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在查這個源頭團隊,但這樣規模和質量的片源流出,大概率是影院串謀所為。」上述發行人士解釋說,一是因為其清晰度,二是流出的片源上還帶著貼片廣告,「很明顯這是從放映機拷貝裡直接拉出來的資源,而這個技術需要專業知識,所以應該不是影院管理層所為。」
根據以往的技術,只有2K以下的拷貝才能抓取視頻流,但目前各個電影已經不再發行2K以下的拷貝。「前幾年所有國產片都會出現1.3K抓取的盜版資源,上映當天就可以出。後來抓了幾個放映員,都判刑了。」
但另一位從事多年發行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現在的技術已經升級到2K以上的拷貝也能抓取。「技術也在跟進呢!」
即使技術上行得通,影院盜錄依然面臨風險。早在2015年,就可以用技術手段通過盜版源精確定位到發生盜錄行為的影院、影廳和確切時間點。當時電影局就曾通報點名兩起影城在凌晨的非正常放映時間,為盜錄開設「專場」的監守自盜的行為,並進行了嚴懲。
「如果是非正常時間放映比較容易抓出來,但影院肯定不會那麼傻,留這麼大漏洞。肯定會說是別人盜錄,而且沒有證據也無法證明是影院監守自盜,所以要鬧到電影局」,一位資深發行朋友告訴我。
根據目前得知的消息,發現盜版後,幾家片方都已經將情況反映到有關部門,目前,國家電影局、國家版權局都已經介入,將對嚴重的侵權盜版分子採取刑事手段。
事實上,盜版集團已經侵蝕到電影行業從製作到上映的各個環節。2017年,《悟空傳》就曾在上映前6天洩露無特效完整版片源。片源上的水印來自其後期製作公司,也暴露出國內電影行業在工業流程上的防盜版漏洞。
由於電影生產鏈條複雜,片源保護必須巨細靡遺。
按照通常的流程,一部電影的全部拍攝素材會由跟機員轉交給DIT(數字影像技術員),此後的剪輯(包括粗剪和精剪)、調色、特效(包括音效和視覺特效)每一步都需要專人交接,並籤訂責任協議。成片在院線上映前也會請秘鑰公司做秘鑰。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次交接如果出了問題,甚至電腦中毒,都將導致盜版洩露的嚴重後果。
更關鍵的是,在目前中國的市場中,即使片源洩露,對責任方追究的賠償也相對較低。一位資深製片人告訴我,一般情況下即使洩露,也最多按照合同原價的雙倍賠償。「比如,你合同籤了100萬,那麼可能賠償100萬到200萬,而不是賠十倍、二十倍。但如果在好萊塢出現重要資料洩露,則很可能會導致責任方公司的破產。」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為了防止盜版,他們採取了在製作端層層加密的方式,對素材嚴格管理。在上映後,安排了三個防盜版團隊全天候監控,並且已經在微博開通了舉報盜版的直通渠道。儘管如此,依然沒能控制住盜版在網絡的大規模擴散。
對於盜版集團而言,甘願冒如此大的風險,突破重重困難,其背後顯然是巨大的利益誘惑。事實上,目前影視盜版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遊的拷貝片源到下遊分發的完整產業鏈。
流出的盜版片源有兩種變現方式,一種是流向小型視頻網站,這些網站大多向用戶免費開放,主要盈利方式是廣告。另一種則是通過層層代理直接向用戶售賣。
我通過搜索平臺找到的大部分連結來自於這些小型視頻網站。有一些可以直接在電腦端的網頁上打開,而大部分是通過論壇發帖「最新資源請加V信xxx」導流到手機端的微信公眾號,再引導至手機端的網站頁面。
在這些網站裡,除了春節檔電影之外,我還發現了豐富的劇集和其他電影資源,包括近期正在視頻網站播出的《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等。經過簡單的操作,我就順利在手機上打開了電影高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