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二維碼☟關注
【擴展閱讀】點擊標題,可看全文
網絡上一直泛濫著很多以博人眼球、招攬流量為目的的虛假信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副院長金燦榮教授曾經對這些信息鎖定的內容歸結為兩類,一類是要把大家嚇得要命,一類是要把大家氣得要命。
這些信息選擇的表達方式,有一類是利用大家的好奇心理,誘導大家進行所謂的「自測」;而自測的結果往往誇大其詞,甚至無中生有,還有的是移花接木,讓人真偽莫辨、防不勝防。
具體往往是這樣的一種套路:先說一個「外國專家」「某某教授」等名字,把人唬住;然後,再堆砌一些讓普通人「不明覺厲」的名詞、把人整懵;最後,在你半信半疑時,拋出一個大家普遍關心、容易激起大家共鳴的話題,公布一套讓你自我鑑別、判斷的辦法。
壓力大不大?
你看到的是動的嗎?
比如,上圖的這張「壓力測試圖」就流傳甚廣,贏得了很多流量。這個所謂「壓力測試圖」的說明是這樣的:這幅靜物畫是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創作的;如果你看到的它是不動的,或者只是稍微動一下,就說明你是健康的,睡得很好;如果它移動得很慢,就說明你有一點壓力或疲憊;如果它不停地移動,就說明你壓力過大,可能出現精神問題。
總而言之、意思就是,如果看圖是動的,就證明壓力大,且動得越快、說明壓力越大!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出現精神問題。
據說,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張圖中的球都是在飛速旋轉的,小生就是其中之一!料想:他們自測以後,內心必定是和小生一樣、瞬時變得「亞歷山大」,感到絕望、嚇得夠嗆……壓力大不大?
不過,大家還是想稍安勿躁,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山本先生到底是什麼來頭吧。
當時,小生為了確認上述結果,就在網上搜了一下相關知識,結果發現:這個測試圖的來源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山本先生」,而是義大利認知神經科學家Alice Proverbio在2018年10月12日分享的一條推特。
Alice Proverbio的推特
Alice Proverbio的解釋
推特中配的文字是:Amazing motion illusion.V5 is firing due to V4 saturation!中文意思為:奇妙的運動錯覺,當V4飽和以後、V5開始大放光彩了!
V5和V4是什麼呢?Proverbio本人有解釋。V5和V4是兩塊大腦視覺認知區域,V5掌管動態認知,V4掌管色彩和形狀認知。具體說來,當觀看上面的圖時,V4區域負責處理了圖中的色彩和多邊形信息,由於圖中的這類信息非常多,就會使得大腦的V4區域非常活躍、神經元飽和,從而導致V5區域以為偵測到了信號,從來產生了動態認知、覺得圖形動起來了。
嘿嘿,原來這和壓力什麼的、根本沒有直接關係啊!看到這裡,小生覺得自己的壓力一下子沒有了。各位看官,您呢?
版權聲明:歡迎轉載、轉發|投稿信箱:xiaonian@xiaonian.com|商務合作:13361023835*本文涉及原始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第一時間妥當解決。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素衣輕語原創長篇小說《等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