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裡市灣溪街道紅巖二路是凱晟小區居民和附近住戶將近6000人回家的必經之路,以前這條路泥濘坑窪,難以行走,不過如今這條路不僅煥然一新,還被打造成了一條文化長廊。
來到凱裡市灣溪街道紅巖二路,記者看到這條約400米長的道路如今已經煥然一新,以前坑窪的水泥路變成了柏油路,不規整的牆面也被重新粉飾改頭換面,這就是近期凱裡市灣溪街道將凱裡市創文和傳統文化結合打造的文化長廊。
(凱裡市灣溪街道黨委組織員 楊 豔)
這條長廊同時還融入了黔東南州少數民族的民族元素,整條文化長廊既有文化內涵又非常漂亮,深受附近居民的喜愛。
(附近住戶 瞿女士)
附近的住戶說,這條路以前到處都是積水,現在打造成文化長廊後,走起來舒服了很多,他們每次接送孩子時,還會停下來觀看牆上張貼的宣傳圖文。
(附近住戶 龍女士)
在這裡住了幾十年的王大爺告訴記者,新修長廊後,他一有時間就會來這裡走走看看。
附近住戶:王大爺
原來這條路不太好走,我們很少走,現在改成瀝青路了,好走了,我們經常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還有這個宣傳標語看起來蠻舒服的,讓人感覺蠻文明的。
說起這條路,灣溪街道黨委組織員楊豔特別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單是長廊的設計他們街道就進行了3次改版,想要給市民帶來最舒適的展示圖文,而更讓楊豔有感觸的是,這條文化長廊打造十多天以來,沒有任何一個人以任何一種方式來破壞它,感覺凱裡市民的素質有了非常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