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人每天要寫多項家庭作業,背後故事暖哭……

2021-02-23 央視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近日,甘肅定西一位兒媳

給80歲的公公布置家庭作業

背後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

作業的內容包括

抄寫兒童讀物、字典

做簡單的算術題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

預防老人出現腦梗後遺症

2019年9月,80歲的王振國不慎摔倒導致腦梗。手術後,他慢慢記不清事情,「忘性大得很」。醫生囑咐王振國的家人,老人除了要按時吃藥,還要進行語言思維功能和機體功能的鍛鍊,家人都很擔心老人出現老年痴呆的症狀

當時,老人的兒子早出晚歸在市場幹活,孫女一邊上班,一邊忙考試,照顧老人的任務就落在了兒媳張海梅的身上,在甘肅蘭州當月嫂的她經常要趕回家照顧公公。

2020年6月,張海梅因為工作調動要到北京做培訓,這一去就要半年多,公公的康復問題讓她很是惦記。老人平時既不下棋也不打牌,張海梅擔心他一個人太孤單,就想了個辦法,通過布置作業讓老人多動腦。臨行前,她對公公說:「你每天完成作業,我回來會檢查的。 」 

兒媳婦離家前布置的作業,王振國記在了心裡,每天遛彎回來就坐在書桌前,寫數字,抄字典,一天也沒落下。張海梅讓他每天寫一頁紙,但王振國往往寫到四五頁才罷休。他的孫女說,有時做完飯端上桌,老人還是堅持要寫完手上的作業。老人最開始寫數字時,只能寫到100左右,到後來最多能寫到1400多,還能抄寫一些文章。

今年1月21日,張海梅剛從北京回到家,王振國就捧著一大摞作業,讓兒媳婦檢查。張海梅回憶,當時一疊作業都用夾子夾好了,紙張碼放得很整齊,老人像孩子一樣的舉動讓她很心酸:「感覺爸爸的身體確實差多了,我們應該陪在身邊盡孝。」

張海梅仔細檢查了公公的作業,還打了分數,做了批註。在家的幾天,她還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出了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算式,給日常作業增加難度。 

對於兒媳布置的作業,王振國很願意堅持下去,他說這對自己有很大好處:「以後得了痴呆病就麻煩了,給家裡增加負擔。」

前不久,張海梅把公公交作業的事,拍成短視頻發到了網上,引來眾多網友點讚,有網友出主意,把老人評為 「三好學生」。張海梅為了讓老人開心,就寫了獎狀給王振國,她說:「有網友問你爸讀的什麼大學啊,我說咱們就寫個家裡蹲大學吧,我爸開心地說行行行。 」

過完年,張海梅又要去北京工作了,這次她把給老人布置家庭作業的任務,交給了女兒王倩。王倩說她不僅會每天出題目留作業,還會擠出時間,給爺爺更多的陪伴,「小時候爸媽忙,都是爺爺帶我們。現在他老了,就由我們來照顧他,家人之間這種互相關愛是理所應當的。 」

網友:陪伴是最好的愛

看到這段視頻

網友紛紛為兒媳的做法點讚

也有網友表示「看著看著就哭了」

點擊視頻,看完整報導👇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總臺央視記者/劉龍 王小龍 柴世文 馬凌峰 馬榮達 王睿哲

