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經典締造者:38個義大利設計行業的小故事(上)

2021-02-24 INTERNI設計時代


擁有悠久製造和工藝歷史的企業家,

真正讓「夢想」落地實現的「製造者」

——38位義大利經典締造者

為我們講述了廣闊的「義大利設計圖景」。

提到義大利設計,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新穎的創作理念」。實際上先於此前,支持義大利設計、享譽國際的黃金時代,是義大利人引以為傲的「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義大利製造」這一頗具品牌特徵的說法,源自20世紀80年代,指義大利時尚、食品、家具和機械工程四個傳統行業所體現出來的「獨特性」。這些產品與優異質量、高度專業化和差異化、無與倫比的優雅性,以及經驗豐富的著名工業區和家族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

隨著第三屆米蘭國際家具(上海)展覽會的舉辦,義大利製造產品和義大利生活方式也以前所未有的格局和氣勢進入中國的公眾視野,影響大家的生活。今年的11月刊專題,我們帶來義大利設計背後的故事——擁有悠久製造和工藝歷史的企業家,真正讓「夢想」落地實現的「製造者」。

也許可以說,我的工作向外國設計師開放了義大利設計的大門。從與亞歷山德羅·門迪尼(Alessandro Mendini)合作呈現 『茶&咖啡廣場』(1979—1983年)項目起,義大利設計工廠開始以義大利風格闡釋最好的國際設計。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與很多創意藝術家合作過,其中有300多件作品已投入生產。借用讓·鮑德裡亞(Jean Baudrillard)的話—精美的設計必須反映出它所產生的時代。設計必須幫助廣大公眾打開我們現代生活的大門,必須以超然或詩意的方式做到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在尋找每一代設計師中的偉大詩人。我相信這是我們創造那些分散在我們設計歷史中的工業美學傑作的唯一方式。

▲ La Conica咖啡壺 ,1984年,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圓錐意式濃縮咖啡壺,就像桌子上的迷你建築一樣。

▲ Juicy Salif榨汁機,1990年,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鋁質柑橘壓榨機,看起來像魷魚。

▲ Anna G開瓶器,2003年,亞歷山德羅·門迪尼(Alessandro Mendini),鍍鉻版。

阿爾貝託·阿萊西是Alessi家族第三代的長子,他從米蘭卡託利卡大學(Cattolica University)法律系畢業後,加入家族企業,目前擔任公司主席,負責設計管理、營銷戰略和溝通。自1970年起,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展開了密切合作,將Alessi變成了著名的國際設計品牌。2011年,在第四屆米蘭設計三年展上,他策劃了名為「夢工廠:義大利設計工廠的人、思維、企業與悖論」的展覽。如今,他還進軍了葡萄酒釀造的世界,基於生物動力學,生產以「尤金妮亞太太與落單的麻雀」為標籤的優質葡萄酒。

塞爾吉奧·馬扎和我一開始幾乎白手起家,但Artemide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設計和製造。1972年,我投資了一家尖端的製造工廠,由此我們可以真正製造我們的燈具。我們把產品帶到國外去銷售並廣泛宣傳,這就是我們開始與國際設計師合作的方式。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究,以應對技術挑戰。我們一直與文化變革中的傑出建築師保持緊密聯繫,以便將這種文化傳播到照明界。我們也將繼續與當今國際建築領域的知名人士合作。讓我最開心的產品設計是由米歇爾·德盧基(Michele de Lucchi)設計的Tolomeo燈飾,它極具吸引力,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也是技術先驅。它可以配置成許多不同的版本,同時也沒有失去自己的元素。作為一名企業家,我喜歡為人們創造元素,將想法變成現實產品。

▲ Discovery燈飾,埃默斯圖·吉斯芒迪(Ernesto Gismondi),2015年。該作品2018年榮獲金羅盤獎。

▲ Tizio燈飾,理察·薩帕(Richard Sapper),1972年。

▲ Tolomeo燈飾,米歇爾·德盧基,1987~2017年。該產品是公司暢銷產品之一,最近他們推出了Maxi版本。

▲ Alfa燈飾,塞爾吉奧·馬扎,1959年。Artemide系列中的第一盞燈,採用鍍鎳鋼結構、玻璃燈罩和大理石底座。

埃默斯圖·吉斯芒迪畢業於航空航天工程專業。自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他專注於設計和製造燈具,並與塞爾吉奧·馬扎(Sergio Mazza)一起創立Artemide工作室,即Artemide集團的前身。他也是孟菲斯設計運動的發起者之一,並為此開發了許多項目。在他的領導下,Artemide集團增加了市場份額並擴大了國際影響力,成為照明設計領域的頂級運營商之一。1994年,他獲得金羅盤獎(Compasso d'Oro)終身成就獎,2008年獲得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頒發的勞動騎士勳章(Cavaliere del Lavoro)。

人才是一種激情,它可以消除想法和實現之間的任何障礙。Leucos公司在經歷洗禮之後所擁有的設計師是帕多瓦義大利設計學院的學生,其中最優秀者籤下了最新的Leucos燈飾設計。在影響我的人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父親(他的遺產從創業的角度來看是很重要的)和我的母親(她給了我創造力),而我把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當作不拘常理的天才楷模。商人的責任是在美學和商業之間找到一種『道德』的妥協。我最具創新性的想法是讓電纜從隱藏吊燈(包括招牌產品Aella)和多功能插頭中消失。如果要選哪個項目風險最大,我會說是收購Leucos。

