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抗疫「夫妻」:你去武漢救死扶傷, 我在西谷守護一方

2021-02-12 太原微徐溝

2月8日是鼠年農曆元宵節,是萬家團聚的日子。當日凌晨三點,縣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劉微正穿著重重的鉛衣在搶救急性心梗病人,而就在第二天,她脫下鉛衣,換上防護服,奔赴武漢。

劉微朋友圈截圖。

疫情當前,很多人都是「戰士」。對於劉微和在西谷鄉任職紀委副書記的丈夫牛晨暉來說,更是肩扛抗擊疫情的重擔。夫妻二人每天都堅守在抗「疫」的第一線。元宵節這天,夫妻二人如往日一樣,在各自的「戰場」奔忙。

2月9日凌晨1時30分,縣人民醫院接到市衛健委選派一名內科系統護理骨幹赴鄂支援的通知,院領導當即召開緊急會議,就提交申請赴鄂抗疫請戰書的同志中進行挑選。經過多方考量,並結合工作中的表現,決定選派內一科護士劉微赴鄂抗疫。

凌晨2點,劉微接到院領導的來電,得知赴鄂抗疫的消息,劉微毫不猶豫,只有一句堅定的,「好,我去。

當日下午,劉微啟程前往武漢疫區。她是繼縣醫院楊瑗、清徐籍梁夏(兩人均在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戰鬥」)之後,又一個赴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也是我縣首個赴武漢疫情重災區工作的醫護人員。


據了解,劉微自200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積極上進,勤奮好學,並於2017年3月赴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導管室進修學習,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從事工作十三年來,她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是一名優秀的護理骨幹。

新冠肺炎疫情的無情來襲,給牛晨暉和劉微這個小家庭帶來了更多的責任,基層防控、一線診療,夫妻兩個人各司其職,並肩作戰。他們是子女、是夫妻、是父母,但是因為抗擊疫情的需要,他們都是戰士。

圖為牛晨暉朋友圈截圖。

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那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成為了英雄;假如這個世界上真有天使,那她一定就是你這般模樣。

願一切小別離都有大團圓

願抗「疫」戰士,平安歸來

劉微加油!武漢加油!

