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藍色"今日龍口報"↑快速關注我們
新聞爆料、合作推廣加微信zhibanjizhe2019
大年初一早上5點,位於黃山館鎮的茂源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大棚裡亮起了燈光,這光喚醒了籠罩田野的茫茫夜色,也帶來些許暖意。59歲的賈深泉起床、洗漱,吃了餃子,便騎著農用三輪車來到辣椒棚裡,開始了他新一年的忙碌。 賈深泉是東營市利津縣人,2014年到茂源合作社打工,看管著五個蔬菜大棚。進入臘月以來,合作社的水果、蔬菜供不應求,賈深泉每天都在忙著種植、忙著收穫。「訂單都接到大年初七了。雖然忙碌一點兒,但每天都有不錯的收入,還是覺得很開心。」賈深泉拿著塑料桶,在一叢叢枝葉藤蔓中時隱時現著。 早上7點半,同樣在合作社打工的黃山三村的王桂鳳、耩下劉家村的張秀娟也趕到蔬菜大棚,她倆當天的任務是照著訂單,摘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芹菜和草莓。「疫情期間,也不提倡走親訪友搞聚集,我們就到溫室大棚裡幹活,這樣既做好了疫情防控,也可以增加收入、歡度春節。」王桂鳳麻利地摘著西紅柿,述說著她的開心年。「除夕在大棚裡度過的,忙到下午四點才回去包餃子。」 不一會兒,紅彤彤的西紅柿、綠油油的辣椒、紫盈盈的茄子、甜中帶著香氣的草莓,被她倆麻利地摘下,分揀、裝箱後,由專業團隊配送至小區居民手中。 上午10點多,隨著棚外溫度的回升,棚內溫度也達到了20多度,賈深泉來到棚外,熟練地按下按紐,打開蓋在大棚上面的草苫子,然後回到棚內操縱機器,對大棚進行通風。「現在全都是自動的,可方便了。」賈深泉一邊操作著,一邊講述著智能化給他們帶來的便利。 向土地要效益,讓傳統農業實現更新迭代,是新時代對新農人提出的新要求。近年來,茂源果蔬專業合作社以綠色生態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設立航天育種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航天育種示範基地,深化合作社產學研一體化,推動航天育種成果轉化,打造「生態茂源」果蔬產業新名片。 深冬的田野一片荒涼,合作社的溫室大棚裡,卻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各種色彩的西紅柿掛滿枝頭;連片的辣椒溢綠淌翠,繁葉深處白色的辣椒花此隱彼現;又紅又大的太空草莓色澤鮮豔、香味濃鬱,讓人大開眼界。這些果蔬不但個頭、顏色、口感很有特色,它們的名字也與眾不同,多以「航」字、「宇」字或「空」字打頭:航粉櫻、航黃櫻、航瓜、宇番、航椒、太空草莓…… 對於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個放鬆休息的節日,對於生態茂源來說,這個年是忙碌年、是收穫年、是幸福年。看,綠色在大棚裡播灑,希望在田野間升騰。又一個春天來臨,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茂源合作社已展開對「生態茂源」創新提升的積極探索,在最「土」的事業裡實現最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