▲ Aella Mini 30 T燈飾,Toso &Massari,2017年。檯燈,帶手工吹制玻璃燈罩和金屬底座。

▲ Spore 燈飾,馬西默·尤薩·基尼(Massimo Iosa Ghini),2009年。懸掛式手動吹制玻璃和鍍鉻結構。

▲ Stacking C Tr落地燈,Rockwell Group,2007年。由各種顏色和尺寸的手工吹制玻璃圓筒製成。

▲ The Great JJ落地燈,這款超大型落地燈基於JJ檯燈,最初由丹麥設計師傑克·布森(Jac Jacobsen)於 1937 年設計,落地燈具有與檯燈相同的設計細節和功能。皮克斯的動畫電影「Luxo Jr.」就以原檯燈為特色,也是皮克斯公司徽標中包含的小跳檯燈的來源。

裡卡爾多·坎多蒂1955年出生於帕多瓦,從小就展現出設計和機械方面的天賦。22歲時,他與父親一起創立了Cobra,這家公司最初為服裝行業生產定製按扣和配件。憑藉對設計的熱情,他設計了公司總部建築,並與馬克·薩德勒(Marc Sadler)一起設計家具。在公司倒閉後,他開始專注於為製造公司提供戰略諮詢,其後通過管理Sincro回歸本職工作,Sincro是一家專門生產服裝和皮革配件的公司。他最近的創業挑戰是重啟並更新成立於1962年的老牌照明公司Leucos。

當我想起我的人生導師時,不得不說我的首要財富是遇見了我的妻子曼努拉,她一直支持我。我記得在職業生涯之初,與Vitra 主席拉夫·費爾鮑姆(Rolf Fehlbaum)一起工作時的熱情,我很榮幸能與他討論企業使命和品牌價值的重要性,他教給我的策略至今仍讓我覺得受益匪淺。在B&B Italia,皮埃安布羅吉奧·布斯奈利(Pierambrogio Busnelli)教我敢於向前看。在Cassina,我的教授菲利普·艾利森(Filippo Alison)擴展了我對人文技能的了解。但我真正熟悉了全方位管理現實的技能是在Kartell,和克勞迪奧·魯提(Claudio Luti)一起工作的時候。現在我在Knoll,有趣的是,我一開始是和伊姆斯夫婦合作,後來則是與沙裡寧一起工作。但成長是一個持續的事,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比如我們的執行長安德魯·科根(Andrew Cogan)的盎格魯- 撒克遜(Anglo-Saxon)實用主義及其在如Knoll 等公司的多年從業經驗等。

▲ Barcelona®椅,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1929-1931年。拋光鋼架和皮革織物軟墊座椅。

▲ Avio,皮埃爾·裡梭尼(Piero Lissoni),2016年。模塊化系統,採用管狀鋼結構,靠墊採用織物或皮革裝飾。

▲ Saarinen桌,埃羅·沙裡寧(Eero Saarinen),1957年。採用鋁基底、Rilsan白漆和白網紋(Arabescato)大理石面料。

Knoll Europe總裁德梅特裡奧·阿波羅尼(Demetrio Apolloni)在歐洲和美國的家具業擁有豐富的經驗,他負責Knoll Studio和Knoll Office品牌的銷售和生產。在他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曾在Vitra、B&B Italia、Cassina 和Kartell等一流設計品牌工作過。2012年加入Knoll之前,他是Kartell的執行長。

尋找有天賦的設計師意味著對一種綜合指標的搜索,理想狀態是既有其自己的詩意,同時也能承擔具體的挑戰,而遇到這樣的人才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必須是正確的化學反應,這個時候要明確公司和設計師的投入。我喜歡尋找可能性,從事物的故事中窺見時間、新時代與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冒著風險捍衛我們自己的故事,並追求Cassina所承擔的顛覆性責任。這兩件事我們必須都做,並將它們融合在一起。

▲ Maralunga沙發,維克·馬吉斯特拉蒂(Vico Magistretti),1973年。義大利最著名的設計沙發之一,在馬吉斯特拉蒂40歲生日時進行過重新設計。

▲ Superleggera椅,吉奧·龐蒂(Gio Ponti),1957年。腿部三角形部分是一項設計挑戰,即在建設參數允許範圍內儘可能使之纖薄。

▲ LC2扶手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皮埃爾·讓納雷(Pierre Jeanneret)、夏洛特·佩裡安德(Charlotte Perriand),1928—1965年。根據理性主義風格設計的扶手椅原型,柯布西耶把家具作為「住宅機器」。

詹盧卡·阿爾門託出生於澳大利亞,先後舉家移居印度、加拿大、愛爾蘭和南非,直到1989年來到義大利。1992年,他在羅馬二大(Tor Vergata)畢業,並獲得商業和經濟學學位,其後進入跨國公司寶潔,先後在羅馬、日內瓦工作了15年,在營銷方面擔任過多個職位,最終成為營銷總監。 2009年10月,詹盧卡·阿爾門託加入Cassina,目標是將他的營銷經驗應用於設計領域。自2015年以來,他一直擔任Cassina的總經理

從一個不生產設計產品的小企業開始,通過創造更符合我品位的產品而不是迎合商業需求,對我們的產品做出巨大的改變,最終我將公司建設成如今國際公認的設計型企業,並針對非傳統座椅和不同模塊化的產品開發出新銳的創意。我們今天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在傳統工藝與生產工作上始終忠實於我們的選擇,以展示設計產品的內在價值。這種價值通常不可見,這種無聲的優雅能在保留最佳配置的同時發展公司。讓我感到高興的,是能與那些欣賞設計文化並能夠創造優質產品的人交流。

