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費者反應,說薇諾娜產品當中添加了螢光劑,並且發來視頻求證,截圖如下:
這位消費者嚇壞了,一定要我們給出合理滿意的解釋,對此,小薇查閱了很多資料,並且諮詢了咱們質檢部門以及皮膚科的專家,下面,小薇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關於螢光劑的一些事~
1 名詞解釋:什麼是螢光劑?
大家所謂的螢光劑,更準確的講叫做螢光增白劑。螢光增白劑是一種螢光染料,或稱為白色染料,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發入射光線產生螢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其作用原理是把製品吸收的不可見的紫外線輻射轉變成紫藍色的螢光輻射,與原有的黃光輻射互為補色成為白光,提高產品在日光下的白度。增白劑已經廣泛應用在紡織、造紙、洗衣粉、肥皂、橡膠、塑料、顏料和油漆等方面。
2 螢光增白劑的危害是什麼?
螢光劑的主要危害在於,被人體吸收後,很難被快速分解,而是在人體內蓄積,增加肝臟的負擔。萬一身上有傷口,其與人體中的蛋白質相結合,便會阻礙傷口的癒合。螢光物質還可以使細胞產生變異性,如果對螢光劑接觸過量,可能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3 如何檢測螢光增白劑?
中消協表示,我國目前並沒有檢測螢光劑的相關標準,出現螢光現象並不代表一定含有螢光劑。正是因為沒有確切的檢測方法可以參考,所以現在市面上比較流行的方法是將護膚品樣品放在紫光燈下照射,看是否出現亮藍色的螢光反應。
4 你所看到的事實上是「螢光反應」
我們常說的螢光反應可以理解為一種「光導致發光」的現象。某種物質在受到激發光(可以是紫外線或者X射線)照射後,產生一種能量躍遷,進入激發狀態,從而產生一種比照射光波長更長的光。通常,產生的光的波長會進入到可見光波長範圍內,因此這時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光或者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應用就是人民幣的紫外燈防偽標識。別說你沒見過!
既然螢光反應並不代表產品中一定含有螢光劑,又沒有確切的檢測方法能檢測螢光劑,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所謂的「螢光檢測呢?
事實上,如果只是單純使用Wood’s Light照,健康的指甲牙齒都會呈現螢光反應。如果照射時紫光燈離產品物質很近,人們看到的也可能是紫光的反光。而且護膚產品中的一些物質,比如蛋白質、維生素B2、B12、高純度維生素E、甘油、部分植物萃取液等等都會有螢光反應。
上文中提高的消費者,後經聯繫得知是使用的普通螢光劑手電筒,而薇諾娜系列護膚品中本身就含有一定濃度的馬齒莧,馬齒莧本身就會有螢光反應,因此在螢光筆照射下出現藍光也不足為奇。
最後,小薇附上公司關於產品不含螢光劑的嚴正聲明,希望能夠打消大家心目中對於薇諾娜產品含有螢光增白劑的顧慮,薇諾娜醫用護膚品-不含酒精、香精、色素、致敏防腐劑,安全性有效性均經過臨床驗證,專注修復皮膚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