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小夥河邊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2021-02-15 最江陰

當天下午,青陽鎮綜合執法局生態環境科科長鄧曉鋒等3人在日常巡河時,聽見有斷斷續續的鳥叫聲,聲音微弱。大家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去,發現固定河堤的鐵絲網上掛著一隻棕灰色的大鳥,它身子半浸在水裡,尖長的喙一開一合,似乎已經耗盡了全身的力氣。

鄧曉鋒是第一個發現大鳥的,「它當時已經被困住了,拿石頭砸水面,它只是掙扎幾下並沒有飛走,我想它應該是受傷了。」鄧曉鋒擔心大鳥體力不支,找來幾片菜葉子想投喂,可惜都不吃。

「我們都不認得這是什麼鳥,看著可憐巴巴的。」鄧曉鋒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別看它有些虛弱,還挺兇,差點給啄到了。」在兩名隊友的幫助下,鄧曉鋒按住大鳥的頭,輕手輕腳地把它摘出鐵絲網。

鄧曉鋒三人合力將大鳥救下來後,將其放在紙箱中帶回了工作地。

為了搞清楚這隻大鳥的真實身份,記者與江陰市林業指導站取得聯繫。將照片發過去後,市林業指導站工作人員根據鳥的特徵鑑定其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夜鷺,而且這還是只幼鳥。

據了解,夜鷺是夜行性動物,是少數具備夜視能力的鳥類之一,主要在夜晚出沒,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為食物,一般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沼澤和水田地上。