▲ Frog座椅,皮埃爾·裡梭尼,1995年。緞面拋光鍍鉻框架或漆面鋼框架編織座椅,有室內和室外兩個版本。

▲ Extrasoft沙發,皮埃爾·裡梭尼,2008年。有室內和室外兩個版本。

▲ Lipp沙發,皮埃爾·裡梭尼,2014年。採用軟皮以適合腰部緩震,織物或皮革面料完全可拆卸。

Living Divani總裁雷娜塔·波佐利(Renata Pozzoli)出生於米蘭。1969年,她和丈夫路易吉·柏斯戴尼(Luigi Bestetti)接管了一家專門生產軟體家具的小企業,最終把它發展成為國際設計品牌—賦予她的公司Living Divani一個更明確的身份,並以更現代的形象在國際上立足。1988年,她任命建築師皮埃爾·裡梭尼(Piero Lissoni)為公司藝術總監。技術創新、質量研究以及手工藝傳承是雷娜塔·波佐利日常監督下的生產基石。

我相信設計師與公司在項目的產生過程中同樣必要,就像男人和女人共同孕育生命一樣。我為近年來的合作感到無比自豪,這些合作基於自由和自發的創造力。許多設計師並不是在我們的平臺上首次亮相,但這裡卻是他們涉足浴室設計的起點:從恩佐·馬裡(Enzo Mari)、朱塞佩·帕斯誇裡(Giuseppe Pasquali)到如恩工作室,此外還包括帕特裡夏·烏爾奇拉、康士坦丁·葛切奇、格溫內爾·尼古拉斯(Gwenael Nicolas)以及安吉洛·曼賈羅蒂(Angelo Mangiarotti)等。

——埃曼努埃萊

我們開創性地探索浴室概念,將浴室作為與房子其他部分協同作用的空間。同時,我們通過超越某些已知標準、使用通常不用於某種產品的材料—如用合成混凝土製造浴缸、用木材製作Gabbiano盥洗等,在市場上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所有創新產品都存在風險。

——詹保羅

▲ Vieques鋼質浴缸,帕特裡夏·烏爾奇拉,2008年。重溫經典款。

▲ In-Out盥洗池,貝內迪尼聯合工作室,2010年。Sen水龍頭系統,格溫內爾·尼古拉斯(Gwenael Nicolas)、Curiosity工作室,2008年。圓柱形盥洗池為Exmar複合材料,配以模塊化鋁質水龍頭。

▲ Spoon浴缸,貝內迪尼聯合工作室,1998年。首個由固體表面(Solid Surface)製成的獨立式浴缸。

建築師詹保羅·貝內迪尼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於1973年創立了Agape品牌,負責其運營管理20年、產品管理30年。目前,他主營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他的弟弟埃曼努埃萊·貝內迪尼(Emanuele Benedini)畢業於威尼斯建築大學(IUAV)建築系,於20世紀80年代末進入公司,並成為其執行長和唯一董事。40多年來,Agape一直密切關注浴室的發展趨勢。而後,Agapecasa品牌創立,以Mangiarotti系列為主,拓展了室內設計的視野。

我勇於選擇,助力B&B Italia成為義大利製造的卓越品牌。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意識到品牌需要提升形象和實力。我重新定義了設計、產品和溝通方法,定義了B&B Italia『生活方式』的界限—如今這詞已經被用爛了,但在那個時代,我們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卻像一場賭博。這為公司的下一步設定了語境,建立了讓我們能夠覆蓋全球80個國家的分銷網絡。我們的產品系列包括許多標誌性產品,從加埃塔諾·佩謝(Gaetano Pesce)的Up系列到馬裡奧·貝裡尼(Mario Bellini)的洋娃娃(Le Bambole)沙發,再到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的Grande Papilio座椅。如果要我選擇,我會選安東尼奧·奇特裡奧(Antonio Citterio)的Charles系列。這款座椅從1997年投產的產品就非常成功,即使是20年後的現在,該系列仍是公司最暢銷的產品之一。

▲ Charles沙發,安東尼奧·奇特裡奧,1997年。倒L形支架,薄而凸起的底座帶來柔軟的輕盈感。

喬治·布斯奈利是B&B Italia創始人皮埃安布羅吉奧·布斯奈利(Piero Ambrogio Busnelli)的兒子,現任公司執行長。他出生於義大利梅達,於1973年加入B&B Italia,擔任該品牌核心業務部門—軟家具的助理生產經理。1975年,他成為Maxalto的唯一董事,Maxalto是當時高級木材家具生產專家,於1999年併入B&B Italia。在公司擔任多個不同職位後,他於1986年成為公司的唯一董事,並於2015年與歐洲頂尖投資公司Investindustrial 建立合作關係。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和視覺藝術。我很年輕就進入家族企業,並為此感到很幸運,Alpi的產品性質和產品工藝為設計提供了巨大的創作空間,而這一『發現』標誌著自Mangiarotti和Sottsass以來的眾多合作的開端,如今仍在繼續。設計業的企業家應承擔『貿易』的所有責任,首先是保證公司的成功運營及其股東利益。義大利設計的歷史閃耀著許多備受好評的公司,這些公司與國際設計師之間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並開拓了夢幻般的產品目錄。許多已經被收購併繼續運營,而其他則留下了不可逾越的虛空。因此,面對未來,考慮到行業快速變化的同時,擁有一個開放的、面向未來的願景至關重要,這意味著中長期產品的概念化重要性。

▲ Alpi Sottsass,埃託·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20世紀80年代設計的四個木飾面,於2017年重製以紀念大師的100周年誕辰。

維託裡奧·阿勒比,擁有博洛尼亞大學商業和經濟學雙學位。自1998年以來,維託裡奧·阿勒比一直擔任Alpi公司的執行長,負責產品開發、企業形象和溝通。他是彼得羅·阿勒比(Pietro Alpi)的侄子,彼得羅·阿勒比於1919年創立了高端櫥櫃品牌Modigliana(FC),並逐漸發展成一家掌握預製和複合板先進技術的專業家具生產廠家。Alpilignum成立於1961年,是Alpi的第一個複合材料生產商並成為該品牌的產品標誌。

