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4 多雲 4℃/-2℃
連著幾日,氣溫一路回升,今早出門遛小白,穿多了,都捂出了汗。
看天氣預報說:1月14日至16日,大連將出現雨雪、寒潮、大風天氣。前期為雨或雨夾雪,後期轉為雪。降溫幅度可達10~12℃,伴有偏北大風。
趁著今天天還不冷,抓緊把家裡窗戶都打開一些,通風換氣。
中午時分,到小花園附近走走,已經開始颳風了,感覺比早晨要冷一些。
還是想拍喜鵲飛的樣子,等了好幾分鐘,結果,抓拍到兩張,只是看上去構圖很驚險,差點就讓喜鵲飛出了畫面。
以後,但凡有機會,還要再拍喜鵲騰飛。就是想嘗試,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的話,會是種怎樣的效果?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散散點點的疫情突發,回家?不回家?成了一件讓很多人糾結的煩心事——家已經不是想回就回想走就走的了!
感恩的是,我和林已經在冬至提前回了父母家,父母家人幾乎都見到了,一樁心事了卻,所以就暫無「春節,回還是不回」的顧慮。
家,是出外工作的人回去休整的地方;家,是流浪漂泊的人回去得溫暖的地方;家,是已經在家的人相互包容、關心、愛護、體貼,問寒問暖的地方;家,是相互建造,彼此牽掛的地方……
家,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一個空間;家,更是接納的地方;家,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包括情感和財物;家,更需要的是看我們放進去什麼,而不是我們拿出來多少。
不論怎樣,家,都是要回的,回家真好。
疫情影響下的兩個年初,家的方向,家的味道,對那些疫區的人來說,比任何時候都顯得奢侈。
回與不回,見與不見,不能奢望,惟願平安!
電話、視頻、信息等,傳輸在家人們之間,比往年都要頻繁。電話除了用來照常聯絡,疫情的動態也不可不看,可是,誰又能知,這些動態將止於何時?
家的溫暖,心的方向!
迷茫中,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禁有些疑惑,若假以時日,還能再回到從前了嗎?可是,所意識到的只是一小小部分的一小小點兒,因我們認知太有限,實在不知未來將會如何?
在南方讀大學的老李家的兒子,本來這周日要回大連的,但是那趟航班取消了,只能等待或改籤。另一個朋友的孩子今天剛回了大連,本來是昨天的航班,也是停航,改籤到今天。
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節奏和部署,一切都會突然停擺,好像再也不能計劃什麼了似的。特別是隔離或封區封城的人們,連下樓或出門都成了期待中的將來時。
不得不開始學著適應這樣的不定式,即使解封,那換得的自由,是多少人的代價與付出?
假以時日,疫情雖來勢洶湧,但,能不能再多一些良知來共渡?
假以時日,不再地域黑,不再輕乎,不再抗拒。如此,小險情不再擴大,大險情中,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疫情,確確實實在影響,我們也確確實實在成長。
疫情面前,有太多令人感動的人和事,也有太多令人瞠目的費解,人性使然,自不多說。
不管環境多麼艱難惡劣,或許它們暫時不能改變,或許一切膠著無望,或許一陣風就可以吹倒你……假以時日,站將起來,所有回饋一定都全為驚喜。
疫情時代,調整該調整的,做好能做的,就是最安分的等待!
時間是公平的,抓住時機必打贏戰役!假以時日,未來可期,山河旖旎,一切終將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