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吹哨人」巖田醫師與郵輪救援醫療隊首席醫師的公開交流|和氣貓

2021-02-15 和氣貓江戶川

「日本吹哨人」巖田醫師與郵輪救援醫療隊首席醫師的公開交流


<事情背景>

 2020年2月18日,日本醫師巖田健太郎作為日本DMAT(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災害醫療援救隊)臨時成員,登上「鑽石公主號」郵輪,但不到2小時就被厚生勞動省副大臣橋本嶽命令下船。隨後巖田醫師在油管發表了對該郵輪醫療救援活動的見解的視頻。

 2月19日22:20,擔任該郵輪救援醫療隊的首席醫師、「厚生勞動省技術參與」高山義浩於在他個人臉書上對巖田醫師進行了如下回應。(https://anonymous-post.mobi/archives/20127)下文藍色字體部分為巖田醫師在油管上發表的見解的要點。

  另,見解中有關中國官方公開信息部分,巖田醫師盛讚中國此次「信息公開透明像一個大國的樣子」,但高山醫師對此部分未作回應。

  2月20日上午,巖田醫師自己在油管上刪除了上述見解的視頻。其後接受媒體採訪中他解釋自己刪除視頻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提出的批評已經得到了改進,沒有必要再保留該視頻了。

 

<高山義浩醫師的回應內容全文翻譯>

(翻譯責任和氣貓,以下為高山醫師的回應):

 我看了巖田健太郎醫師的視頻後,感想是:「這果然是巖田醫師的風格啊」,我倒是沒太在意那個視頻,但那個視頻貌似受到了大量關注。

  對於那些不知道巖田醫師的人來說,這樣的內容可能刺激太猛了。而這樣的內容有可能使下船的乘客們和現場正努力工作人們走投無路,我作為視頻中所提到的當事人,對於(視頻所談及的)事實部分予以承認的同時,也想對於誤解的部分以及疏漏的部分予以糾正。 

 

【一天我就被趕下船了。】

 是事實。準確地說,他在船上呆了不到2個小時。我的認識是,他只看到了休息室周圍的區域。

【在厚生勞動省工作的某人打電話來說:「可以上船」、「(我們一起)想想讓你上船的具體的操作方式。」。(譯註:不是誰都可以上船,要有合規的身份)】

 這說的是我。不過,我並沒有說「可以上船」,因為我沒有那個權限。「(我們一起)想想讓你上船的具體的操作方式。」這句是我說的。因為環境感染學會在(參與上船救援)活動,所以我建議他通過學會這個途徑的話有可能得以參加(上船救援活動)。但他說提出申請也經常被放置一段時間之後遭到拒絕。

【厚生勞動省的人的建議我說,作為DMAT成員上船怎麼樣?】

這個指的就是我,沒錯。

【不是作為DMAT職員之下的傳染對策專家,而只是作為DMAT的成員做DMAT的工作的話,就可以上船。】 

  這是我說的。但我沒有說「就可上船」,因為我沒有那個權限。但是我說了:「一旦以DMAT的身份上船,就要踏實做好DMAT的工作。對於傳染控制的事情,不要一上來就做批評。等(與船上同事等)建立了信任關係後,是可以作建議的。為什麼我這樣說呢,因為現場正在為讓乘客下船而進行操作,我們只有有限的人員,又正在拼命工作。

  這種情況下如果巖田醫師一上船就突然開始指揮別人的話,我擔心他會討人嫌而無法繼續活動。另外,郵輪是一個特殊的空間,並非四下一瞧就能給出建議。當然,我並不是要否認巖田醫師經驗豐富,但是,這是一個有DMAT、自衛隊和檢疫站等多個組織在多層次進行活動的特殊的環境。我要求他應該先熟悉一下情況再說。 

【我說「知道了」,然後就去了現場。】 

就是這樣,巖田醫師對我承諾了。 

【我和DMAT的首席醫師交談,他是這樣建議我的:「也沒期待你做DMAT的工作,反正你也不是這個專業,你是幹傳染工作的嘛,應該做傳染方面的工作。」 】

  這是事實。巖田醫師把這理解了他可以進行傳染對策的工作。但船上不是只有DMAT,還有厚生勞動省、自衛隊、更重要的是還有以船長為代表的郵輪公司等,做決策的過程很複雜。巖田醫師沒有理解這個複雜性,違背了對我的承諾。至少給我打個電話商量一下也好啊,但他直接就這樣向各方面指導起傳染對策了。 

