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 科普:我國科學家發明可燃冰冷鑽熱採技術

2021-02-26 中國自動化學會

記者從吉林大學了解到,經10餘年技術攻關,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鑽熱採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前不久獲得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其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於煤、石油、天然氣十倍。並且,可燃冰儲量巨大,據估計天然氣水合物中所含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2004年,在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資助下,吉林大學開展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採項目研發,副校長孫友宏帶領研究團隊,在國際技術壟斷、缺少參考資料的條件下,自主研發,集合了地質學、地質工程、熱學、仿生學、化學和材料學等多個學科的共3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可燃冰鑽採的「國家隊」。

經過10餘年技術攻關,科研團隊攻克了高海拔和嚴寒地區施工等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了國內外首創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合物冷鑽熱採關鍵技術。與國際上通用的「被動式保壓保溫取樣」鑽探原理不同,新技術首次提出「主動式降溫冷凍取樣」原理,發明了鑽井泥漿強化製冷方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凍取樣方法和高溫脈衝熱激發開採技術,主要技術指標超過國外同類技術。

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木裡盆地,科研團隊利用該技術首次鑽獲了我國陸地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並成功實現了陸地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打破了國外水合物鑽探取樣技術的壟斷,填補了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採技術的空白。

中國地質學會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康玉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等對項目研究成果進行鑑定,並做出評價,天然氣水合物的鑽採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該項目針對這一重大戰略性技術儲備需求進行技術攻關,為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重大發現和成功試採提供技術支撐,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孫友宏表示,由於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主要分布於海域,下一步該團隊將針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採技術開展研究,為我國天然氣水合物早日實現商業化開採做貢獻,並為「一帶一路」戰略服務。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申論模擬 | 聽說 「可燃冰」 火了?
    「可燃冰」可用於民用和工業燃料、化工和發電等,是重要的戰略後備資源。外加我國「可燃冰」分布廣、類型多、儲量非常豐富,未來有望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儲備。我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相當於1000億噸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國「可燃冰」的主要分布區,有近800億噸儲量。同時,「可燃冰」成為新礦種有利於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促進勘查開採科技創新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目前,我國「可燃冰」試採已經獲得成功,並取得了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這次試採中,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我國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 可燃冰的自白:五萬公裡黑不倒 我為人類續一秒
    「轉一位專家的點評:看了關於我國可燃冰試採成功的報導,感到有必要在圈裡普及一下有關可燃冰開採的基本常識。因為此次媒體報導中有些是誤導性的信息。比如媒體報導的標題『歷史性突破!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領跑全球』就帶有很多的誤導信息。說是歷史性突破,是可以的。
  • 熱裂解:應用範圍極廣的「變廢為寶」環保技術
    2016年我國廢礦物油產量達到3000萬噸預期2020年產量將達到3500萬噸。。。。。。。。工業、生活廢棄物種類繁多,加大廢棄物再生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是我國全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適用範圍極廣的廢棄物處理技術廢棄物循環再生熱裂解技術因其技術先進性與極廣的處理範圍一直備受行業推崇與政策肯定。
  • 外媒:科學家發明可摺疊石墨烯電池