經過仔細觀察,這隻夜鷺的脖子有明顯勒痕,左爪有輕傷,市林業指導站工作人員推測這隻夜鷺之所以受傷,可能是在捕食獵物時受到傷害,但也不排除受到人為傷害的可能。

確認其具備野外放生條件後,在市林業指導站工作人員指導下,青陽鎮生態環境科工作人員將夜鷺帶到公園進行了放生

編輯:小yao

需要親們

相關焦點

  • 榆林:城郊飛來一隻「大鳥」 疑似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三名執法人員上前查看後發現,大夥圍著的竟是一隻大鳥。【字幕】榆林市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同期聲】剛開始以為是只老鷹,他們手裡面抱著了,有這麼大,奄奄一息,從來沒有見過。【正文】三名執法人員雖然不知道老鄉手裡的大鳥到底是什麼,但他們憑經驗判斷這應該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
  • 消息|漢中市民撿到一隻鳥 竟是「大杜鵑」
    漢中市民撿到一隻鳥 竟是「大杜鵑」9月18日中午,公安漢臺分局刑警大隊技術室民警小熊上班途中見一群眾懷抱一隻大鳥,便上前詢問。原來,市民張先生看見這隻鳥在地上淋雨很可憐,想起社區民警曾宣傳過野生動物保護法律知識,便抱著大鳥準備交到公安局。
  • 嘉峪關一市民撿到一隻小鳥,竟是國家保護動物!
    近日,有市民向12345熱線反映,稱他在文化中路附近撿到了一隻疑似國家保護動物的小鳥,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這隻小鳥採取保護措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電話錄音:市民致電12345(我們撿了只鳥,一隻小鳥,不認識,沒見過這鳥,現在中鵬嘉年華東門,這個有可能是保護動物,你讓什麼人過來鑑定一下嗎。)
  • 居民撿到幼鳥,竟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近日,縣森林公安派出所接到熱心市民電話報警:稱其所在小區樓下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有著淡綠色的爪子和眼睛,灰色翅膀,長長的喙,疑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接警後森林公安民警迅速出警處置。經專家辨認,確認該鳥為綠鷺,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了儘快恢復綠鷺健康,民警買來消毒藥水、消炎藥和紗布等,努力安撫好大鳥情緒並對該鳥進行了仔細消毒和包紮救治,隨後又買來魚蝦等食物讓其吃食,經過連續五天的悉心照顧,大鳥終於恢復健康,開始在派出所院內自由飛翔,並於恢復當日順利回歸大自然。
  • 【幫助】市民撿到小幼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新聞節目視頻,請點擊觀看)市民郝女士給我們新聞夜班打來電話,說她撿到了兩隻類似貓頭鷹的小幼鳥,實在不知道怎麼辦,希望記者能幫這兩個小傢伙找個新歸宿。郝女士告訴記者,這兩隻小幼鳥是她同事兩周前外出遊玩的時候撿到的,由於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特意送到他們家的。此前,郝女士也撿到過一隻國家保護動物,有了一定的照顧小動物的經驗。所以這段時間郝女士一家都是好吃好喝,精心餵養著這兩隻小傢伙。但是兩隻幼仔一天天地長大,常常會站在窗口向外張望,郝女士覺得應該幫它們找個新家。
  • 白水雷牙村民劉凱旋發現一隻水鳥,一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我縣雷牙鎮西方城村村民劉凱旋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一隻翅膀受傷的水鳥,將其救助回家並向我縣森林公安尋求幫助,經確認這隻被救助的野生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4月25日晚,我縣雷牙鎮西方城村村民劉凱旋在傍晚回家的路上,發現一隻受傷的水鳥,水鳥身旁散落著一隻折斷的翅膀,劉凱旋因為擔心它的傷情,立即將這隻大鳥抱回了家。進行了簡單的救助,並撥打了我縣森林公安電話尋求幫助。白水縣雷牙鎮西方城村村民劉凱旋:「昨天從河邊回來的路上,碰到這隻受傷的鳥,然後也不知道是什麼鳥,然後就帶回來。
  • 城事|市民撿到一隻稀罕長嘴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昨天一早,熱心讀者吳杭在鹽城晚報微信中爆料:他在自家經營的麵館門口撿到一隻鳥,該鳥嘴角細長、外形奇特,十分少見,而且身上有傷
  • 雖是黃鼠狼,「三有」動物受保護
    除了本文中涉及的黃鼠狼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三有」保護野生動物還包括我們身邊常見的野豬、麻雀、青蛙、壁虎、蟾蜍、野雞、野兔和各種蛇類等共計1700多種。❖疫情當前,保護野生動物、革除濫食野味陋習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已通過表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大連一周內兩救大雕鴞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雕鴞是「貓頭鷹」中體型最大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環境評價標誌性物種之一。它曾經廣泛分布於北方大部分丘陵地區,但由於部分地區濫施農藥等原因,近些年來數量銳減。  2月9日大連護鳥聯盟接到普蘭店沙包鎮永發屯村村民於文成報告:他家撿到一隻受傷的大鳥。