  結果怎樣呢?現場發生了混亂,有那個人在,工作就沒法做了,於是被趕下了船,就是這麼回事。當然,我認為巖田醫師作為傳染病醫生的建議基本上是妥當的。但是,只靠正確是不能讓組織運轉的。特別是在危機管理的關鍵時刻,受信賴是最重要的。

【我在非洲在中國都不怎麼害怕,「鑽石公主號」裡極端的悲慘,我從心底裡感到恐怖。】

  這是巖田先生的個人感受力的問題,對此我不想否定。另外,輪船這種特殊的封閉空間內發生了新型傳染病,不可能不害怕。但是,我希望理解,有人就在其中持續地努力工作。順便,我明天也上船。

  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目前為止已經逐漸得到了改善。還有很多有改善餘地。但是只要還有乘客,就不能逃跑。至少在所有(無害下船準備)操作完成之前,我們不能就這麼把乘客放到地方上和世界上(擴大傳染)。 

  最優先事項應該是確保自身安全,這一點就連我這個無名小輩的傳染病醫生也是明白的。而這兩周以來在船上努力工作的人們的最優先事項是幫助乘客的同時,也保護日本和世界。 

  事態已至此,批判政府沒有關係,但我認為應該避免那種不解決問題而只是使現場的人產生恐懼而退縮(的言行),因為我們無處可逃…。

【「鑽石公主號」裡安全區域和危險區域雜亂無章,根本分不清哪裡危險哪裡不危險。】

  作為傳染病醫生,用「雜亂無章」來表述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是,這種表述會讓人誤解為完全沒有進行區域劃分。但區域劃分是很清楚的,雖然並不是很完美的…。 

  確實,如果是發達國家的醫院,或者發展中國家中設置的NGO或國際機構的醫療中心的話,那是可以實施更為高端的傳染對策的。但是,這是在有3700多船員和乘客(而且老人居多)的船舶上突然發生新型傳染病,這種任務是極其的複雜的。 

我也參加過海外NGO活動,現在也是國際NGO的理事。不管是什麼NGO或者是國際機構,碰到這種情況,都無法避免初期的混亂狀態吧。這兩周不是沒有應該反省的地方,但我認為現場人員一直很努力啊,當然我會被嘲笑是在搞精神論。 

【和檢疫所的人一起(在船上)走著,就和患者擦肩而過。】 

  無論如何,這種事是沒有的。行走線路就不是這樣的。我想那不是患者,而是乘客吧。即便是乘客,這種事也極少發生。 

【我和對他們說了,但人家一臉不悅根本就沒想聽。】 

  傳染病醫生需要具備提供諮詢的能力,也就讓別人聽取自己的意見的能力。如果換了我,對方不聽我的意見,我不會認為是對方不行,我會認為是我自己的說明方式不對。

【但如果我離開了,那接下來傳染對策專家就一個都沒有了喲。】 

  這不對。每天都有傳染病和公共衛生專業的醫生在船上指導。你只是不知道罷了。當然,如果你要說和你比的話算不上專家,那我也無話可說。 

【連獅子山都要比這好得多。】 

  我想這是說的在獅子山由發達國家運營的醫療中心吧。我希望不要把這裡等同於最貧窮國家的當地醫院傳染病管理的悲慘局面。 

【要做傳染病患者時間-流行曲線數據的,有人今天告訴我,完全沒有做這個數據。】 

  這不對。這不是巖田醫師的錯,大概是告訴巖田醫師的那個人自己不知道罷了。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公布了時間-流行曲線,還加上了最新報告更新版本,已經公布了。可不是「完全沒有」。 

  上面是我闡述我的所感。不同見解有,我錯的地方應該也有,請一定指正。無論如何,我不想否定巖田醫師的用意,(巖田醫師的意見)應該認真研討和吸收,以作為郵輪應對上的教訓。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前所未有的工作,不可能沒有失敗。如果隱瞞失敗,那就是對配合我們工作的乘客們、堅持工作的郵輪工作人員、自衛隊的隊員們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工作者們的背叛。 

  但是,現在我們的國家正面臨著新型傳染病,疫情是被遏制住還是進入全國性的擴散,現在是重要時刻。我感到遺憾的是,日本人有一種傾向,越是面臨危機,越是不願意面對危機本身,而是熱衷於批判哪個人,一頭鑽進責任論中。我認為,正是在在擔憂和猜疑交錯的時候,才需要一致團結起來。

 

