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新區法檢兩長同庭履職,攜手踐行「法治先行」

2021-02-25 南京江北新區

11月9日上午,由南京江北新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5起危險駕駛案在南京江北新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南京江北新區檢察院分黨組書記、檢察長謝健出庭支持公訴,南京江北新區法院分黨組書記、院長朱絢凌獨任審判。這是南京江北新區法、檢兩院成立以來,兩院主要領導首次同庭履職。

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後,謝健檢察長細緻審閱案卷材料,依法訊問犯罪嫌疑人並認真聽取了值班律師的意見,5名犯罪嫌疑人均在值班律師見證下自願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開庭前,朱絢凌院長釐清案件細節,針對案發經過、血樣提取過程規範化、被告人取保候審狀態及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情況進行確認,並與公安機關提前溝通可能要判處實刑被告人的逮捕事宜。

案件審理不足30分鐘便高效完成,謝健檢察長作為公訴人宣讀了起訴書,在指控犯罪事實的同時,根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相關規定,向法院提出了精準量刑建議。朱絢凌院長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引導庭審流暢、規範、有序進行。上午10時,法庭採納了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並當庭宣判,被告人韓某等5人深刻檢討了自己危險駕駛的行為,當庭表示悔悟,並表示服從判決不上訴。

南京江北新區法檢兩院自成立以來,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司法辦案質效,利用全市政法平臺實現刑事案件數據共享100%,檢察院辦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案件260件409人,法院立案97件,其中已結案71件,真正做到簡案快辦、難案精辦,有效節省司法資源。

據悉,成立之初江北新區法檢兩院即開展多層次溝通協作,探索設立刑事「速裁法庭」,研究制定《關於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工作實施細則》,就精準適用、加強協作、相互監督等達成一致意見,並共同前往張家港市專題交流認罪認罰工作,合力推進位度落實,截止目前,已審結案件認罪認罰適用率、確定刑量刑建議適用率、精準量刑法院採納率均為100%;已判決案件全部訴判一致,上訴率為0。此次法檢兩長率先垂範,以法官、檢察官身份出庭履職,充分發揮了院領導在司法一線辦案的頭雁效應,為全面踐行江北新區「法治先行」要求起到了以上率下、示範引領作用。