  • 鐘山一小夥​撿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交到警察手中……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面……」不過這次交的不是錢,是鴞(xiao)草鴞(別稱:猴面鷹),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眼睛內經鐘山縣公安局森林公安局民警比對花鳥系統APP,受傷的「鷹」學名草鴞,別稱:猴面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經檢查,草鴞翅膀有輕傷。2月20日上午,森林公安民警將其送到賀州市野生動物救護點進行救治。
  • 【本地】市民撿到只奇怪鳥 嘴巴細長原是丘鷸 已送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10月20日下午,市民錢先生在單位附近撿到一隻奇怪的「長嘴鳥」,該「長嘴鳥」嘴巴細長,羽毛似鷹。
  • "三有保護動物"夜鷺墜落,警民聯手進行救治
    近日,濱海縣公安局陳濤派出所接到陳濤鎮樊圩河村群眾報警,發現一隻受傷的野生動物。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經現場核實,發現這隻「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民警將其放入籠中,防其尖嘴啄人。之後,民警找來小魚小蝦等供其覓食。待該鳥進食後健康狀況稍好時,將其轉入紙箱並放到車內開空調保暖,隨即送到濱海縣農林部門進行進一步救護。
  • 無為村民撿到一隻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月19日13時許,無為市公安局陡溝派出所接指揮中心指令:轄區忠臺行政村有一熱心的居民在地裡勞動時,意外「撿到」一隻受傷的鳥兒,疑似國家保護動物,需要救助。接警後,該所民警立刻前往現場。經了解得知,居民夏先生中午在自家田地裡幹活時,意外發現一隻鳥趴在草叢裡,一動不動:長長的尖嘴巴,紅色的眼睛,灰綠色的羽毛,非常可愛,感覺它與普通的鳥兒不太一樣,夏先生認為此鳥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於是上前準備仔細看個究竟,發現該鳥兒絲毫沒有飛走的意思。他用雙手小心地將鳥兒捧起,發現此鳥的左翅膀處有擦傷,可能是被絲網或電線之類所纏繞而導致。
  • 同心發現一隻能啄破手機殼的鳥,經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1月13日早上,家住同心清水灣的穆桂蘭女士在送女兒上學回家到小區的時候,突然聽見身邊傳來「嘎嘎」的叫聲,穆女士過去一看是一隻灰色大鳥疑似受傷在撲騰,穆女士在附近找到一個水泥袋子,將這隻大鳥裝好提回家。
  • 這隻受傷的「大鵝」,竟是二級保護動物
    有鄰居告訴黃女士這是一隻天鵝,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黃女士便第一時間將大鵝送到了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向化鎮派出所。派出所民警查看後,判斷這隻「大鵝」是天鵝幼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檢查發現其腿部受傷,疑似棲息過程中被蘆葦劃傷。
  • 大塘村民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猄,結果……
    --  品牌推廣  --《韶城一周》訊 三天前,曲江大塘村民鄭美忠在水利工地上撿到一隻野生動物,是讓它成為盤中美味,還是當寵物養在家裡玩賞,抑或是讓它回歸山林,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長?他告訴記者:「撿到這隻黃猄後,我專門上網查過,黃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讓它被人吃掉。」撿回小黃猄養了幾天,鄭美忠發現不是辦法,私養野生保護動物是違法行為,自己也養不好,放歸山林又擔心成了他人桌上的佳餚,他跟妻子商量,想辦法送到能保護這隻小黃猄的地方,13日下午,鄭美忠夫妻駕駛摩託車從火山來到市區,找到市區的朋友,請朋友聯繫媒體,希望通過媒體為小黃猄找到安全的「家」。
  • 雀鷹誤入理髮店被救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月30日,牟定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熱心群眾電話報警稱:一隻大鳥飛入了縣城中園街紅綠燈路口一理髮店裡,請幫忙救助。
  • 視頻|捕捉黃猄被判刑, 「三有」動物抓不得
    野生動物資源是國家寶貴的自然資源,是生態和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和優化生態環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沙爾沁驚現受傷「大鳥」 是鷹?是雕?傻傻地分不清楚!
    ⊙包頭晚報微信記者 楊東升 攝影報導王智國救起的草原雕 導讀 14日下午2時許,東河區沙爾沁鎮阿善溝門村的村民王智國稱自己救了一隻受傷的大鳥希望本報聯繫相關動物保護部門進行救治。 據了解,14日下午2點30分,王智國與朋友去陰山下打山泉水,結果到了水池邊發現旁邊趴著一隻「大鳥」,人走近卻又不飛,翅膀展開有一米多長。仔細檢查後王智國才發現這隻「大鳥」的腿上有傷,所以飛不起來。於是他將這隻像鷹的「大鳥」用袋子救起來並帶回家,因為不知道哪個地方處理這樣的事件,王智國便撥打了本報電話進行求助。
  • 不明動物闖到堡鎮河邊 崇明警方及時處置發現竟是麋鹿
    圖片說明:居民小區旁的景觀河道邊上發現一隻不明動物。來源/崇明警方供圖(下同)  昨天上午8時許,崇明堡鎮地區有市民發現,一小區旁的景觀河道邊,有一隻體型較大且長有角的不明動物。經警方現場處置,發現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  記者從崇明警方了解到。發現動物的地點位於堡鎮博園小區南門崗邊的景觀河。該動物長有較大鹿角,頭臉像馬,全身紅棕色,從體型上初步判斷,疑似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