相關焦點

  • 前方抗疫有你 後方守護有我
    1月12日起,石家莊市教育局聯合河北青年報推出抗疫系列報導「前方抗疫有你 後方守護有我」,講述他們的真情故事,並共同為這些「衝鋒陷陣」的「逆行者」送去一份放心和安心。孩子生病,學習沒人管,媽媽在抗疫一線急哭了…校長牽頭5幫1!「謝謝老師,孩子的學習教育交給各位老師我安心多了。
  • 【界之文明 首在實踐】最美夫妻:舍小家為大家 同心戰「疫」暖人心
    >守護家園一個是抗疫一線民警,一個是疾控中心護師界首這對夫妻並肩戰疫的視頻今天,感動了很多人網安大隊教導員李振東,負責路口卡點的排查工作,他的妻子李矯是界首市疾控中心,高速防控組組長。戰「疫」打響以來,夫妻二人一直處在抗疫的第一線,年僅6歲的兒子只好交由父母照看。妻子李矯說,這是六年來與兒子分離時間最長的一次。疫情來臨,他們不僅僅是夫妻,更是戰友。他們並肩而戰共克時艱,他們是為生命護航的力量,也是人生道路上,同心同行的最美相守。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敬業奉獻,詮釋了舍「小家」為「大家」的真正含義!
  • 【武功公安在行動】警醫夫妻奮戰抗「疫」第一線
    朱大敏說:「鴻斌是人民警察,其工作的特殊性和那身筆挺的警服,讓我為他驕傲,這是我當時嫁給他的重要原因,同時我也深其身上背負的更多是責任,而我作為一名醫生,就意味著奉獻,盡力而為才能收穫幸福!」「你要帶好口罩 你要保護好自己」正月初五早上7點半,在周普路渭河大橋查控點工作的輔警王智斌將妻子送到醫院,並一再叮囑妻子:「門診上人多,一定要戴好口罩。」 「你也是,查車的時候保護好自己,安全第一!」
  • 你的「英雄夢」,大象少兒來守護!
    3月19日,春暖花開,河南「抗疫英雄」凱旋歸來。有一顆心,叫萬眾一心,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的民族,而每一個偉大如你,平凡似他的普通人,給了我們,英雄最美的輪廓。小盆友們,你的心中是不是也有一個超級英雄夢呢?
  • 【戰「疫」先鋒】施建新:「女兒去支援武漢,我要把' 家'守好.」
    無論是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堅守在不同崗位的人,抑或是足不出戶的普通老百姓,都與這場戰「疫」息息相關。「沈書記,聽說你們在招志願者?我來報個名。」前些天的一大早,崇明區港西鎮團結村村民施建新來到村委會,向村黨支部書記沈瑋主動請纓,希望參與村裡疫情防控的道口值勤志願服務。
  • 直擊清徐:我想活下去!27歲小夥身患急性白血病!!
    然而美好的一切就在這個2020年的元宵節被打破了,丈夫牙齦出血好多天,去清徐縣醫院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建議去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隨即我們來到太原白求恩醫院(原山西大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告訴我們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我的抗疫故事6篇 | 「疫」去春來,靜候花開
    過年的一個早晨,我還沒有起床,就聽見「咚咚咚」的敲門聲,爺爺開門一看,只見戴著口罩、穿著志願者衣服的人在門口,「你好,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你家有從武漢回的人嗎?如果有請及時上報,另外,請配合我們的工作不要出門」。爺爺說:「沒有,謝謝你們,我們一定會配合的。」
  • 清徐小山村馬峪鄉桃園上中國日報網了!
    清徐縣文化惠民工程啟動以來,文化館先後走進了孟封鎮西營村、東於鎮馬家坡村、清源鎮西木莊村、西谷鄉西谷村,將文化的星火撒遍清徐的鄉野阡陌。桃園村是一個不足500人的小山村,但它不是被文化遺忘的角落,文化惠民的真正意義就是讓文化的觸角延伸到山鄉僻壤,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得到文化的滋養,吃上「文化能量餐」,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為他們的幸福生活「加碼」,用文化點亮精神薪火,照亮小康路。
  • 致武漢,致祖國,澳洲華人剛剛傳來……
    剛剛,一首《守護生命的光》從澳大利亞傳來……視頻:澳洲華人《守護生命的光》「在他鄉,滿惆悵,眺望你的方向……海那邊,愛無界,超越種族語言,願春風拂去傷痛……中國武漢,我心與你永相伴……」這是由身處澳洲的華人共同創作並演唱的一首作品,表達了海外同胞對家鄉,對祖國的關注與關切
  • 這是一條有關清徐音樂焰火節的正能量微信
    在每一個人心裡都似乎湧動著一股強烈的愛國激情似要噴發出來當燦爛的煙花照亮清徐的夜空的時候大美清徐祖國萬歲的蓬勃之情早已按捺不住清徐音樂焰火節在如煙花般絢爛的綻放卻激發了這隱藏心底的濃濃愛國情懷微博裡、微信上
  • 我的名字叫付陽,傳遞抗疫正能量
    我知道,我不是醫務工作者,不能逆行武漢去奉獻醫者仁心,悉心治療那些「新冠肺炎」患者,我不是解放軍戰士,不能衝鋒陷陣在抗疫前線,用生命去守護百姓生命安全,我不是公安司法幹警,不能日晝不分值守在防疫卡點一線,以忠誠守護百姓平安,我不是社區、鎮村幹部,不能去挨家逐戶摸底排查做登記,一人不漏建臺帳、測體溫,我不是共產黨員,沒有機會把個人生命和家眷安危置之度外
  • 清徐大年初二:河東人為什麼不回娘家?卻去上墳??
    清徐人大年初二竟有兩種習俗清徐河西地區回娘家!清徐縣汾河以西初二起走親訪友拜年,新婚夫婦開始忙著向雙方親屬依次長輩拜年。清徐河東地區上墳拜祭!在山西眾多縣市乃至全國大年初二這一天一般多是拜嶽母嶽父的,而唯獨清徐河東地區村莊和部分河西村莊是在這一天上墳,這是為什麼呢?據說是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話說在南宋的太谷,十萬農民九萬商還有一萬跑單幫,太谷商人為太谷掙來了金太谷的名譽,太谷在當時可是大秤分金小秤分銀,當時的嶽家軍還專在這裡駐的一隊先封營保護太谷商人,以防蒙古達子的入侵。
  • 張翔:我是一名武漢人,我也是一名溫嶺交警
    張翔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身為獨生子的他,已有兩年時間沒有回家過年。今年,張翔早早的買好機票,決定回家和親人一起過年。可就在1月17日,他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張翔母親是一個特別謹慎的人,一般有事只會發微信給張翔,怕打擾他工作。
  • 為讓醫患「背」感溫暖,90後護士化身「抗疫漫畫師」
    湖南省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吳思容1992年出生,她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湘雅病房裡有一個外號,叫「抗疫漫畫師」。為何她會得到如此雅號,事情要從她畫的一組「抗疫漫畫」說起。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湖南省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身穿的隔離防護服很特別,這是護士吳思容用彩筆給大家創作的漫畫圖案。
  • 鍾南山回憶「乘餐車去武漢」背後故事,一句話令人淚目……
    照片中,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乘高鐵毅然趕赴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鏡頭記錄下他在高鐵餐車上休息的瞬間。9月23日,鍾南山在廣東作抗疫專題報告時,講述了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據鍾南山回憶,「我記得1月中旬,深圳已經出現了一些疫情。17日,我到深圳參與3個病人的會診。
  • 手機屏幕突顯「救救我」!清徐疫 情防控卡口驚險一幕!
    清徐1.16團購:大容量絞肉機?
  • 【醬紫FM】「你代我守護湖北,我堅守醫院和家!」
    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記者 姜雪媛「元寶,媽媽明天就變成奧特曼去打怪獸了。」「那你要是打不贏怪獸,我擔心你會受傷的。」「我會保護好自己的,而且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奧特曼叔叔阿姨一起打這些怪獸。」「那好吧。」黃瑞芬是珠海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危重症救治中心(MICU)的一名護士,這是她在奔赴湖北一線前與4歲3個月大的兒子之間的對話。2月11日上午,珠海派出醫療隊支援湖北荊州,黃瑞芬是醫療隊成員之一。黃瑞芬的丈夫金瀧也在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工作,是生殖醫學中心的一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