素材來源 |  南京江北新區檢察院、南京江北新區法院

編輯 | 朱敏

相關焦點

  • 法潤江門 法治政府建設進行時 | 踐行司法行政新使命 奮進法治江門新徵程——江門市司法局重組兩周年回顧
    重組以來,市司法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打造「覆蓋城鄉、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法治新需求。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全面建成,法律援助實行「全域通辦」,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便捷享受到法律服務,真正實現了申請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組建了一支163人的公共法律服務隊伍,送法進校園、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
  • 【公司動態】強法治意識 促依法履職——帘子布公司舉辦防範企業法律風險講座
    (通訊員 張保明)在集團第十三個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月活動之際,為切實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法治意識和依法履職能力,9月23日上午,公司在南一樓會議室舉辦了防範企業法律風險講座
  • 哈爾濱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檢察處做客龍廣交通臺 擴大法治宣傳陣地 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9月27日早7點,哈爾濱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檢察處處長宋錚錚、檢察官李化龍,走進了黑龍江廣播電臺99.8頻道直播間,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校園欺凌、校園暴力問題,通過與主持人訪談互動,以及接聽聽眾熱線電話的形式,開展法治宣講工作
  • 鎮江新區攜手奇美集團繪就溫暖「同心圓」
    落戶鎮江新區23年來,鎮江奇美狠抓實業發展,踐行社會責任,與新區攜手繪就了溫暖「同心圓」,書寫了「兩岸一家親」的動人故事。近年來,圍繞「再造一個奇美」的諾言,鎮江奇美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8年時間落戶9個項目,累計投資3.5億美元,建成投產後增加銷售額60多億人民幣。此外,十分注重環境保護的鎮江奇美,近些年累計投入2億餘元用於環保改造。
  • 【CCTV2017法治人物候選人】武欽殿:地方立法開拓人 法治精神宣傳者
    但無論是哪一種身份,都將他與「法」緊密相連。他從法院的書記員做起,一步步成為了民商事案件審判業務專家,審理過千餘件民商事案件,主管過全市民商事審判工作。他發表過法學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合同效力研究》《物權意思主義》《傳統文化與法治中國》等法律著作12部;
  • 「攜手追夢,聚力前行」——覃檢17周年慶
    覃檢人攜手追夢,聚力前行!為推進檢察文化建設,激發全體檢察人員的工作熱情,提升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溝通交流、協助配合,使幹警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鬥志投入到新一年的各項檢察工作中。在建院17周年之際,我院組織開展了一場「攜手追夢,聚力前行」的主題拓展團建活動。
  • 法治教育進校園 護航青春助成長
    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鄧法官結合高年級學生群體易發校園欺凌事件的特點,緊扣主題精心製作PPT授課,讓學生們明白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面對欺凌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同時,也為學校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該以什麼樣的立場與方式處理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 武欽殿:地方立法開拓人 法治精神宣傳者 | CCTV2017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
    但無論是哪一種身份,都將他與「法」緊密相連。他從法院的書記員做起,一步步成為了民商事案件審判業務專家,審理過千餘件民商事案件,主管過全市民商事審判工作。同時,他還兼職在大學教書育人,對法律進行研究、宣傳。
  • 陸海環保 | 2021踐行「兩網融合」,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尤其是新《固廢法》的施行,讓垃圾減量化有法可依。預計2021年再生塑料行業將向著高質量、多品種、高技術的方向發展,且全國各地已初步形成一批較大規模的回收廢塑料交易集散地,正在或者準備建設智能化綠色分選中心和高值化再生利用基地,再生塑料產業前景看好,市場需求極有可能只增不減,甚至有望指數增長。抓住一次機遇,就會贏得一次跨越;戰勝新的困難,才會實現新的發展。
  • 【關注】最高檢:將殘疾人等四類人群作為國家司法救助重點對象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既是政治責任,也是司法職責。最高檢部署開展此次專項活動,旨在進一步強化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提高檢察機關人權司法保護和民生司法保障工作水平。為紮實推進專項活動,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專門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深入推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專項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
  • 贛縣區長洛鄉:法治進鄉村 助推全民提高法治觀念
    12月23日,贛縣區長洛鄉以反電信網絡詐騙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為契機,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法治宣傳進鄉村系列活動。
  • 【現代明德】法治校長進校園開展法治教育報告會
    11月25日,洛城街道派出所所長李群洲和張明霞警官走進校園,為明德學子開展法治教育專題報告,將法律法規知識送進校園,助力明德學子學法、知法、懂法
  • 【教科】張志銘教授主講:中國法治建設中的規範協同問題
    張志銘教授主講:中國法治建設中的規範協同問題
  • 港媒:港警突擊查獲一槍械藏匿點,首次檢獲胡椒彈球短槍
    警方正調查檢獲槍械等物品如何進入香港,初步認為部分已出售,正追查銷售的去向,並調查檢獲的槍械等物品。警方將涉案母子帶走調查(圖片來源:香港《頭條日報》)據報導,香港警方新界北重案組高級督察梁卓熙表示,警方較早前接獲情報,稱有人藏有槍械、防護器具等違法物品,並在網上社交平臺出售,展開調查及搜證後,鎖定粉嶺一處住宅。
  • 青島西海岸新區:成功端掉「黑牙醫」!讓非法行醫行為無處藏身
    近日,西海岸新區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七中隊接群眾投訴舉報,稱靈山衛大集上有無證牙醫在擺攤。10月12日正逢開集,執法人員趕至集市,只見兩名身穿白大褂的「牙醫」已經支好攤位,開始營業了。簡易桌上鋪有「鑲牙、補牙、種植牙」的醫療廣告,桌面上露天擺放著無任何標籤的幾個塑料藥瓶、假牙模具和裝滿修牙工具的白色塑料盒以及鉗子、鑷子等器械設備。兩名牙醫現場不能提供任何行醫資質。
  • 蘭州新區石門溝2、3號水庫建成試蓄水
    經過各參建單位一年多的艱苦奮戰,蘭州新區石門溝2、3號水庫於11月1日建成試蓄水。
  • 忠聲 | 這表明了中央依法治國的決心,也提振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民事提審利好PPP/最高法決定提審的並非牟其中「信用證詐騙案」
    此番民事提審,牟其中一方的身份僅是相對被動的「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在最高檢因第三方申訴而啟動的抗訴程序中,明確了抗訴所援引法律的依據在於「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箇中透露的訊息讓外界對關聯訴訟是否將出現轉機難免有所期待,甚至此番民事司法提審及其結果能否直接影響到刑事申訴的進行同樣值得關注,畢竟民事訴訟已因新證據出現而導致最高檢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