<巖田醫師在高山醫師臉書下的回應>

  「一頭鑽進責任論中。我認為,正是在在擔憂和猜疑交錯的時候,才需要一致團結起來。」不是吧。日本是距離責任論最遙遠的社會。其他國家比如中國,人家的個人責任那可是很清楚的。日本有人被撤職了嗎,只有我被撤職吧。我倒不是說追究個人責任的好,而是你這種「日本人動則責任論」是站在最該負責的官僚的立場上的。現在又是高山醫師的「大家都很拼,不要無視他們的努力」的論調,就這種套路,然後說一句「困難很多但大家都努力了,很好啊。」,就了事了,CDC的話題跑哪兒去了(譯註:日本在討論要成立CDC),是吧,高山醫師,真好啊。

▲巖田醫師在高山醫師臉書下的回應

<兩名醫師的職歷與交集>

▲高山義浩臉書首頁

  高山義浩,1995年東京大學醫學部保健學科畢業。職歷:國立病院九州醫療中心、九州大學醫院、佐久綜合病院、厚生勞動省、現職衝繩縣立中部病院。長期關注世界貧困、糾紛與健康保健問題。

 

▲在有關上發表對「鑽石公主號」郵輪醫療援助的見解的巖田健太郎醫師

  巖田健太郎,1997年島根醫科大學卒業 職歷:衝繩縣立中部病院研修醫,亀田総合病院で感染症內科部長、綜合診療感染症科部長 神戸大學大學院醫學研究科教授(微生物感染症學講座感染治療學專業)。

  兩人是早有交集的,有過共同著書的經歷:

▲2017年7月丸善出版社出版的《高齢者のための感染症診療》,巖田健太郎與高山義浩同為該書著者。(巖田健太郎/監修・著 高山義浩/著 馳亮太/著)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院14名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隨隊馳援湖北
    從第一批到第三批,在這些最美的逆行身影中,有來自北醫三院的14位年輕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他們是北京大學醫學部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體系中的佼佼者。      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出發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呼吸內科的程秦和李秋鈺是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呼吸與危急重症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還有危重醫學科的李超,她平時以勤奮和縝密著稱,是同事們眼中的「超姐」、「學霸」。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中還多了不少外科系統的年輕醫師,王奔是來自骨科的住院醫師,去年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院工作。
  • 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 MDT專家委員會10月30日在太原市正式成立
    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聘任徐鈞、趙浩亮、梁小波、王隆雁、王迎賓和武保平6位教授為MDT專家委員會首席顧問;鮑民生、畢小剛、陳星、董劍宏、馮變喜、馮玫、郭建平、郭學文、黃博、黃立坤、靳宏星、李華田、李建民、劉虹
  • 【新規】醫師職稱評聘向這幾類醫師靠攏!
    ■ 官方通知:加大對公共衛生醫師和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呼吸、感染等臨床醫師的職稱評聘傾斜力度。
  • 2018年河南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年會召開
    8月18日,2018年河南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年會在鄭州召開。為了慶祝我國首個「中國醫師節」的到來,提高我省骨科醫師的管理和執業水平,了解國內外骨科醫學專業最新進展,提高診療質量和效率,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服務,河南省醫師協會決定舉辦骨科醫師分會年會。
  • 微新聞|廣東省中醫院張志強主任當選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業醫師分會主任委員!
    金秋11月,由廣東省醫師協會主辦,廣東省中醫院承辦的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業醫師分會成立大會及首屆學術會議
  • 臺大醫師團信息給各位參考?假提醒,真謠言!
    近日,網上傳播這樣一則消息:"上禮拜六最高法院提名人在白宮發表,參加活動的人很多都確診了,那位女法官是一位治好的病人,同時也是最好的傳染者
  • 新聞人間:楊志良 先知的吹哨者
    作者:莊慧良素有「楊大炮」之稱的前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署長楊志良,日前一席「開除醫生」說,連日來被上自(總統)府(行政)院(民進)黨,下至醫界和網絡全面圍剿,但他絲毫不改其志,堅持不肯道歉;而醫師未遵守
  • 醫訊丨「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通知
    旨在為兩岸醫師架設溝通交流的橋梁,為當地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提供了難得機會,為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管理水平、促進醫療服務水平快速發展。臺盟中央「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將於2018年4月26日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人民醫院舉行。
  • 【衛計之星】中國援非醫療隊浙江隊員:黃建榮
    1月1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生黃建榮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利醫療隊」一員,身著戎裝,從成都出發,前往非洲賴比瑞亞
  • 【今日頭條】伊能靜微整醫師親臨韓繡!
    「盛夏女神之約,下一個女神就是你」駐店時間:2015年8月27日特別聘請:1、臺灣時尚藝術面雕倡導者——蔡時安(伊能靜、小s御用醫師蔡時安 院長●美國自然醫學會醫學博士●臺灣醫美健康管理學會理事長●臺灣兩岸幹細胞微整形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專科醫師●亞洲抗衰老美容醫學會理事
  • 聚焦職業醫師法修訂:強化保障、嚴格管理,建設高質量醫師隊伍
    有權益就有義務,草案在對醫師合法權益保障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同時,也對醫師依法嚴格執業,切實維護患者權益作出了規定。草案擬將弘揚醫師崇高職業精神等新理念入法,規定了醫師應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
  • 阜陽市二院王瑞瑞醫師榮獲全國十佳「優秀住院醫師」榮譽稱號
    10月31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培訓學院主辦的2020年住院醫師規範化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基礎專業委員會成立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基礎專業委員會」於2016年9月22日在西安召開成立大會。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蔣青教授連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基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基礎專業委員會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列)如下:▎主任委員蔣 青▎副主任委員鄧廉夫 靳忠民 湯亭亭
  • 2017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第二次籌備會在京成功召開
    2017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第二次籌備會議於2017年3月26日在北京鐵道大廈隆重召開。
  • 馳援湖北醫師李淑芬: 「樂觀的心態是最好的良藥」
    李淑芬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師,2月23日,李淑芬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派出的20名醫務工作者,組成了第二批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出徵去了武漢,目前在武漢市協和醫院西院進行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李淑芬所負責的武漢市協和醫院新冠肺炎重症病區,共有40多張床位,基本住滿,大部分都是孕產婦患者,少數為高齡老年患者。每次值班,光查房就要用4個小時以上,工作量很大。
  • 在醫師維權和伸張正義道路上,她從未缺席 | 我與《醫師報》的故事 ⑧
    2020年,韓啟德院士呼籲:「緩和醫療應被納入基本醫療」,《醫師報》記者就緩醫療發展相關問題對我進行了採訪,並報導《緩和醫療的「兩基」之難》,這次報導,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認可,更對推動緩和醫療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醫師報》15歲之際,祝願她成為更多人的良師益友。
  • 《醫師報》為保障百姓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了貢獻! | 我與《醫師報》的故事 ⑨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原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主席韓啟德院士一行蒞臨《醫師報》直播中心指導工作。韓啟德院士表示,中國醫師協會作為醫生們自己的家,在推動學術進步,維護自身利益,規約醫師行為的同時,也肩負著向公眾傳播醫學知識,建設和諧醫患關係的責任。《醫師報》作為中國醫師協會的機關報,創刊十五年來,圍繞協會職責,不斷開拓創新,越辦越火,越辦越好,得到了廣大醫務人員的擁護和熱愛,也對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
  • 自治區監獄系統第四期全科醫師培訓班開班
    編者按:近年來,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多方協調、積極爭取,將國家全科醫師培訓項目全面覆蓋監獄系統,大力推進監獄醫務人員全科醫師培訓。截至目前,全區監獄系統醫務人員參加了自治區全科醫師培訓,有效解決了監獄醫務人員執業範圍窄、專業水平低、臨床經驗少等問題,全面提升了監獄醫務人員整體能力素質和監獄罪犯醫療保障水平。
  • 清華長庚皮膚科團隊參加第十三屆中國皮膚科醫師年會
    每年一度的CDA年會是我國皮膚科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今年參會皮膚科醫師近萬人,同時有北美及港澳臺地區皮膚科醫師代表團參會。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皮膚科趙邑主任帶領科室成員(蔣源、段曉涵、劉德華及周毅輝醫師)參加本屆大會,參與主持會議、受邀演講,自由發言及書面交流。
  • 觀察|醫師宣誓應有統一誓詞
    醫師宣誓是一種職業宣誓,醫師集體宣誓可以強化職業精神,增強職業的榮譽感和尊嚴。在首個「中國醫師節」前後,各省市衛生部門、各地醫師協會和醫療機構紛紛舉辦表彰、義診、集體宣誓等慶祝活動。筆者發現,各省市單位在組織醫師集體宣誓時出現了多了個誓詞版本,從《希波克拉底誓言》、《日內瓦宣言》、《醫學生誓詞》、《中國醫師宣言》到醫院自己的院訓、誓詞,誓詞版本多且混亂,建議中國醫師協會會同有關部門商討,從國家和行業層面統一中國醫師宣誓誓詞。目前,見諸於報導、由國內行業組織倡導、廣泛流行的醫師宣誓誓詞有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