編輯/林湘瑜  校對/高少卓

相關焦點

  • 吃驚丨這位滿臉笑容的80歲老人竟是入獄15次的「慣犯」 背後的故事很心酸
    80歲老人曾15次入獄這位滿臉笑容的瘦弱老人是日本長崎市市民田中(化名)。單看相貌,人們很難把他和「罪犯」聯繫在一起。田中老人今年80歲,生活貧困,沒有家人。他曾15次因犯盜竊罪而入獄,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他都在監獄中度過。
  • 陪孩子寫作業,33歲媽媽被氣到住院
    新釋為: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離得遠一點,還能稍微交流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難。這不,有個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把自己給氣傷了。近日,一張媽媽陪兒子寫作業氣到腦梗住院的病歷,在朋友圈徹底炸了。有一種腦梗叫做陪孩子寫作業這兩天,一張 " 入院記錄 " 的截圖攻陷了大家的朋友圈。
  • 10歲女童蹭高鐵「看世界」,卻被送到派出所寫作業
    於是兩人背上書包帶上作業,結伴到了蘇州火車站,跟著大客流登上了G7110次列車。被列車長發現後移交到丹陽鐵路警方,民警將她們帶回值班室並陪兩名女孩一同寫作業。兩小時後,女孩家人趕來將她們接走。▼有想法兩名10歲女孩蹭高鐵出來看世界,卻被民警接到派出所寫作業了。
  • 家長紛紛吐槽「陪寫作業」: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
    圖中提到,有研究表明輔導作業竟是影響家庭關係的第一殺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影響家庭關係第一殺手陳女士有一天晚上教兒子組詞填空,「abcc」格式,舉例「小心翼翼」。我心想這個肯定難不住他,果然兒子開始發揮了,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小心媽媽、小心爸爸、小心姐姐……難道家裡人都是危險分子嗎?唐女士女兒萱萱今年三年級,一直都是我自己教。
  • 這位「敲門哥」每天早起敲鄰居家門,背後竟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湖南長沙芙蓉區凱通國際城毛志勇夫妻和88歲的獨居老人範娭毑是10年的老鄰居範娭毑的丈夫26年前去世
  • 保康80歲老人情系600年「紫藤王」
  • 高手在民間:我找72歲老人戶長善寫海報的幕後
    說好要寫一篇《72歲老人戶長善寫海報》的故事。
  • 80歲老人骨折60天痊癒!讓骨骼年輕30歲的秘訣,不是補鈣,而是…
    >>>>奇蹟一:雖然曾摔斷股骨頭,但60天就癒合出院了郭老80歲時,因意外摔倒,將胯附近直接摔倒了門檻上,造成了骨折。經醫院手術固定後,雖行動受限,但自己是中醫,郭老就用常用的按揉方法每天給自己按摩,加快骨頭血液循環和骨質生長。
  • 曾刷爆「朋友圈」救狗的80歲老人,這一次卻面臨"無家可歸"...
    這已經是80多歲的任志勇收到的N次搬家通知,他明白這家早晚要搬的,嘆了嘆氣,轉身就去給那些病狗上藥去了。「過一天是一天吧!,只要還沒拆,咱就能多待一天!」。在這邊空曠的廢墟地裡,只剩下任志勇和老伴,還有那些老弱病殘流浪狗,每天除了狗叫,也只有悉悉索索的耗子聲音,還有一些防不勝防的偷狗賊。
  • 沒了頂梁柱 89歲奶奶12歲小丫要撐起一個家
    89歲奶奶撿破爛,12歲小陽做飯洗衣服,不愛說話的小陽平時總依偎在奶奶身邊,給奶奶按腿揉肩。 記者 姜旭 攝父母相繼離世,12歲的小陽(化名)只能跟著89歲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撿破爛來供小陽上學。22日上午,在瀋陽市瀋河區萬柳塘社區,走進小陽的家,50多平方米的房子如今只剩下她和奶奶兩個人。家裡收拾得很乾淨,屋子的角落有一臺縫紉機,這是小陽每天寫作業的「書桌」。
  • 80歲老人剪的窗花,好漂亮
    家住山西省永濟市下呂芝村的趙懷玉今年已經80歲,她從小跟著母親學得一手剪窗花的好手藝,剪的窗花線條清晰、喜慶熱烈,既有傳統的質樸、拙趣,還具有獨創的美感
  • 平均年齡81歲老人騎摩託車13天環島1139公裡,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短片故事源於一次重逢——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託車環島旅行的夢想。
  • 兩10歲女孩蹭高鐵想「看世界」 結果被接到派出所寫作業
    此時,丹陽站派出所民警小薛的對講機裡,傳來車站值班員的聲音:當日G7110次列車,要移交兩名小旅客到站,請求公安民警一同接車。民警立即趕往站臺接車。2時10分,列車停靠丹陽站,列車長帶著兩名神氣活現的小女孩,走了下來。小女孩: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 30歲爸爸被奶奶暴揍,崩潰控訴:我媽天天打我!又是因為陪娃寫作業…
    原來,打人的是孩子的奶奶,她讓兒子輔導孫子寫作業,結果孫子沒有好好完成,老人便將兒子打了一頓。孩子奶奶告訴民警:「我下班回來,孩子作業是一點沒改動。孩子的父親則有些委屈:這名男子表示:「兒子把作業拿來找我教他,我講等一會兒,你先把會做的做完,我先洗個澡,出來再教,然後我媽她就來打我
  • 80歲女婿與108歲丈母娘互懟
    「我待儂好,儂一點都不知道」近日一段上海108歲丈母娘「訓」80歲女婿的視頻讓不少網友直呼羨慕↓↓↓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重,中國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所佔人口比例也越來越高,2010年我國老年人口(≥65歲)佔總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國老年人口比重達9.1% ;2012年我國老年人口比重達9.4%。截至2014年底,我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24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萬人。
  • 三隆80歲獨眼老人柱著拐杖養活一家人,家裡至今沒用過電燈
    一位愛心人士這幾天反覆找四哥說一件事,說在三隆鎮龍山村委,有個叫何餘豐的80歲獨眼老人,一個人柱著拐杖養著一家
  • 倆10歲女孩蹭高鐵想「看世界」 結果被接到派出所寫作業
    此時,丹陽站派出所民警小薛的對講機裡,傳來車站值班員的聲音:當日G7110次列車,要移交兩名小旅客到站,請求公安民警一同接車。民警立即趕往站臺接車。2時10分,列車停靠丹陽站,列車長帶著兩名神氣活現的小女孩走了下來。原來,這兩名蘇州小女孩是同學,都是10歲。
  • 80歲老人出去買東西忘記回家路,從廉州鎮騎車到合浦工業園...
    經詢問發現,該老人記憶模糊,年齡約80歲,稱家住合浦縣乾江村,記不清家人的名字、住址,想回家但是找不到回家的路。面對這種情況,乾江所出警民警立即聯繫了所裡管片民警協助開展走訪核實,但經聯繫村委均不認識此人。當時已經下午4點多,考慮到再過2個多小時就天黑了,出於老人安全考慮,該所出警的副所長鄭軍駕駛警車載老人返回縣城,同行民警幫騎老人的自行車跟隨回所。
  • 訓練營專訪劉曉雨——了解訓練營背後的故事
    訓練營專訪——了解訓練營背後的故事大家好!我們的人體30天訓練營結束啦!
  • 一個老奶奶和她的自助小攤的故事
    1945年,她和丈夫開始經營臺電的外線包辦業務,幹了幾年事業稍有起色,丈夫卻遭遇意外,在電線桿作業的時候不慎摔了下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為此夫妻二人放棄了外包事業,到高雄港租了倉庫開了一家小公司,做起了碼頭裝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