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繩編小夥:用匠心編織夢想

2021-02-07 微魯甸
文創商業街照常人來人往,一個不起眼的攤位上,一個小夥子正在飛快地繞動手中的絲線,用一根長繩在操作盤上時而穿插,時而打結,經過不停的翻轉、摺疊,大概20分鐘後,繩子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中國結,中國結下面還綴了兩顆草莓。

小夥子叫呂濤,今年30多歲,表面看上去略顯笨拙的胖手卻是出奇地靈巧。說起繩編,小夥子有說不完的情結。他說大概2年前,自己生病在家,閒著翻看快手上發現了一個繩編的視頻,就自己找來工具學著視頻編織,沒想到一學就會了,而且越學越上癮,後來就把繩編手藝變成了自己謀生的技能。

呂濤說,繩編在中國優秀的傳統技藝,有不少繩編藝人還被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繩編不僅僅可以編織中國的傳統吉祥裝飾物品,還可以編織成很多造型獨特、寓意深刻的物品,既有觀賞性,還具實用性。在呂濤攤位上的造型各異的手鍊、鑰匙扣、汽車掛件等都是他親手編織的,他在創作中,將傳統美與現代美作了結合,既能編織出山水、盆景,也可以編織出花草、鳥獸,他引以為傲的「梅蘭竹菊」、蓮花童子等也是他在學習中不斷創新編出來的。

呂濤年齡不大,卻經歷頗豐,幹過協警、電工、焊工,還自己創業做過門窗,命運也跟他考過玩笑,2010年,還不到30的他便患上了痛風,做過3次手術也沒有完全恢復。但呂濤十分樂觀,面對生活的不幸,他從不牢騷,笑對生活。每次手術後他很快就能投入工作,2018年,他還到樂紅鎮參與了脫貧攻堅工作,熱愛農村工作的他當年加入了共產黨。

由於身體原因,呂濤已無法從事體力活,從2019年開始,他用繩編維持生活。別人看來,他很慘了,但是樂觀的呂濤從來都堅信,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能編織出美好的生活,自己的堅持也一定能有所成就。來文創商業街擺攤以來,他風雨無阻,引起了不少遊客的關注,連日來接單不斷。10餘天來,平均每天只有五六十元的收入,筆者問他如何能維持生活,呂濤憨厚一笑,說:「商業街越來越熱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繩編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的,我還有好幾個訂單都沒完成呢」。呂濤說,繩編不同於工藝流水線生產出的產品,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每一個作品都是獨特、有靈氣的,有靈氣就能更好地實現它美好的寓意。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繩編,喜歡竹編,呂濤還堅持每天中午就開始出攤,經常會有人來攤位上請他教授繩編,無論是誰,他都能很熱心地解釋,示範……讓我們祝福這位熱心的小夥子生意越來越紅火。

