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綠色不僅意味著環境,還關係到社會福利,這是『生態文明』戰略的關鍵優先事項。 」
「全球經濟一直都在變革,尤其是今年,除了中美貿戰的緊張局勢、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外,我們還『幸運』目睹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負油價,與此同時不少央行也在競相擴大量寬…所有這些變化都出乎意料,但卻真真實實地改變著世界經濟、改變著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同時也成為ESG投資的轉折點。」
—— 翁嘉升(Johnnie Yung)
10月15日(今日),海通國際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海通國際資管」)將在港交所上市「海通MSCI 中國 A股ESG ETF」(3031.HK)。這是香港第一支全面代表中國ESG投資機會的被動ETF產品。
近年來,全球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投資激增。截至2020年8月,有逾3,000家機構成為「負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籤署方,涉及資產總規模103萬億美元 。
在香港,過去兩年來ESG投資方興未艾。香港證監會亦順應潮流,清單羅列出在「綠色」和「ESG」宣傳方面符合監管要求的逾30支基金,其中即包括今日上市的「海通MSCI 中國 A股ESG ETF」(「海通ESG ETF」)。「這是迄今為止,香港唯一一支全面代表中國ESG投資機會的ETF。」海通國際資管ETF董事總經理翁嘉升(Johnnie Yung)表示。
翁嘉升(Johnnie Yung)
(圖片來源:海通國際)
中國的ESG發展
「中國的ESG發展有自己的理念、目標和進程,投資人必須清楚了解,才能幫助自己把握投資機會、降低投資風險。」翁嘉升直言。
首先,必須承認相比歐美和一些新興市場,ESG在中國的起步較晚。跟很多歐美企業相比,中國企業還比較缺乏圍繞ESG指標的公司文化,而資本市場也缺乏跟ESG相關的歷史數據。可以說,目前ESG各個要素在中國的發展並沒有像在其它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那麼好。
「但是,ESG在中國得到了頂層決策者的支持。通過發展ESG,預計中國經濟將被帶入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翁嘉升表示,「所以你會看到,過去幾年,中國企業開始更多關注ESG,交易所也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這些變化的背後,其實都是政策在推動和主導,尤其是在氣候變化方面,近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16年央行聯合其它六部委發布的《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 、2018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綠色投資指引(試行)》 。同時,滬深兩家交易所也預計在今年發布上市公司強制性ESG問題披露準則 ,以進一步提高中國上市股票ESG數據的質量和數量。」
「可以說,現在投資中國的上市公司,必須要考察它的ESG,這不光可以幫助評估公司的可持續能力,」翁嘉升解釋指,「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識別潛在的下行風險或上行機會,因為在當今中國,ESG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級的優先考慮,你如果偏偏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那麼你的投資風險無疑會被提升。」
第三,中國企業對於ESG有著自己的理念和目標,「例如2012年,一個新的短語——『生態文明』就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一系列宏觀政策應運而生,以領導國際間的氣候變化合作、推動能源轉型及發展建設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部門。而這個戰略的原則之一就是『要確保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這是中國提出的ESG中的『綠色』概念。因為在中國,綠色不僅意味著環境,還關係到社會福利,這是『生態文明』戰略的關鍵優先事項。」
ESG基金在亞洲的發展
根據《2018全球可持續投資評論》,可持續投資(包括更廣泛的ESG因素)正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長。截至2018年底,全球進行可持續投資的資產規模達至30.7萬億美元 。同時,來自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最新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47%的資產所有者希望能「儘可能地」將ESG整合進自己的投資組合中,而這一數字在兩年前為41% 。在亞太,日本被公認為是ESG投資的領導者,尤其是在 ETF領域。2015至2019年,日本先後發行上市了23隻ESG ETF。
「在中國,過去幾年我們也看到了大量的ESG投資,這背後除了宏觀政策的推動外,來自國際投資人的需求是另一個主要推動力。例如不少國際指數都納入了A股,那麼自然地,選用或參照這些指數的投資人就會要求中資公司進行更多的ESG信息披露,」 翁嘉升進一步解釋指,「但是在香港,目前只有海通ESG ETF能為國際投資人提供中國A股的全面ESG投資機會。」
除了彌補市場空白外,翁嘉升相信海通ESG ETF也迎合了新冠疫情流行之後市場對ESG的投資偏好,「因為COVID-19病毒引發的經濟危機已促使中國企業和投資人對財務利潤以外的因素倍加重視,包括公司發展的可持續性、供應鏈的彈性、以及企業承受不可預見風險的能力等,而這正好成為在中國全面推廣ESG投資的新時點。」
「全球經濟一直都在變革,尤其是今年,除了中美貿戰的緊張局勢、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外,我們還『幸運』目睹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負油價,與此同時不少央行也在競相擴大量寬…所有這些變化都出乎意料,但卻真真實實地改變著世界經濟、改變著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同時也成為ESG投資的轉折點。」
「經過今次疫情,我相信投資人對ESG ETF的興趣會很快得到提升。另外,香港聯交所也計劃設立亞洲第一個可持續及綠色交易資訊平臺『STAGE』 。在地區競爭加劇的局面下,相信將有更多的綠色金融產品在香港面世。」翁嘉升表示。
為什麼要投資海通ESG ETF?
「首先,這支ESG ETF的追蹤指數由MSCI明晟提供。作為全球領先的指數提供商,MSCI明晟擅長運用研究、數據和科技,為投資人提供更為理想的投資決策,尤其是在ESG指數方面,MSCI明晟目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翁嘉升解釋道。
具體而言,MSCI中國A股ESG通用指數不僅考慮企業目前的「ESG得分」,還對公司在改善ESG方面的進展進行考量,並給出「ESG趨勢得分」。另外,要想成為指數成分股還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須是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大中型企業;二,須為「滬股通」或「深股通」股票。而在加權方式上,該指數以個股的ESG得分為倍數,對成分股權重進行加權計算,以求指數能充分反映具有最佳ESG綜合得分的股票表現。
「如此一來,與母指數成分股相比,MSCI中國A股ESG通用指數的成分股組合就具有更為理想的基本面與股息率、更少的動量效應和更小的波動,並且與中國股票的寬基指數代表CSI 300具有高度相關性。」
「另一方面,海通ESG ETF也具有如其他ETF一樣的資產組合配置功能,可以成為配置工具,幫助投資人快速鎖定標的市場、平衡資金,而在替代期貨功能方面,則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期貨展期合約對業績的影響。
「在投資組合的搭建中,投資者通常會將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二者結合,一方面利用前者來獲取自己所選擇的資產類別或投資主題,另一方面用包括對衝基金在內的主動管理謀求額外收益。」翁嘉升解釋道,「所以說,海通ESG ETF可以承擔投資組合中的被動工具角色,幫助投資人儘快捕捉中國市場上的ESG投資機會。」
未來發展
「未來,海通國際資管將更專注於ESG投資產品的開發,」翁嘉升表示,「海通ESG ETF只是我們ESG主題產品系列的一部分,未來我們會推出更多的ESG相關產品。而2020年對於海通國際的整體ESG戰略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ESG投資將在我們的多個業務板塊中得到推廣。」
成立於2007年的海通國際資管是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665.HK)的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是海外中資公司中少數具全球投資能力的機構,旗下業務包括全球範圍內的單位信託和共同基金投資、為投資人量身定製的全權委託帳戶管理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MPF)等。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通國際資管的總資產管理規模逾85億美元。
(本文為推廣專題,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投資洞見與委託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