▲ Tarsie,皮埃爾·裡梭尼(Piero Lissoni),2016年,帶幾何圖案的半裝飾木飾面。

▲ Sushi,坎帕納兄弟(Fernando&Humberto Campana),2017年。帶金色和銀色圓形裝飾的木飾面。

維託裡奧·阿勒比進入公司成為設計風格的轉折點,自20世紀80年代起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其中包括迪諾·葛維納(Dino Gavina)、皮耶盧·吉奇亞達(Pierluigi Ghianda)、烏戈·拉·彼得拉(Ugo La Pietra)、安傑羅·曼賈羅蒂(Angelo Mangiarotti)、亞歷山德羅·門迪尼(Alessandro Mendini)、馬戴奧·拉尼(Matteo Ragni)、埃託·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和馬戴奧·圖恩(Matteo Thun)。最近的合作者包括皮埃爾·裡梭尼(Piero Lissoni,品牌藝術總監)、弗拉泰利·坎帕納(Fratelli Campana)、Front 工作室和隈研吾(Kengo Kuma)。

我一直對探索設計內涵的演變感興趣。這就是我開始環遊世界的原因:尋找年輕的、尚且默默無聞的人才。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不同故事、文化和方法的群體成為國際設計中無可爭議的明星,從賈斯珀·莫裡森(Jasper Morrison)到馬克·紐森(Marc Newson),再從湯姆·迪克森(Tom Dixon)到布魯克兄弟(Ronan & Erwan Bouroullec),我做出的每個選擇都基於本能,沒有任何具體的程序。我只需與某人聊天,或者看項目的簡單草圖,就能將之帶入正軌。我更喜歡與設計師和研發團隊進行持續合作,建立深度情感至關重要,這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時間,還需要很多激情和專業精神,這些都是吉奧·龐蒂、阿切勒·卡斯蒂格利奧尼(Achille Castiglioni)等大師教會我的。

▲ Revolving櫃配有20個丙烯酸抽屜的儲藏櫃,以垂直金屬支架旋轉環繞。

▲ 思考者的座椅(Thinking Man's Chair),賈斯珀·莫裡森,1988年。

▲ Drum座椅,麥克·斯託帕(Mac Stopa),2016年。材料採用聚氨酯,以向20世紀80年代的六角形電鼓組件致敬。

朱裡奧·卡貝裡尼1979年畢業於建築專業,隨後進入米蘭博科尼大學商業管理學院,同年加入家族企業。先是致力於公司形象設計,而後進入管理層。朱裡奧·卡貝裡尼作為藝術總監,親自控制公司品牌的形象和產品,某些情況下還會親自擔當設計師。許多Cappellini的產品都被頂級當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他2017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時尚設計潮流引領者之一,也是義大利的設計大使。他在全球多個設計和建築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並與眾多機構共同組織展覽和活動。

我們將用於加熱空間的解決方案轉變為真正的設計對象,這超出了它們的功能,並在某些情況下創建了新的使用概念。安德烈亞·克羅塞塔(Andrea Crosetta)作為公司的靈魂,是極富創造力的設計師。我們徹底改變了家用採暖設備的概念,創意思想包括許多重要的人,包括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馬西默·尤薩·基尼、彼得·蘭金(Peter Rankin)、弗朗西斯科·盧凱塞(Francesco Lucchese)、維克多·瓦西列夫(Victor Vasilev)、但丁·貝尼尼(Dante Benini)和盧卡·貢佐(Luca Gonzo)、馬戴奧·圖恩(Matteo Thun)和安東尼奧·羅德裡奎斯(Antonio Rodriguez),以及丹尼爾·李博斯金等。設計工作總是令人興奮和驚奇:創造新事物,以某種方式改變使用者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我們的主要責任在於滿足產品使用者的需求,而我們最雄心勃勃的挑戰在於將設計理念最終轉變為滿足客戶所有需求的實際產品。

▲ Tubone採暖器,安德烈亞·克羅塞塔,2005年。可以垂直安裝的環形加熱裝置。

▲ Serie T採暖器,馬戴奧·圖恩和安東尼奧·羅德裡奎斯(Antonio Rodriguez),2010年。定製擠壓鋁材料散熱器,帶有T形橫截面元件。

▲ Android採暖器,丹尼爾·李博斯金,2016年。幾何面散熱器雕塑。

阿爾貝裡科·克羅塞塔和他的兄弟在祖父與父親創立的木工及熱液壓工具公司中長大。他從小就從事家族企業的工作,在繼續學習的同時獲得熱工水力學領域的實踐和技術技能。18歲時,他擔任行政經理,幫助父親進行戰略決策。由於公司管理層與家族的分歧,他被驅逐出公司。1997年,克羅塞塔與他的兄弟一起創立了Antrax IT,後來父親加入了他們。憑藉與國際知名設計師的合作,該公司成為浴室設計領域的標杆。作為執行長,阿爾貝裡科·克羅塞塔傳承了父親的企業家精神。

若一個產品深刻的概念展現了生產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背景,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它就會成為永恆的經典。就像我們的品牌,代表著過去100多年輝煌的家具歷史。為獲得消費模式的認可,最重要的挑戰是通過持續關注產品、材料和服務來保持獨特性和專有性。Poltrona Frau有許多符號化產品,對我們來說,Dezza扮演了一個特殊角色,因為這是第一個由設計大師吉奧·龐蒂認可的產品。最初,吉奧·龐蒂對設計出這一產品持懷疑態度,但它為Poltrona Frau提供了一個總結20世紀60年代精神的象徵,成為『現代經典』。