    外媒稱,日前刊登在英國《自然·能源》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科學家利用此前的發現創造出了一種能夠存儲能量的新型石墨烯摺疊裝置。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月17日報導,2004年,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名研究人員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從石墨上剝離出非常薄的石墨烯碳層。
  • 我國獲批益生菌品種多為外資壟斷,「新食品」缺乏核心技術
    與國外相比,我國新食品資源基礎研究薄弱,缺乏核心技術,如我國現已批准的益生菌品種多為外資企業壟斷。 而從食品消費需求來看,我國共經歷了從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到吃得健康4個階段,食品的個性化功能和健康提升問題是目前大的食品消費需求。魯軍認為,新食品資源對開拓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具有戰略性意義,同時可以賦予傳統食品新的概念、技術和應用,從而促進消費,擴大市場。
  • 蟾衣行業頭條新聞:龍頭閣研究所擁有國家專利技術十三項
    2021蟾衣行業頭條新聞: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擁有國家專利技術十三項蟾蜍蟾衣信息網消息
  • 糟糕圖庫圖片:我們科學家是這樣嗎!(笑哭)
    在推特上發現一個迷之好笑的標籤#BadStockPhotosOfMyJob,主要是一些科研技術人員和醫務人員在吐槽圖庫網站上關於自己職業關鍵詞的迷之配圖
  • 青年教師朱貝作品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金獎
    10月11日,地科院從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獲悉,第六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評選塵埃落定,我校青年教師朱貝作品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
  • 地下 5000 米,溫度超500度:冰島科學家開拓世界最深、最熱地熱井
    科學家們希望充分利用地熱,將其轉化為電能,為人類提供可再生能源。冰島深鑽工程該科學家團隊隸屬於冰島深鑽工程(IDDP)。IDDP 是一個由科學家、冰島政府、能源企業組成的聯合組織。目前,IDDP 科學家團隊獲得了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美國科學基金、歐洲地平線 2020 等多項國際基金的資金支持。
  • 印度首先發明太陽能火車,大呼:「超越」中國!
    印度首先發明太陽能火車,大呼:「超越」中國!
  • 山西亞樂士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成立於2007年(其前身太原亞樂士新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專業提供工業廢氣治理解決方案的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公司集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和諮詢、設備製造、工程調試、售後服務於一體,可為客戶量身定製VOCs減排設備和工業火炬系統。公司自主設計、製造、安裝的上千套亞樂士品牌廢氣處理設備已服務於全國各地,是各大化工、石化、環境保護、冶金等工程總承包公司的合格供貨單位。
  • 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亮相「垃圾分類科普展廳」
    近日,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設備作為唯一受邀的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在廣州市海珠區沙園垃圾分類科普展廳精彩亮相。
  • 要聞 | 原位電加熱熱脫附技術研討會暨高能環境與TRS合資公司揭牌儀式在蘇州舉行
    3月25日,「原位電加熱熱脫附技術研討會暨高能環境與TRS合資公司揭牌儀式」在蘇州隆重舉行。
  • 最任性的發明:雷射打蚊子
    最好玩、最簡明、最通俗易懂的趣科學,盡在【漫科普】。小夥伴們,還不趕快關注【漫科普】跟我們一起玩耍?
  • 我國成世界上唯一掌握特高壓輸電技術國家
    國際電力網訊:「我自豪地告訴大家,特高壓技術,我國不僅擁有完全的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而且這項技術在世界上是唯一的。」11月10日,十八大代表、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劉振亞向中外媒體表示,過去,美國、義大利等國家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俄羅斯、前蘇聯和日本做過這樣的工程實踐。但是由於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沒有成功,也沒有實現商業化運營。
  • 科普帖:讓泫雅火上熱搜的「人體埋釘」了解一下?
    最近她又雙叒叕上熱搜了!!!只能說她真的很火!三天兩頭就上熱搜這件事,大家都見怪不怪了。但是這次不是她發明了什麼新的潮流穿搭和妝容。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會恐懼鑑於很多人對鎖骨埋釘有著錯誤的認知盲區小月覺得確實有必要科普一下了。
  • 拜登:燈泡是黑人發明的 不是白人愛迪生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9月3日演講時提到,發明燈泡的人是一位黑人一位黑人發明了燈泡,而不是一位叫愛迪生的白人。"他指,有太多這些例子,"有任何人知道這些事嗎?因為我們沒有教他們。我們必須給人們事實。"拜登在演講裡沒有提到是哪一位黑人發明燈泡,不過外界推測他說的黑人是1848年在美國出生的拉蒂默(Lewis Howard Latimer)。但霍士新聞、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均報導稱,拉蒂默並非最先發明燈泡的人,而是成功改良燈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