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分享|美國選舉、後疫情時代的地方發展、地方治理、地方創生

2021-02-14 臺大萬事屋

小編語:上週聽一個美國學者分享其對於BIDEN & TRUMP兩人的政見的看法,席間,講著一臉無奈、苦澀的表情,自由民主選舉到現在反而是看「騙子vs瘋子/狂人」?

https://www.ap.org/media-center/understanding-the-election

11/04 13:00

言歸正傳,這一周分享五個講座給大家。

後疫情時代的地方發展、地方治理、地方創生等。

01

11/06

看見南方

看見南方:2020南臺灣社會研討會

日期:2020年11月6日(五)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 SS4004-2教室

主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國立中山大學南島社會文化發展中心、中研院社會所南臺灣小組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WE7epMU68fmqXyvp8

大會議程:

大會主題

「戰南北」是與長期區域發展不均同時並存的一種常民文化抵抗。

「南部粽」這類味蕾知識與文化身體,獨立於基礎建設與資源分配不均的怨念,將地方的物質與認同轉化為地方驕傲。南北差異因而不只是資源分配與就業北漂的困境,更與多層次的文化認同與社會實踐千絲萬縷。

「南方」的深厚與差異,必須去天龍中心地虛心學習;南方作為超越地理區域的邊緣交織性,更使得糾結的權力關係之探討尺度不斷來回伸縮、連結與激盪,因而跨越地區、我族,甚至物種。

身為多年來在打狗旗鼓鹽深耕的南方社會系成員,我們將本次的研討會主題訂為「看見南方」。

02

11/07

快樂的艋

2020艋舺甘蔗祭

03

11/14

尋找臺灣味:研究生、田野書寫與地理學的公共性

04

11/21

後疫情時代的新日常——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


【主題二:#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
 
【時間】11/21(六),晚上6-8點
【地點】新竹市影像博物館一樓(新竹市東區中正路65號)
【主持】#林崇熙(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主講】#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兼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

杜文苓(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創新國際學院院長、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主任)

05

12/04

對當代中國史的反思

「學術與政治:張廣達院士對當代中國史的反思」

#建議大家聽講前先瞭解時代背景
#本次活動將與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合作進行演講直播

