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由的小魔女,動靜皆宜的雙子座,留言區一起玩呀~
前段時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小編一樣關注到日本的一個新聞——記者在街頭採訪到一位通勤的上班族,詢問國家都宣布緊急事態了,他為啥還得去上班?
得到的回答是:沒辦法,我要去公司蓋章,在家雲辦公蓋不了章啊……
是不是很難想像,2020年了,日本這樣一個相對發達的國家居然還會被蓋章這種「繁文縟節」所困擾。
為了小小的一枚印章,普通上班族要冒著很大風險跋涉到公司,完成這一項「傳統」任務。
在日本,大部分公司的各項業務都是需要蓋章的——發帳單要蓋章、收款項要蓋章、申請經費要蓋章,不光上司蓋章,上司的上司還要蓋章。
最不可思議的是公司內部傳閱某份資料的時候,每個人看完都要蓋上自己的章,到最後資料上全是紅色的印章……
其實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早就出現了不少可以取代物理蓋章的方法,比如通過哈希函數和加密技術實現的電子籤名。
唉,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對紅色印泥有什麼執念,儘管有些引入了遠程辦公模式的公司,已經同意工作中替用電子章。但剩下的部分企業仍舊只承認印泥蓋章的文件……所以,為了蓋章去通勤的上班族不乏少數。
如果個人的碎碎念還不夠「權威」,那麼一起來感受一下日本CFO協會的調查報告吧~
3月18日到4月3日期間,CFO協會針對577家上市企業的財務長進行了「新冠肺炎對財務工作影響」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蓋章業務的存在是讓員工無法在家工作的最重要原因。
這種現象的形成,追本溯源,應該是來自日本根深蒂固的「印章文化」。
有這樣一個說法:「只要是生活在日本,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都離不開印章。」大到行政事務、商業往來,小到雜七雜八的日常瑣碎,身在日本,代表身份的印章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古時候,印章由我國傳入日本。在17世紀的江戶時期,日本經濟蓬勃發展,支票等商業票據開始被廣泛使用,印章也隨之發揮了較為權威的憑信用途。
後來的明治六年,日本新政府規定了押印製度,印章可以為一般民眾所使用,其「一致性」和「規範性」特徵也延續至今。
大家不知道吧,日本人蓋章的時候還要注意有關角度的禮儀規範。
如果一張表格上有好幾處需要蓋章的話,地位低的人應該傾斜著蓋章,就像鞠躬一樣表示對位高者的尊敬。
地位越低,傾斜角度越大,為了準確蓋章,有些職員甚至會準備量角器(也太嚴謹了吧)……
不光是辦「正經事」需要印章,私下裡日本人也超級喜歡各種各樣的「蓋章遊戲」。
從地鐵站、大小景點、飯店等地的蓋章活動,到追番追星時的蓋章拉力,面對這些好玩的事兒,日本人永遠樂此不疲。
其實心態就像打卡一樣,雖然全部集滿圖章也不能「召喚神龍」,但是看著滿滿的集章本,心裡估計會成就感爆棚吧。
又或許,印章雖小,終究是日本人心中的一個「情結」,畢竟我們中國的孩子在小時候,也都是玩過印章遊戲的。
但是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希望日本的企業儘量減少蓋章傳統吧。等疫情徹底結束,去日本遊玩的朋友們也可以體驗一下他們的印章文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