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臺灣首部空拍紀錄片歷時3年,耗資近一億元新臺幣,榮獲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臺灣》。在世合理想大地,進行了內地第首次公播,吸引不少關注臺灣、熱愛音樂的觀眾前來。
公播前的媒體採訪
作為內地首秀,本次《看見臺灣》的導演齊柏林及音樂總指導Ricky老師也親臨嘉興世合,在接受媒體訪問,齊導表示:「我放下了臺灣公務部門的工作以及只差三年就可領取的巨額退休金,大膽說服家人同意抵押房產,並不是我有多清高,而是我熱愛臺灣,熱愛這片美麗的地方。」在看到臺灣的環境因自然及人為因素遭到破壞而傷痕累累後,感到無比心痛,驅使他想要拍攝一部環保主題的紀錄片。而Ricky老師則說,「音樂沒有國界之分,能與齊導合作,用音樂來展現臺灣的美麗與憂傷,讓更多人關注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上,是一件超脫音樂、超脫藝術且極具意義的事情」
齊柏林導演在接受記者訪問
Ricky音樂總監接受記者訪問
內地秀場 全場座無虛席
作為本次田園生活藝術季的壓軸活動,這部斬獲金馬獎的影片一傳出內地公演的消息,就吸引不少觀眾前來,表演開始前,全場更是座無虛席。
獨特視角,展現臺灣風光
《看見臺灣》以空中拍攝的視角,帶領觀眾從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等一窺臺灣全貌,尤其是配上上海愛樂樂團的現場演奏,將紀錄片中描繪的場景立體化的呈現出來。
隨著《看見臺灣》亮相於大屏幕,在時而婉轉,時而跌宕的交響樂中,我們仿佛已經親身走進了那一個美好的樂園中:排列如棋盤的稻田,埋首工作的勤懇人民,如繁星點點的蚵棚,隨風搖曳的金黃稻穗,每一幕都美得讓人驚嘆。
音樂與美景的碰撞,盡顯無限的魅力
作為展示真實臺灣的記錄片,從中,你可以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那美得令人窒息的畫面、憂傷的原創配樂,當布儂族的部落歌曲響起,讓人忍不住淚水盈目。
而交響樂作為高雅的藝術形式,一般只會在音樂廳和影劇院演出,此次上海愛樂樂團來到田園生活藝術季,展開一場大型戶外景觀交響音樂會,正是看中了世合理想大地的自身形象與愛樂樂團氣質上的符合。
震撼的紀錄片讓觀眾在看見臺灣土地之美的同時,也領會了影片倡導的保護生活環境和土地的精神。這與世合理想大地提出的全新生活理念不謀而合。世合理想大地致力於成為田園與社會居住完美平衡的新典範,打造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成為「美麗中國」的縮影,描繪出一幅大美中國夢的藍圖。
截至目前,首屆田園生活藝術季活動已圓滿收官。在此期間,有兩岸三地以及國內外著名的藝術表演團體逐一登場,不僅帶來了觸動心靈的演唱會、韻味十足的藝術表演,還有妙趣橫生的兒童劇及熱情活力的打擊樂表演。主辦方嘉興世合新農村開發有限公司希望透過田園生活藝術季的五場活動,讓大家了解世合為嘉興這塊美好土地所做的設計和規劃,並傳達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概念。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