相關焦點

  • 觀察│從偏鄉小7看地方創生
    大男孩阿倫是遲緩兒,在金崙村7-11工作,這是他難得的自我肯定機會,然而金崙大橋2017年底完成後,過路客從此不進金崙村,村內小7業績掉三成,無法損益兩平。阿倫棲身之處岌岌可危。 金崙村小7的困境,不只是阿倫一個人的問題。金崙村的小7一旦消失,村民要去找到便利店繳費、提款或買便當,不論到太麻裡或是大武,都須花上半小時車程。金崙村的困境,其實也是全臺灣所有偏鄉的困境。
  • 香港寄出明信片26年後送抵美國 收信物主盼親手物歸原主
    日前,一名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女士,收到一張由香港寄出的明信片,雖然址正確,但收件人卻不是她和她的家人。更神奇的是,這張明信片竟來自26年前。
  • 選舉前身份證專案
  • 劉遵義教授在國際潮團總會 談後疫情的中美關係新常態(完整版)
    劉遵義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與史丹福大學李國鼎經濟發展講座榮休教授,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及中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教授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團結香港基金副主席及呂志和獎獎項推薦委員會委員及主席,以及臺北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 綠色建築與可持續發展講座 - 可持續概念原來只是烏託邦?
    綠色建築與可持續發展講座 - 可持續概念原來只是烏託邦?
  • 週三電影夜 | 電影中的黑道風雲:殺死那個愛爾蘭人(美國)
    2000年後,他的《黑社會》系列轉為寫實主義,將人性的多面性更為準確地呈現出來。 說到黑幫電影,自然不能繞開兩座豐碑:《美國往事》和《教父》三部曲。義大利導演塞吉奧萊昂內在美國拍出了足以影響後世的經典黑幫片,而出生在義大利移民家庭的美國導演科波拉,則改編了同為義大利移民的作家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以三部曲的結構,前後近20年,打造了一個來自西西里島的紐約黑手黨家族三代的傳奇故事。
  • 菲衛生部建議宣布這些地方爆發登革熱疫情
    由於可通過蚊子傳播的登革熱病的患兒數量超出疫情門檻,中維薩亞區衛生部門(DOH-7)建議宣布該地區至少九個市鎮爆發登革熱疫情。 中維薩亞區衛生部門的登革熱計劃協調員羅納德·賈維克·布斯卡託博士(Ronald Jarvik Buscato)表示,這些地區的患者數量已經「超過了登革熱疫情門檻」,對應的地方政府應該宣布疫情爆發。
  • 冬季這些地方發生疫情概率大!吳尊友有重要提醒
    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出現小幅度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的特徵。另外,進入冬季後,境外大多數國家的感染人數、汙染物品在增加,也給我國防控疫情帶來壓力。吳尊友表示,進入冬季,出現現在觀察到的多點零星散發,可能是常見現象,不用過度擔心。各地第一時間發現疫情,採取措施,將疫情控制在較小範圍和低範圍。下一步,各地應繼續貫徹早發現早處置的一系列措施。
  • 美地方政府助民眾疫情中避暑
    美國地方政府設法讓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安心躲避高溫。Image Via YouTube@PBS美國加州、佛州、德州等部分地區氣溫預報本周高達攝氏40度,地方政府過去會把圖書館、活動中心當成公共冷氣房,但因疫情肆虐須保持社交距離,部分政府將推出其他方式幫助民眾度過酷暑般高溫,包括租用旅館客房、補助電費、提供免費冷氣機、出動空調巴士供乘涼。
  • 愛,是出發的地方
    《愛,是出發的地方》朋友晚安!今天有什麼事讓你感動呢?徐醫師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出發的地方。」聖經的話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親愛的,也許我們無法像超人醫生一樣為人看病、籌辦醫院,但也許我們可以跟一群朋友們,為著一份需要,成為那個幫忙開車的、掃地的、搬運一些事物的,當我們從愛出發,相信你也會發現越愛越有能力,自己也越可愛呢!
  • 【CCTV2017法治人物候選人】武欽殿:地方立法開拓人 法治精神宣傳者
    2016年以來,他主持制定了《宿州市市容治理條例》等4部地方性法規; 2017年4月,武欽殿在全國設區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上,介紹了宿州立法工作經驗和全國第一部專門規定農村垃圾治理的地方性法規《宿州市農村垃圾治理條例》的制定情況
  • 『星島活動』| 聯邦醫療保險補充計劃講座 紅藍卡一族反應踴躍全場爆滿
    由《星島》主辦Empire BlueCross BlueShield (帝國藍十字藍盾健保公司)贊助的「聯邦醫療保險補充計劃」講座反應熱烈
  • 斯裡蘭卡疫情地圖 | 到底哪些地方宵禁解除?一文看懂!
    一些地方還有兩個名字寫法,比如Kollupitiya 和Colpetty,都是大家熟悉的科倫坡三區。文中地理信息數據主要來自要來自維基百科和谷歌地圖,有的地方或有偏差,僅供參考。注意:目前仍不斷出現確診病例的地區暫時不會解除宵禁,而即將解除宵禁的地區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建議大家依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 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最思念的地方叫家鄉
    直到今年,「回家」兩個字成了艱難的事,才明白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最思念的地方永遠是故鄉。每一個離開家鄉的人,都會有一個背包,裡面裝滿了最重要的東西。 畢竟家是生命開始的地方,也是心中最牽掛的地方。家裡的飯菜,是最治癒的美味也許只有離開過的人才會明白,故鄉的溫暖與親切。 無論離開多年,遊子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一定是故鄉,在那片最熟悉的土地上,有最親的人在等我們。
  • 武欽殿:地方立法開拓人 法治精神宣傳者 | CCTV2017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
    2016年以來,他主持制定了《宿州市市容治理條例》等4部地方性法規; 2017年4月,武欽殿在全國設區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上,介紹了宿州立法工作經驗和全國第一部專門規定農村垃圾治理的地方性法規《宿州市農村垃圾治理條例》的制定情況,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領導的肯定;
  • 菜鳥新移民 不懂美國白信封小費文化要學
    (記者魏來欣/洛杉磯市報導)華裔新移民送自己的小孩去市政府中心免費的課後輔導後,收到老師給的一個空白信封,不明所以,以為是要給老師一張賀卡,以表感謝,於是長篇寫滿感謝信放在信封裡,老師拿到的時候,哭笑不得,新移民不懂美國的白信封小費文化
  • ​渦陽舉辦地方文化研究及文化人才培訓活動!
    由於防控疫情的客觀原因,活動利用大禮拜分兩次進行,參會人員也進行了相應精減,參訓人員每人發送一本渦陽地方文化研究普及讀物:《渦陽千年:老子文化的基因密碼》,其它沒能參會人員會後由文旅體局安排發送該讀物新書人手一冊,利用業餘時間自行閱讀。通過培訓,大家一致表示,聽了幾位主講人的講解,對渦陽的地方文化有了全面系統的了解。
  • 貼士 美國洛杉磯機場最全攻略,趕緊收藏!
    各航站除了TBIT是專門給非美國籍的航空公司停靠,其他7-8個航站都是美國國籍航空停靠。大致問你到美國的目的及預計停留多久,之後會決定讓你停留多久(通常是半年),有時會要求你出示回程機票。 驗指紋(先左手食指再右手食指)及照相。 轉機 無論是國際轉往它國(國際線)或是轉往美國其它城市(國內線)皆需先入境美國,通過移民局證照查驗,提出行李通過海關後,才能再轉飛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