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臨近春節,上茶桌的機會多了,一起來學學茶禮吧。
「客來敬茶」,這是中國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直到現在,賓客至家,主人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尤其是喜慶日子時,更應獻上一杯茶,以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懂得一些茶桌上的禮儀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夠展現自身的修養,而且又不會失禮。
倒茶防茶滿欺人,茶倒七分滿
酒桌上的酒杯少見不加滿酒的,而茶桌上的茶杯卻鮮有滿杯茶的。這是因為酒是涼的,茶是熱的,滿杯的酒接了不會燙手,滾燙的茶杯則有可能燙傷人,有時候還會發生因茶杯太燙,杯落地打碎的情況,會給客人甚至主人帶來尷尬。
斟茶要長幼有序,先賓後主
中國的茶桌上始終遵守著「尊老愛幼」的傳統。在第一次給客人斟茶時,要尊老卑幼,第二次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順序來斟茶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的是,主人要到客人前面道聲「請用茶」,客人則回應「謝謝」「莫客氣」。如果是客人較多的話,則不便收回茶杯,放於客人桌前就可以了。客人在接受主人斟茶的時候要有所感謝,即長輩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兩次。
斟茶的時候除了遵循長幼有序外,還需要先賓後主,即先敬賓客,再敬家人。泡茶的人最後才可以喝茶,否則會讓人產生「蠻主欺客」「待人不恭」的感覺,是對賓客的極度不尊敬。
新客來臨,換新茶
主人與客人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忽有新朋友來訪。這時主人不僅要立即表示歡迎,還要立即換新茶,否則會被認為怠慢客人。泡好的茶要先給新客喝,如新客一再退卻,則是「卻之不恭」了。
及時更換「無茶色」之茶
所謂的「無茶色」,就是茶水從初始的濃鬱到最後的淡然無色。一旦茶水出現「無茶色」的情況,主人就要及時更換茶。因為「無茶色」有兩種含義,其一是主人還在衝已無茶色的茶,明顯是對客人態度的冷淡,是不盡地主之誼的表現;其二就是可以看出主人對人不敬,做人、做事不認真。
客人喝茶別皺眉
身為客人,在飲茶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夠把盅腳放在茶盤上摩擦,更不能讓其發出聲音,否則這會被認為是「故意挑釁」。客人在喝茶的時候,皺眉則是被認為嫌棄主人家的茶不好,會讓主人為難。
下逐客令也有小竅門
主人有時候或因時間、自身事務與客人話不投機等問題,想提前結束這次的招待,主人就會故意不更換茶葉、添茶,這時候客人就要學會察言觀色了,要體會到主人下逐客令的這個言外之意了。
向你講述有茶的生活
微感德:傳播·感恩·厚德
[微信公眾號:weixingande]長按可複製,添加朋友,關注我們
◆春節送茶有什麼講究呢?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