▲ 1919法式扶手椅,倫佐·弗勞(Renzo Frau),1919年。它有軟墊靠背和配有菸灰缸的扶手,採用櫸木結構、鋼彈簧、鵝絨墊以及皮革面料製成。

▲ Dezza扶手椅,吉奧·龐蒂,1965年。它配有窄扶手,採用泥灰材料、Pelle Frau®Soul皮革、Pelle Frau®Color System皮革以及紡織品製成。

▲ Vanity Fair扶手椅,倫佐·弗勞,1930年。現代扶手椅中的卓越原型,採用馬毛填充物、鋼彈簧、羽絨墊以及Pelle Frau®Color System皮革製成。

尼古拉·科若布利斯1966年出生於巴裡,父親來自希臘、母親來自義大利,他於1992年進入Natuzzi集團工作了15年。2008年,他進入Poltrona Frau集團擔任銷售總監,作為Cassina、Cappellini 和Poltrona Frau三個品牌的義大利市場總監參加2012—2013年度義大利雙年展。繼品牌重組後,他於2016年成為品牌總監,兼任住宅部總經理

我愛那種發掘尚未被發明的產品的自由,這是創新、研究的組成部分,推動了更多的挑戰。設計的價值與認同是直覺的結果,而對某些人來說,這是天賦。在技術和性能要求極高的領域,公司一直在為設計人員尋找技術方面的解決方案,讓他們可以在沒有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創造,讓他們綻放才華。我們生產的每個採暖器都有不同的標識和風格:附加功能是雕塑,它使我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Milano是第一個獨立模型,能以最大的自由度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我們為能夠重新定義採暖器的形象而感到自豪,為技術、設計、室內裝潢、建築設計創造了契合點。

▲ Milano採暖器,安東尼婭·阿斯託裡(Antonia Astori)、尼古拉·德龐帝(Nicola de Ponti),2006年。是全世界首臺獨立式採暖器。

▲ Montecarlo採暖器,彼得·賈米森(Peter Jamieson),2004年。該採暖器具有矩形橫截面元素的毛巾架。

▲ Add-On採暖器,Satyendra Pakhalé事務所,2004年。雕塑型採暖器,可隨意放置。

克裡斯蒂亞諾·克羅塞塔自2014年起擔任Tubes Radiatori的執行長。在其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他擔任過各種職能領域的管理職務,包括營銷、銷售和技術營銷。1992年,公司現任總裁、他的父親奧古斯託(Augusto)與其他董事會成員創立了這家公司,其中包括他的叔叔弗朗克和倫佐(Franco & Renzo),現在他們與各自的孩子安東尼婭(Antonia)和裡卡爾多(Riccardo)共同領導公司。克裡斯蒂亞諾成為市場營銷和銷售主管後,為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制定了溝通戰略計劃。他同時負責與倫佐團隊溝通,以研製和開發新產品。目前,克裡斯蒂亞諾·克羅塞塔充滿激情地駕馭著公司,以其大膽、審美和創新能力展現了他的綜合經驗和對細節的關注。

企業家必須知道如何先於他人預測趨勢,理解或嘗試理解生活方式和消費的新現象。我的設計方法就是抓住人們喜歡被漂亮、有用且獨特的物品包圍的心理特點。我們將收集周圍人的概念和需求作為出發點,然後才加入我們自己的審美意識、對設計的解釋和對新材料技術的探索。這就是我對獨家項目感興趣的原因,它們能帶來超越家具的附加值,讓我們的產品真正能夠勾勒出產品的空間環境,包括地板、廚房乃至裝飾。



▲ Hug扶手椅,羅塞拉·普裡亞蒂(Rossella Pugliatti),2013年。座椅結構為堅固的卡納萊託(Canaletto)胡桃木,椅背及座椅部分採用鋼製成,並採用聚氨酯填充物和織物或皮革面料。

▲ Apsara戶外系列,帕羅巴夫婦(Ludovica & Roberto Palomba),2017年。底座採用鋁和非洲紅豆木,座椅和靠背墊防水並可拆卸。

▲ Progetti Pure座椅,恩姆波特·艾斯納格(Umberto Asnago),2016年限量版。對1987年的Progetti系列進行了重新詮釋,採用牛皮和實木結構。

喬凡尼·德爾·維奇奧1969年出生於佛羅倫斯,畢業於米蘭博科尼大學,曾任Poltrona Frau及Molteni& C的總經理,也曾在美國諮詢公司、時尚品牌(包括Salvatore Ferragamo、Prada)以及設計領域的其他職位上工作過。如今,他是Ermini Automobili Italia的總裁以及Eukedos董事會的首席獨立董事,後者是一家米蘭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專門從事醫療產品。

『不按套路出牌』是商業界的特權,當我看到我們的工業結構時,我想我可以說義大利充滿了開拓者。以Arper的Catifa座椅為例,正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靈感驅使我們創造了雙色椅。在此之前,這項技術從未應用於我們的行業,這是一個實驗。我們繼而申請專利,開始一場真正的賭博,幸運的是我們贏了。2001年,首先推出了Catifa 53,緊接著是Catifa 46,這是我父親路易吉(Luigi Feltrin)的靈感。他認為如果將座椅縮小到46cm,可以增強使用椅子的可能。一切如他所料,Catifa 46以其線條、雙色技術的潛力以及巨大的多功能性,成為了一種典範。我們為此感到自豪。

▲ Parentesit Freestanding系列,Lievore Altherr Molina工作室,2016年。用於空間分隔的面板組件。

▲ 新版Catifa 46座椅,Lievore Altherr Molina工作室,2016年。為2004年推出的標誌性雙色椅子提供新的色彩解決方案。

▲ Kinesit座椅,Lievore Altherr Molina工作室,2014年。Arper首個可操作座椅。Saya座椅,Lievore Altherr Molina工作室,2013年。材質為膠合板。

