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備受世界矚目的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於6月10日在成都隆重舉行。遂溪龍灣醍獅團和遂溪孔子文化城藝術團參演的醒獅和「魚龍舞」在開幕式上第一個登場表演,轟動全場,大放異彩,讓成都市民和世界各地觀眾充分感受了遂溪非遺文化的精彩魅力。
當天,成都市區下著小雨,可是遂溪「魚龍舞」和遂溪醒獅一登場,立即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讓整個場面一下活躍起來。遂溪龍灣龍獅藝術團表演了《雄獅賀盛會》、《鼓舞飛揚》、《雄獅智取南蟹王》、《嶺南雄獅翻山越嶺送子》四個節目,醒獅的威猛雄壯,氣勢豪邁,謹慎多疑等形態表現得逼真完美,神態豐富,觀眾冒雨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攝,或者在醒獅前合影留念。遂溪縣孔子文化城藝術團的表演了《魚躍龍騰共圓夢》、《群獅起舞賀盛會》兩個節目。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象徵著吉祥與富貴。舞龍隊讓巨龍時而急鑽入海,時而直衝雲霄,上演了團龍起伏、龍接東方、跳龍搖船、橫八字花等經典的舞龍動作;女子舞魚隊動作靈巧,將魚表演的活靈活現,《魚躍龍騰共圓夢》「舞」出遂溪海洋文化的地方民俗特色,感染著每個人,在場的外國友人讚不絕口。《群獅起舞賀盛會》節目裡的四頭小獅子,頑皮活潑、身手不凡,贏得滿場喝彩與爆笑。
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承辦,10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此次活動。「遂溪醒獅」是國家首批非遺項目,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醒獅之鄉」,全縣有醒獅團225個,隊員13000多人。高樁舞獅被譽為「中華一絕」,近年多次應邀出訪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韓國等國家。遂溪「魚龍舞」始源於1300多年前,以古老的農耕及海洋文化,祈求風調雨順,走向輝煌的獨特民俗表演活動。從魚祭祈福、魚遊得水、魚躍龍門、魚龍騰飛的演變過程,屬廣東省非遺項目。
龍灣醒獅團和遂溪孔子文化城藝術團是唯一代表廣東省參加第六屆成都國際「非遺節「表演的兩支隊伍,開幕式當天,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王莉在縣委常委陳土旺的陪同下來到遂溪藝術團給隊員打氣,鼓勵演員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技藝,充分展示遂溪民俗文化的精彩。
全方位搜索逐溪的新聞資訊,講述遂溪老百姓的故事,介紹逐溪的人文趣事,風土人情,農海土持產,美食,旅遊等,服務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