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擔任美食外送員,還有人做起了酒駕客人的代駕員。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陸客不來,臺「觀光局」推出秋冬旅遊補助,但帶陸客團的導遊並未受惠,仍有許多導遊失業,臺灣觀光導遊協會日前向「觀光局」陳情,希望納入秋冬遊補助紓困,但至今未獲採納;部分導遊生活陷困境,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擔任美食外送員,還有人做起了酒駕客人的代駕員。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陸客不來,臺「觀光局」推出秋冬旅遊補助,但帶陸客團的導遊並未受惠,仍有許多導遊失業,臺灣觀光導遊協會日前向「觀光局」陳情,希望納入秋冬遊補助紓困,但至今未獲採納;部分導遊生活陷困境,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擔任美食外送員,還有人做起了酒駕客人的代駕員。
16日 韓國瑜在一場與旅遊觀光業者的座談會中,有旅遊業者在場高喊「還我陸客,我們要陸客」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蕭博仁說,陸客遽減,每天剩幾百人,過去陸客團及「自由行」客人多,有的導遊每月有3團可帶,現在3個月才帶1團或更久,許多導遊與旅行社非僱傭關係,突然失業對退休族兼職導遊可能衝擊不大,但那些靠導遊為生的人,為了生計只好去當美食外送員,還有做酒駕客人的代駕員。
臺灣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許冠濱也說,導遊是觀光產業第一線勞工,觀光產業無法外移,華語導遊3萬2587人,目前就業約1萬5000人,因陸客遽減,多數導遊失去工作,生計受影響。
導遊改行送外賣,卻也反映了臺灣導遊的行業處境不容樂觀,但臺灣五天內發生三起美食外送員相關的死亡車禍,使這個新興行業的勞動安全受到關注,臺灣的外送員與外送平臺間的「假承攬/真僱傭」關係也引發討論。
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發表評論說,近日連續發生兩起外送員死亡的車禍,外界才發現臺灣外送員與外送平臺之間竟然只是疏淺的「承攬」關係,而非「僱傭」關係,他們在工作途中喪命卻得不到保障與賠償。
然而,臺當局「勞動部」和「經濟部」對於外送平臺與外送員之間的僱傭關係卻渾然不知其詳;再不然,就是主管部門刻意放縱。也因此,出事之後,臺當局「勞動部」才急忙作勢要進行「專案勞檢」,以敷衍社會輿情。
臺灣的「快遞小哥」。(圖片來源:臺媒)
文章說,荒謬的是,當臺當局「勞動部長」許銘春聲稱要稽查七大外送平臺時,事實上,其中兩家已宣告歇業,目前僅剩五家外送平臺,許銘春可謂完全「狀況外」。如此鬆散的臺當局,與第三世界有何兩樣?
來源:中評社、海峽新幹線、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