克勞迪奧·費爾特林是Arper的總裁兼執行長。Arper由費爾特林家族於1989年創立於特雷維索,為全球社區、辦公室和家庭設計、製造和分銷座椅、扶手椅和桌子。20世紀90年代末,克勞迪奧對公司進行了徹底改革,將核心業務放在設計,將管理結構和國際化作為企業戰略的關鍵,為此公司在世界各主要城市開設了11個展廳。此外,克勞迪奧也致力於行業協會的建設,自2014年擔任Unindustria Treviso副總裁,並於2017年起他擔任Assarredo總裁,負責商業文化和競爭的重新定位。

商人必須具有前瞻性,他們必須有遠見,應對新出現的社會習慣,並尋找能夠將靈感轉化為產品的設計師。Flexform本能地覺得沙發有點像家中之家。沙發用於集體和私人的日常活動中。安東尼奧·奇特裡奧對於展示這一概念的貢獻體現在Groundpiece系列中,這一設計在20年後徹底改變了沙發的理念,它是為『分解』使用和極度舒適而精心打造。採用非正式、經典、優雅的座椅構思,而且書架與扶手的組合非常適合多任務處理的環境。家庭沙發系列也很重要,我們重新改造了20世紀80年代的傳統經典沙發。靈感來源於孩子們眼中家庭度假屋裡的沙發,夏末時用薄布覆蓋的沙發,正是這激發了推出類似風格沙發的想法—沙髮飾面可拆卸。

▲ Max沙發,安東尼奧·奇特裡奧,1983年。採用鍍鉻、拋光緞面,香檳色或黑色鉻金屬飾面,聚氨酯填充物,織物或皮革內飾。

▲ Groundpiece,安東尼奧·奇特裡奧,2001年。模塊化家具,採用實心結構,隱藏了金屬部分。

▲ A.B.C腳凳扶手椅,安東尼奧·奇特裡奧,1996年。採用金屬和聚氨酯框架,可拆卸皮革或織物飾面。

彼得羅·加林貝蒂1944年出生於義大利梅達,是掌控Flexform的家族第二代成員之一。他從父親和兄弟那裡繼承了家族企業,並於1959年與他的兄弟建立了Flexform di Galimberti工作室,即1976年成立的Flexform股份公司前身。他年輕時擔任公司的銷售經理並在商業領域培訓家族的第三代成員。40年來,他與建築師安東尼奧·奇特裡奧合作,共同開發新系列的相關創意策略。

你很難說你成為了先鋒:因為懸而未決的好想法,需要有人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實現它們。20世紀80年代,我帶給Boffi的設計師是安東尼奧·奇特裡奧和皮埃爾·裡梭尼,後來是馬克· 薩德勒、帕特裡夏·烏爾齊拉、扎哈·哈迪德、深澤直人以及馬塞爾·萬德斯(Marcel Wanders)。在品牌發展過程中,識別人才是個敏感問題。在我的人生導師中,保羅·波菲(Paolo Boffi)給了我公司的『鑰匙』並告訴我去哪裡投資創造力以及如何識別它,然後皮埃爾·裡梭尼指導我設計,並且這些年來一直與我合作。如今我認為最重要的責任是看到前方正確的道路,成功地遵循它,並和合作夥伴一起發起更大的挑戰。也許最具標誌性的產品是喬·科倫坡(Joe Colombo)設計的小型廚房,這件來自20世紀60年代的產品集靈感、設計、智能、創新、實用性和功能性等於一身。

▲ 606 Universal Shelving System牆體及隔板系統,De Padova,1984年。該系統完全採用天然或塗白色的鋁製成。

▲ Cove廚房操作臺,扎哈·哈迪德設計工作室,2017年。Boffi的Code系列廚房形狀蜿蜒,採用可麗耐和木材等柔韌、簡約的材料。

▲ R.I.G.模塊,米卡勒·哈爾森(Mikal Harrsen)和亞當·霍爾(Adam Hall),2012年。由MA/U Studio出品的純線條、超靈活模塊化系統,用於組織收納空間。

羅伯託·卡瓦茲出生於巴西聖保羅,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米蘭博科尼大學經濟與貿易學位,其職業生涯始於Saint Gobain集團,這是一家生產玻璃等建築材料的法國跨國公司,卡瓦茲負責其金融和國際發展工作。隨後他進入Olivetti公司的戰略指導和發展部門,接管收購和兼併類國際談判。自1989年起,他一直是Boffi的主要股東。收購Boffi品牌後,他自2015年起擔任De Padova的執行長,2017年起擔任MA/U Studio的執行長

iGuzzini的歷史和願景與創新、設計和文化緊密相連,即通過光來改善社會生活。創新意味著改變普通範式,我們一直激勵專業人士,讓他們為實現光造福人類這一目標而努力。創新對我們具體而言,是向世界展示應用於文化遺產的第一個物聯網項目:帕多瓦斯科洛文尼教堂的喬託壁畫。這個項目意味著提高小型化的橫梁,創造擁有卓越性能的智能化、超小型的工程傑作。我們的解決方案允許設計師和照明設計師擺脫專屬場所的限制,無論是七星級酒店、私人住宅,還是其他光、建築和室內設計等所有環境,都是追尋獨特美感實體的元素。

▲ Laser Blade Xs 洗牆燈,iGuzzini,2017 年。採用了微光學和納米技術,寬僅28mm,是一個肉眼難以觀察到的設計產品。

▲ Lingotto 戶外照明機,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2003 年。這是第一臺為紀念碑和城市照明設計的戶外照明機。

