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雖然只有高中畢業,卻進入公司不到兩年就賺了880多萬,著實讓親朋好友們「狠狠」羨慕了一把。
周某的公司在杭州拱墅區餘杭塘路的一棟寫字樓裡,這是一家有著百來個員工的網絡科技公司,沒有任何的高科技產品,卻有著十分「雄厚」的資本底子:一兩年內聚集資金上億元,幾個公司高層獲利均以千萬元計。
日前,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特大開設賭場案,這家公司背後的「致富」秘密被漸漸揭開。
從2015年開始,來自溫州平陽的鄭某、餘某二人就陸續成立過幾家公司,雖然「外殼」換了又換,但做的一直只有兩個平臺:「某某遊戲」和「某某麻將遊戲」。
「某某遊戲」是個手遊平臺,比較有人氣的手遊是「李逵捕魚」,遊戲沒什麼難度,只是用戶和平臺的對賭,換句話說,搏的就是個概率。就如它的宣傳標語所說的那樣——簡單粗暴,真實刺激。
「這個輸贏概率後臺可以調節,如果一位用戶實在輸得太多,擔心他去投訴,我們就會調整下概率,讓他多贏幾局;如果用戶贏得太多,那我們就加大遊戲難度,降低他贏的概率……」
庭審時,站在被告席上的該公司員工說:「人都會越玩越沉迷的,要贏錢基本不可能。」
而另一個「某某麻將遊戲」平臺則更加赤裸裸:直接依靠「推廣員」拉微信群,把喜歡打麻將的人都拉進群裡,每個群就好比一個線上麻將館,箇中輸贏直接用微信紅包解決。
判斷是否構成網絡賭博,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有沒有形成遊戲幣和人民幣兌換的閉環。
為掩人耳目,逃避追查,這家公司還開發了一個名叫「公益植樹」的系統,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看似正經的系統向銀商買賣金幣。如此一來,遊戲平臺上的輸贏最後其實就成了人民幣賭博。
經司法勘驗鑑定,「某某遊戲」平臺共收賭資共計1.47億元,「某某麻將遊戲」平臺共收賭資共計27萬餘元。其涉案金額和涉及人數之多在杭州地區都比較少見。
自2015年陸續成立公司,至2018年3月案發,公司的「骨幹」們也因此快速「致富」。總經理鄭某獲取非法所得2400萬餘元,副總經理餘某獲取非法所得3000萬餘元。
哪怕是年齡比較小的周某,2016年7月進的公司,當時不過24歲,僅僅是個高中文化水平。一年不到,他成為公司股東,並擔任事業部副總經理,負責麻將平臺的運營、管理及遊戲平臺的網上宣傳等工作,其個人獲利也達880萬餘元。
拱墅法院經審理認為,該公司的運作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利用網際網路設立賭博網站,並接受投注,均屬情節嚴重,一眾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開設賭場罪。
因此,法院一審判決,總經理鄭某、副總經理餘某犯開設賭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各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周某犯開設賭場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80萬元;其餘被告也均被判刑,對上述被告非法所得予以追繳,上交國庫。
昧著良心賺「黑錢」
違法必被抓!
通訊員 拱法 記者 王豔穎
編輯 杜海鋒
杭州日報 誠意出品
更多新聞下載杭州首席新聞客戶端
「杭+新聞」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