相關焦點

  • 勞動創造夢想 匠心鑄就輝煌
    勞動創造夢想,匠心鑄就輝煌。4月26日下午,在上饒市舉行的慶「五一」表彰大會暨職工文藝匯演上,全市職工代表歡聚一堂,用歡歌笑舞喜迎五一勞動節,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匯演以歌曲連唱《歌聲飄過四十年》開場。
  • 可愛的招財貓鑰匙扣視頻編織教程
    「繩」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編織中國結對於線材的選擇是有講究的:中國結線材有:1號線(1cm), 2號線(7mm),3號線(5mm),4號線(3mm),5號線粗2.5mm,這些都是編織中國結的線材,
  • 匠魂製造•匠心者說④ | 吳挺:用「匠心」鑄造台州好產品
    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市委提出的「三立三進三突圍」的新時代發展路徑,營造幹事創業「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良好氛圍,引領全市廣大職工為「重要窗口」建設貢獻力量,國慶期間,台州市總工會、台州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推出「匠魂製造·匠心者說」專欄,走進我市的新時代勞模工匠,一同聆聽他們接續墾荒的實幹擔當,感受他們淬鍊匠心的勞動之美
  • 手工教程:編織一個溫暖的墊子(經緯編織布)
    姐姐6周歲的時候,做的時候就是經緯編織布。妹妹現在也到了6周歲,所以這個寒假,照舊進行經緯編。圓形織布。經緯編,其實就是古法織布。把一根直線,織成一個面,從一維變成了二維,就是織布的本質了。通常經緯編這個項目,也會是華德福幼兒園畢業季的手工,有的華德福學校也會作為一年級手工。總之,經緯編屬於屬於幼小銜接項目的一部分。在循環重複中,鍛鍊意志力和專注。
  • 科普 | 消防逃生繩的使用方法,你會了嗎?
    外層使用大化纖材編織而成,使外層緊密不脫落、不抽絲,讓整條繩子更加牢固。消防逃生繩表面均增加了阻燃劑,使其在高溫燃燒下不容易燒斷,具有耐火、耐高溫性。 消防逃生繩是火災逃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高層建築中使用較多。火場疏散逃生時,遇到無路可逃可從窗口處使用消防逃生繩快速逃生。
  • 搶灘啦,泉州首個文創夜市餐飲酒吧街來了
    但讓小編沒想到的是,擺地攤也火了!各行各業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打算走上「擺攤」的發展新道路這年頭,不說擺攤感覺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馬雲、李嘉誠、丁志忠等人都是擺地攤起家的。你不努力一把,怎麼會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個馬雲?
  • workshop|聖誕花環編織掛毯
    瀟然還會教大家製作聖誕樹小吊飾,不論是裝扮聖誕樹還是掛在包包上都是絕佳搭配 以下是入山乾燥花與繩藝結合的編織作品,上了這堂課,聰明如你,做出這些不是事(^ω^)希望入山繩藝編織能夠給大家帶來滿滿的暖意與小小的幸福。用棉與麻編織成圖紋,與樹枝、藤條、乾燥花等自然之物匯聚成小山水。自然之物發酵、沉澱,記錄著此時與彼時的故事,扭曲、纏繞、還原、連結凝聚成充滿溫度與情感的編織藝術品。
  • 老砦鎮許樓村初心手工編織……
    去年他了解到,手工編織這份工作難度低上手就能幹,而且對時間也沒有要求,不耽誤大家照顧家庭。為了節省運費多給工人一點利潤,他一咬牙貸款買了輛卡車當上司機,專門取貨送貨。有人說,開公司不賺錢怎麼可能?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一組數據來回答。初心手工編織公司現有工人5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人,殘疾人及其家屬9人,佔比接近30%。
  • 【看怒】「蜘蛛人」正在作業,安全繩突然被割斷!原因讓人氣憤
    沒多久,周師傅就聽到咔嚓一聲,身上的備用安全繩往下垮,抬頭一看,業主晉某正拿著美工刀割安全繩。看到這一幕,周師傅擔心自己身上的主安全繩也被對方割斷,遂順著安全繩立即往下跳,先一步下來的同事連忙在地面接應周師傅。
  • 迪士尼經典款小熊維尼發繩,永不過時
    ◆◆  寫在前面  ◆◆◇ 鉤針編織常見針法(X:短針,F:長針,V:加針, A:
  • 可以救命的五種消防器材之「救生緩降繩」
    使用方法配備救生緩降繩,需要平時就要固定到位,要是等到大難臨頭才安裝,說不定會忙中出錯,此外,救生緩降繩也需要使用人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果沒有經過培訓就擅自使用,控制不好下降速度,發生速降,會帶來生命危險,因此,購買救生緩降繩後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掌握正確使用方法。1、安裝。
  • 欽州青蟹包裝繩如此雷人,兩隻青蟹綁繩可繞家一圈
    「近日,小編看到網上一則新聞《寧波海鮮市場探秘:1隻青蟹綁31米繩 繩重超20%》也是醉了,這到底是賣繩子還是賣青蟹?
  • 石咀人:用塑料繩、尼龍繩綁紮的灰水粽請別吃!
    記得小的時候,都是用特有的小粽葉、水草做扎繩來綁紮粽子的。灰水粽也是炎夏的消暑食品之一,備受青睞。七夕前後在朋友圈發現,很多朋友曬出來的餈粑都是用塑膠袋套著煮熟的,而粽子不少是使用塑料包裝帶或者尼龍繩綁的,這些東西進入人們的口中,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 「蜘蛛人」正在作業,安全繩突然被割斷!原因讓人氣憤
    沒多久,周師傅就聽到咔嚓一聲,身上的備用安全繩往下垮,抬頭一看,業主晉某正拿著美工刀割安全繩。看到這一幕,周師傅擔心自己身上的主安全繩也被對方割斷,遂順著安全繩立即往下跳,先一步下來的同事連忙在地面接應周師傅。
  • 2019中國國際文創娛樂產業峰會在石景山區召開
    整場峰會活動包含有文創與虛擬實境高峰論壇、文創與科技冬奧高峰論壇、文創與康養博士論壇、文創與時尚文化盛典等系列活動,在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科技冬奧、文化旅遊、時尚設計、數字娛樂、文旅康養等方面進行了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獎項評選、時尚展演、國際對接及合作籤約等環節,峰會組委會執行主席、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中關村文創遊戲產業發展聯盟主席牛濤博士
  • 上奇設計劉威:廣告人,你有沒有資格說「匠心」兩字?
    記得從2014年李宗盛一則《致匠心》的廣告片,讓「匠心」這個其實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重新回到大家的面前。
  • 講座回顧 陳麗雲|編織對話:世界各地的編織故事
    自2004年起,陳麗雲開始用舊雜誌編織「雜誌衣裳」;解構和重建它們的含意。她的藝術作品橫跨時裝、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和雕塑等多個媒介,曾於多個國家展覽。在2007年,她獲邀代表香港參與首爾藝穗節。我的作品主要是編織物,比較特別的一點是編織材料,用的是朋友給我的書,通過織毛衣的毛針編織而成。書本是我大概十年前開始讀藝術的時候就選用了的一種編織材料,作品最終的形態,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在韓國拍的視頻的截圖。
  • 笙歌:男童馬鞍肩棒針套頭衫(有編織圖解)
    編織人生,每天為你更新不同的手工、編織、生活小技巧、以及國內外手工藝術等精彩文章,聯繫小編請加微信:愛編織(bianzhi121
  • 公益2020馴鹿奧利弗:可愛馴鹿鉤針玩偶(有編織說明)
    編織人生,每天為你更新不同的手工、編織、生活小技巧、以及國內外手工藝術等精彩文章,聯繫小編請加微信:愛編織(bianzhi121
  • 讀書、納涼、賞文創!這個集市有意思
    文化點亮城市創意改變生活7月17日天府文創大集市正式開市簡陽市作為天府文創大集市的分會場之一集中開放呈現了我市本土特色文創產品上演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呈現了一場盛大的文創活動體驗麵塑手工藝、竹編作品、彩色立體瓦楞紙、各類文化書籍……在集中設置的26個展位的文創產品展示區域,既有本土特色文創產品,也有大家非常喜歡的網紅文創產品,不少市民忙著用手機拍照、錄視頻,還有的市民迫不及待購買了自己喜愛的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