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到廣豐老家,發現過年期間影院一票難求。」近日,記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多名上饒市廣豐區居民感嘆節日影院火爆。其實,不僅是在節假日,平日裡,廣豐區各影院人氣也很足,看電影已經成為廣豐人的一大消費時尚。
2月28日,星期四。15時30分,並不是看電影的尖峰時間,但廣豐區華夏影院內仍有100多人在看電影。「對於一個區影院來說,這個觀影人數說明廣豐人看電影的熱情比較高。」華夏影院值班經理李翠君說。
據了解,廣豐區目前擁有3家影院,每家影院的座位數約為500個,每天放映電影20場左右。今年春節期間,每家影院每天觀影人數超過2000人次。李翠君說,在廣豐區,除了春節、國慶等節假日,每次有現象級影片推出,都會迎來一個觀影高潮。李翠君所在的華夏影院,去年票房收入約450萬元,觀影人數15萬人次。這個業績,甚至不輸給上饒、南昌等地的影院。
在廣豐人俞女士的印象中,廣豐區的影院生意,大部分時間都很紅火。廣豐區第一家現代化影院於2012年1月開業,從那以後,俞女士每年都要看電影30場左右。她說,她身邊有一些朋友,每年在看電影上的花費,有兩三千元。「開始只有一家影院的時候,每次一有新片出來,就會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後來又陸續開了2家影院,這種情況才得到緩解,但一到節假日,購票仍然困難。有些影迷觀影心切,乾脆去上饒市區。」
在廣豐,人們對看電影的熱情普遍較高,一些年輕人也喜歡帶著父母來看電影。很多影迷加了李翠君微信,如果自己沒有時間陪父母看電影,就會請李翠君幫忙買好票,讓父母自己前來觀影。
李翠君說,2013年前後,票價較高,後來逐漸下降到「平民價格」。「票價低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看電影,培育更大的市場。」
談起廣豐區影院生意紅火的原因,廣豐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俞持光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廣豐城區人口有三四十萬,比一般的縣(市、區)多;二是其他文娛活動場所較少,花幾十元錢看一場電影,不失為一種實惠的休閒方式,時間一長,看電影就成為一種消費時尚;三是經濟發展快,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提高。2018年,廣豐區生產總值達到403.10億元,成為上饒市唯一一個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的縣(市、區);財政收入完成51.86億元,成為全省第9個財政收入突破50億元的縣(市、區)。電影消費的紅火,拉動了其他行業的消費,影院周邊商圈逐漸形成,飲食、服裝、地產等生意十分紅火。
採訪中,多名業內人士認為,如今,隨著經濟發展、消費升級,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升級,小城居民有更多的時間和財力,走進影院,享受一場視覺盛宴。(江西日報記者 :曹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