周轉一下,把貨周轉出去。
我說,我的建議是抓緊讓你的父母幫你把那6萬元還上,把貨處理一下,別折騰了,你這樣的結果是會把自己害了的。
他肯定不會聽的。
他去找餘歡去了,餘歡願意借給他,10%的利息,7%的手續費,而且還是砍頭息,我問餘歡看著這樣的同學心疼不?
餘歡說,見多了,麻木了。
我問,如果被人追債呢?
餘歡說,父母給買單。
說白了,是大學生辦信用卡太簡單了,借錢也太簡單了,提供身份證、學生證,籤個字就能把錢借出來。
一個平臺借5000~10000元。
越借越上癮。
創業這個概念害了多少人,人人都想發財……
腚疼選來選去,決定做羽毛球,我跟腚疼講,如果你真的想做羽毛球這個產品,你就要深入產地,去鑽研,你要立志成為這個領域的王者,有這樣的霸氣才可能做大,慢慢地去佔領市場,從低端產品做起。
腚疼說,沒想過那麼遠。
我說,可以只是一個夢想,但是要有。
腚疼說,我準備考察好了就做,在淘寶上。
我問,你什麼時候去考察?
腚疼說,還沒想好。
我說,你昨天不去,今天不去,明天也不會去,永遠也不會去了,迫切性是個什麼玩意?就是想到,馬上就去,深入產地,去看看球的利潤到底有多少,球與球的差距在哪裡?成本是多少,優秀的羽毛球與差的羽毛球只是品牌差別還是飛行質量有差別?
羽毛球有個優點,屬於快速消費品,生命周期特別短,可能只有幾十分鐘,球的質量如何,一感覺就能感覺出來。
所以,新品牌很容易形成口碑效應。
可是,問題又來了,你能做出高性價比的羽毛球嗎?
我認為,他沒有這個天賦,所以當他提出要賣羽毛球的時候,我投的反對票,我認為這個事成不了,事是好事,但是不適合你,因為你對羽毛球缺少敏銳的感覺,也缺少痴迷。
羽毛球市場的好處在哪裡?
第一、大品牌比較少。
第二、整體呈上升趨勢。
第三、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快速鋪貨、造勢,甚至可以請世界冠軍做代言。
你以為世界冠軍很貴嗎?
很便宜!
話又說回來,創業除了要有天賦還需要魄力,什麼是魄力?
我這一輩子就跟羽毛球死磕上了,就準備做出最優秀的羽毛球,甚至成為國際比賽專用球,我有這個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別人的阻攔反對規勸算個球?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