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
一、第一國際
(一)時間:1864年
(二)背景:
(1)19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資本主義經濟以空前的速度向前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
(2)19世紀60年代,國際工人運動再次掀起高潮,各國工人的罷工運動不斷發生,各國工人之間聯繫加強
(3)直接契機:1862年英法德三國工人商談提出建立國際工人組織問題。
(4)馬克思、恩格斯及時總結各國工人運動教訓
(三)標誌:1864年,在倫敦聖馬丁教堂召開來自英法德義大利近2000名工人代表參加的大會,大會成立「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
(四)意義:(1)促進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2)促進了國際工人階級聯合
二、第二國際
(一)條件
(1)19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工人運動出現新高潮
(2)各國工人運動發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傳播
(3)各國工人階級政黨和組織紛紛成立
(二)標誌:18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100周年紀念日,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標誌著第二國際建立
(三)特點:組織鬆散,不是各國政黨的上級組織、各國工人黨都是獨立自主的、從建立起內部就存在著各種派別鬥爭。
(四)解體:一戰爆發後,第二國際自行解散
(依據教材整理)
為防止錯過精彩推送,請將公眾號設為星標,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