▲ Lampione 落地燈,法比奧·蘭奇(Fabio Lenci),1971年。阿道夫·古齊尼站在落地燈旁邊,該產品採用聚氨酯不鏽鋼框架構成。

▲ Cestello 燈,蓋·奧蘭蒂(Gae Aulenti)、皮埃爾·卡斯蒂格利奧尼(Piero Castiglioni),1988 年。這盞聚光燈照亮了著名的「人類與藝術家展」(Manzù - L'uomo e l'artista),該展於2002 年在羅馬威尼斯宮舉辦。

1963年,阿道夫·古齊尼開始管理4年前與兄弟一起創立的照明公司,不久他又在義大利創建了照明技術部。在20世紀80年代,iGuzzini在義大利引入了一種新的定向照明概念,關注人造光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並開展了一場以光汙染為主題的行業宣傳活動。他被授予勞動騎士勳章(Cavaliere del Lavoro),並榮獲國際經濟學的榮譽桂冠(Laurea Honoris Causa),他曾在義大利工業家聯合會(Confindustria)擔任過各種職務,並擔任國家設計委員會主席。他目前是義大利國家建築學院(INARCH)的主席。

設計已經在Guzzini的基因中傳承了四代,這種激情貫穿了公司100多年的歷史。在我合作的眾多設計師中,我想要銘記其中的兩位,雖然這兩位在設計形式與方法上截然不同:埃託·索特薩斯,我從他那學習到了知識分子的豁達與簡單,懂得了分享想法的重要性和對專業性的尊重。Setsu & Shinobu Ito工作室,我欣賞日本設計文化和柳宗理(Sori Yanagi)這樣的大師,他為日本Foodesign Guzzini項目的成功做出了貢獻。我們使用獨有的3Color Tech技術,與他們一起創造了My Fusion系列。通過嚴格的處理、加工技術,我們使得天才的創意大規模轉化為產品,實現了一個巨大的挑戰。

▲ 100水瓶,Sottsass Associati,2007年。屬於Lurisia系列,用於紀念埃託·索特薩斯誕辰100周年。

▲ My Fusion系列,Setsu & Shinobu Ito工作室,2017年。採用獨有的3Color Tech技術生產。

多曼尼高·古奇尼1959年出生於義大利雷卡納蒂,他是Fratelli Guzzini公司的總裁兼營銷總監。他有豐富的管理產品創新和營銷激勵方面的經驗,並對市場趨勢具備敏感度和深入了解,這與他之前擔任研發協調員密不可分。古奇尼目前是董事會成員,並且是Guzzini集團財務分支Fimag公司的副總裁、F.lli Guzzini Usa總裁、Joy Fragrances總裁以及馬爾凱工業聯合會的副主席。

本文來自《INTERNI設計時代》2018年11月刊 INtopics.

編輯 / 九夏

美編 / 晨曦


  INTERNI設計時代  

《INTERNI設計時代》2018年11月刊特別策劃「義大利經典締造者」,為你帶來義大利經典作品背後的38個故事——擁有悠久製造和工藝歷史的企業家,真正讓「夢想」落地實現的「製造者」。2018必選收藏本,新刊9折優惠中,快快點擊閱讀原文訂購吧!


