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青島,果實掛滿枝頭,一顆顆、一串串飽滿的種子也在風中搖曳,盡顯大自然的「春華秋實」。11月7日,一場撿拾「櫟櫟」等植物種子的活動在島城拉開。
當日,作為青島市「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之一,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家庭親情互動撿拾種子活動」——揭開「種子的秘密」,邀請志願者共同認識神奇的種子。
對於島城市民而言,「櫟櫟」並不陌生。今年「雲植樹節」期間,一部名為《一顆麻櫟種的青島之旅》的科普動畫播放量達100萬次以上,萌萌噠的主角「櫟櫟」受到了市民的喜愛。這次撿拾「櫟櫟」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在活動現場,來自青島市園林林業技術學校的老師結合著科普動畫,為大家講解了櫟樹種子的作用及相關知識。櫟樹是殼鬥科櫟屬植樹的統稱,這個季節主要有檞樹、栓皮林、麻櫟等落種。櫟樹的果實又稱為橡子,棕褐色的橡子在深秋成熟,形體圓潤,光滑晶亮。櫟樹的顏值也是秋末的主角,目光所及之處,樹梢的金黃、淺黃、橙黃令人心弛神往,讓秋天變得更加生動、燦爛起來。
在充分認識了「櫟櫟」之後,
大家興趣更加深厚,
積極投入到撿拾種子中來。
「媽媽,我撿到了很多果實,原來這個叫橡子呀,我還以為是慄子呢!」一名小朋友歡欣雀躍地跟媽媽說道。「非常喜歡參加這種活動,讓孩子更加親近大自然,既學習到了科普知識增加了常識,又進行了社會實踐」,參加活動的志願者表示。
據悉,今年的「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進一步點燃了市民的義務植樹熱情,市民通過各種形式參與進來。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包括造林綠化、撫育管理、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等形式。此次撿拾種子活動作為自然保護的一種教育形式,讓父母和孩子打開五感(眼、耳、鼻、身、意),感受和體驗自然,領悟自然真諦,一起走進自然,更加熱愛自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義務植樹活動中來。
橡樹、櫟樹的果實,長圓形,含澱粉和少量鞣酸,外殼可以制栲膠,又被叫做橡實、橡子。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內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含量達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紡織工業漿紗用的原料。橡果是人類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也可製成橡子面。
來源:青島義務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