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WIFI模式下瀏覽,或先收藏
溫嶺,地處浙江東南沿海,三面環海,陸域面積920平方公裡,是一個「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平原丘陵地區。這裡氣候溫和,四季顯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歷史上,溫嶺曾為東甌所屬,毗鄰吳越國。唱洞房經這一習俗就滲透了深厚的古吳越文化和百越文化,它的緣起與歷史上很多民族和區域曾經流行過的搶婚習俗有著密切關係,但在漢民族區域遺存下來卻十分罕見。
溫嶺洞房經儀式古老完整,內涵生動豐富,吟唱、對唱方言古韻,既有傳統曲調,又有即興創作,雅俗共賞,詼諧熱鬧,寄寓了當地百姓求吉、求祥、求平安的美好心理。洞房客唱:我班朋友真慌忙,未帶凳頭進洞房。相勞廚下步幫一幫,請送凳頭進洞房。廚下拒送則答唱:培植樹木要封山,禁止山區樹亂砍。建設用樹也難辦,哪有木料做凳板。無凳到你洞房間,只好請你躋一躋。洞房經內容廣泛,一般都表達敬天、孝道、祈子、睦眾等內容,主題為祈求平安、吉祥、避邪和多子多福多財。在表現形式上,採用鋪陳誇張手法,比喻生動貼切,為當地群眾所喜聞樂見。
溫嶺洞房經包括「念儐相」和唱「洞房詩」兩個部分。儀式中的每一個環節皆在「吟唱」或「對唱」中進行。首先是司儀用特別的歌調開唱,俗稱「念儐相」。儀式包括:請新人、請新郎,拜天地,拜龍王,拜家堂,交杯酒,拜四親六眷,送龍王,進洞房等十多個儀程。之後送洞房儀式開始,由新郎選定6-10個男性「洞房客」,在主唱的帶領下列隊前往洞房,而新娘則充當犧牲者角色被「關」洞房中。在繁複熱鬧的上樓梯、打八仙、擺十三花、還早子等四十多項儀程中,對歌聲此起彼伏、奔放有力,洞房始終洋溢著喜慶吉祥的氛圍,仿佛讓我們在時光倒錯中,重回遠古少數民族搶婚時代,看見那些被搶掠來的新娘受到男方的熱烈歡迎的喜慶場面。當地群眾相信「越鬧越發」,伴隨著洞房儀式歌的婚禮,鬧洞房時間往往長達三五個小時。
溫嶺洞房經不僅是我國漢民族婚俗文化的奇蹟,更是中華歷史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它伴隨著當地百姓祖祖輩輩婚禮締結的重大慶典,一路綿延穿越歷史風塵而來,至今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它作為我國漢民族僅存的婚俗文化碩果,具有原生態的文化功用,值得我們珍視和保護;作為民間文學中的一朵奇葩的儀式歌,它為我們提供了吳歌以及古吳越「舟楫文化、漁耕文化、淫祀文化」研究的寶貴資料。唱洞房經習俗保證了婚俗的古樸性和傳統性,增添了娛樂性和熱鬧性,也滿足了地方文化諸多等象徵功能和娛樂等多種功能。
真實生動地感受古老淳樸鄉間婚俗的獨特魅力,用實際行動去護衛著自己身邊的寶貴財富,並通過專題片宣傳,讓更多的人都來崇尚、弘揚本土傳統婚俗風尚,讓這朵漢民族的婚俗奇葩在溫嶺這山清水秀之地重放異彩……
點擊「閱讀原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