相關焦點

  • 經典分享:義大利電影《郵差》主題音樂
    電影的故事情節講述了被流放到義大利的智利詩人聶魯達和妻子,他們在島上認識了專門為他送稿件和信件的郵遞員馬裡奧,在這之後詩人與郵遞員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主題曲Il Postino (Titoli),以四小節弦樂開始,然後是在弦樂的印襯下,Bandoneon奏出動人的主旋律,曲風舒緩流暢,仿佛要訴說們這個關於尋找的浪漫故事。
  • 設計之旅:2017義大利米蘭家具展(觀展行程)
    如果您和您的朋友,人數達到8人甚至更多,我們可以為您量身定製VIP小團,完全根據您的意願來設計行程!
  • 【行業】義大利時尚品牌將扎堆進入中國
    據悉,明年將有涵蓋服裝、鞋類、包袋、飾品等幾大類的35個義大利時尚品牌首次扎堆進入中國市場,帶來義大利式的朝氣活力,創意雅致,旨在讓中國消費者近距離感受和體驗原汁原味的義大利式時尚設計,觸摸世界市場的潮流,感知義大利式生活方式。
  •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一部純正、經典的喜劇片
    一場荒誕搞笑的尋寶,一場炫酷的俄羅斯風情,一場收穫滿滿的愛情,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之旅,給你一場所走就走的旅行。
  • 義大利的冬季戀歌
    ,雖然她的歷史不是最古老的,城市不是最大的,更不是最現代化的,但是在這一畝三分地上,近三千多年的歷史裡,卻經歷了無數王朝的更迭,與之伴隨著的是輝煌與衰落,政權與宗教的博弈,這些歷史印記都沉澱在羅馬的每一個角落,變成一個個故事,讓人們一點點去了解,去發掘,去品位這個城市的血雨腥風,酸甜苦辣。
  • 義大利經典 | Bialetti 比樂蒂摩卡壺製造商將面臨破產?
    自1933年阿方索·比樂蒂(Alfonso Bialetti)推出摩卡壺以來,摩卡壺不僅僅只是義大利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也是義大利設計的象徵。近日,由於義大利經濟萎靡不振,加上來自高科技咖啡機的激烈競爭,比樂蒂摩卡壺的製造商正面臨破產的危險。
  • 家具品牌 永恆的經典:義大利米洛提Minotti家具
    想要解讀Minotti,Allen沙發就是最好的切入點。線條柔滑、比例絕佳、離地高度及尺寸都恰到好處,在確保不損失沙發整體柔和度、也不破壞整體圓狀的情況下,將沙發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表現在扶手的設計上。
  • 電影《櫻桃小丸子:來自義大利的少年》情竇初開終有時
    《櫻桃小丸子 來自義大利的少年》中,義大利少年強勢壓過花輪和大野,與小丸子組新CP,令人期待不已。        在新的劇場版裡,來自英國、中國、美國等六個國家的小孩子將拜訪櫻桃小丸子的小鎮,小丸子將會和他們一起去東京和大阪旅行。
  • 【櫻桃小丸子:來自義大利的少年】小丸子的CP不是花輪?
    此消息一經曝光,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網友表示:「從幼兒園等到大學,你終於來啦!」這部到處都是童年的影子,陪伴著80後、90後共同成長的動畫,時隔23年再出劇場版,並首次登陸中國大銀幕,惹得小丸子的粉絲們驚呼「活久見」。同時,電影曝光了一款海報和一支預告,小丸子和三年四班的小夥伴們與6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小朋友究竟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令人期待。
  • Calligaris:義大利家具的當家花旦,LV也為其傾倒
    Manzano,最初只是一個小型的工匠實驗室,以製作該地經典的Marocca椅起家,這是一種以實木作框架,以乾燥的編織藤條作為坐墊的椅子。憑藉敏銳的時尚嗅覺和經典的工藝,Calligaris逐漸成為義大利家具的驕傲。
  • 直播 羅馬假日,去看義大利美女帥哥穿新制服互撩
    開個神的天窗。ali 是翅膀的意思,italia自然是義大利。合在一起,就是義大利之翼。不過,義大利航空的經營一直不理想。法航原本想收購,但未成功。總部在阿布達比的阿提哈德航空行動了。這些梯田為新式制服帽的設計提供了靈感,使之流露出了1950至1960年代義大利時裝黃金時代的風格
  • 義大利的聖誕節,有點不一樣!
    作為土生土長的小沃,就來大家一起看看義大利人的聖誕節日是怎麼過的吧!在義大利聖誕節最重要的裝飾之一是耶穌誕生的場景「Il presepe」。通過各種材料的小雕像重建耶穌的誕生場景。在義大利城市中那不勒斯的耶穌誕生的場景「Il presepe」是世界上最大的,它擁有超過600個物品!
  • 義大利黑手黨怎麼突然gay起來了???
    義大利西西里屯上的黑手黨,在無數經典影視作品上我們都見過不少了。他們以前在人們心中一直是狠辣、殘忍的硬漢形象。這樣。不是在酒吧酗酒打架殺人,而是在當變裝皇后,還給自己起了個花名:lady godiva……
  •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義大利4成民眾不上網 猶如科技文盲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3日報導,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調查,6歲以上的義大利民眾有38.3%不上網。數位落後情況嚴重,猶如科技文盲。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指出,在義大利有將近4成的民眾不使用網絡,在南部更高達45.5%,數位落後的情況,在歐洲聯盟中僅優於東歐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  在16到74歲民眾中,56%表示在過去3個月中有使用網絡,低於歐洲平均值72%,更是遠遠落後第1名冰島的95%。
  • <活動>西班牙德賽斯NEOLITH義大利維羅納MARMOMACC展精彩回放
  • 義大利琳琅沛麗皮革展發布2016夏季皮革流行色
    2015年2月25日至27日,全球頂級時尚皮展—義大利琳琅沛麗皮革展將在米蘭會展中心新館(RHO)開展,來自包括中國在內全球40個國家的1100多家皮革行業企業將集體亮相展會,展示代表最新潮流時尚的優質皮革。
  • 義大利的聖誕奶奶,你知道嗎?
    在義大利,有一個經典的傳說。她在伯利恆城外有一座小茅屋。自從她丈夫死了以後,她就獨自一人居住。她總是這麼孤單寂寞因為沒有孩子陪伴著她。雖然聖誕女巫在故事裡被描述成一個醜陋的老太婆,但是有不少藝術家還是發揮美好的想像,把她畫成各種美麗的樣子。畢竟心地善良是可以打動人的,即使外表醜陋一點,也並不妨礙人們對她的喜愛。相反,白雪公主那漂亮的後媽就沒這麼幸運咯,好多動畫片都把她畫成醜陋的老巫婆。
  • 義大利的工匠——Gaerne
    在義大利的veneto,85歲高齡的Ernesto Gazzola和他的孩子們經營著Gaerne鞋靴公司。
  • 義大利不要抄日本的作業呀!「我閉上眼睛就是天黑」?!
    有點霧霾的早晨給大家分享一首PYQ挖掘到的寶藏《為什麼來到義大利》,借著這首歌問候所有在義大利努力生活的小夥伴們!「我說兄弟你為什麼來到義大利我想你不只是學習交流搞設計離開了熟悉的一切踏上陌生的土地這就是你的方式尋找生命的意義」再來看看最近國內的疫情:情況逐漸明朗,各行各業即將回歸正軌:市場裡買菜吆喝的,大公園裡溜達鍛鍊的,
  • 義大利Edimax(艾迪邁斯)瓷磚:國際瓷磚大獎的最大贏家
    它想帶領人們發現時尚,也想引領人們領悟經典。唯有親身體會,才能感受那讓人無法抗拒的視覺與氛圍,品味那感官與感知上的震撼與驚喜。如今,EDIMAX(艾迪邁斯)被瑪緹尚家引入中國。品牌故事摩德納曾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城市,人們如今對產自摩德納的法拉利、瑪莎拉蒂等頂級名車津津樂道,卻極少有人了解,摩德納出產著世界上最好的瓷磚——「摩德納瓷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