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應急救援事業的「千裡眼順風耳」

2021-02-13 中國森林消防

在殘酷的革命戰爭年代,無線電通訊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成為戰爭指揮、工作部署最便捷有力的工具,毛主席稱讚通信戰士是「科學的千裡眼順風耳」。隊伍轉制以來,隨著職能任務的不斷拓展,如何打造新時代應急救援隊伍的「千裡眼順風耳」,是擺在森林消防隊伍不可迴避的一個課題。

連日來,伊春森林消防支隊黨委「一班人」 緊貼任務實際,持續推進隊伍轉型升級,堅持主責主業不放鬆,以打造以防火滅火為核心的「國家隊、專業隊、突擊隊」為基準點,先後3次召開黨委議中心會議,集思廣益,不斷升級改造應急救援通信技術手段,有效解決了多樣化應急救援通信保障等瓶頸問題。

此次培訓本著解決「任務現場視頻實時傳輸」的問題,主要針對滅火作戰和搶險救援中實用管用的裝備進行培訓,選派專業技術骨幹將隊伍帶到空曠的野外,進山入林練技能,以野外化訓練為主要模式,大力開展夜間訓練。在訓練中,針對無任何信號條件下前指和各級指揮所如何進行視頻通話、無人機視頻傳輸、衛星通聯、短波群組通聯進行了認真的研究。

兵馬未動,通信先行。特別是他們開發的無人機拋投和喊話系統,通過在原有無人機上加裝舵機、高音擴聲器和對講系統,實現了在水域救援中拋投救生設備並指導被困人員脫險,縮短了時間,保證了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開發的中繼臺多級接力組網,通過多臺超短波中繼臺組合,將超短波對講機的通信距離大大的拓展,實現了各級指揮所對任務單位的不間斷指揮。

通過此次培訓,隊員們表示,作為國家應急救援主力軍,我們一定堅決完成各類應急通信保障任務,打造應急救援事業的「千裡眼,順風耳」,為應急通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本期監製:楊文嶺  王  雪

●本期編輯:王劉金

●編輯:楊國林  範   亮  童鵬程  胡   宇

●校對:屈先磊  韓興華  莊申林  張   傑

平臺發布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yjglbslxfj@163.com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相關焦點

  • 千裡眼和順風耳是什麼來歷?本尊是誰
    在封神演義中有很多兄弟性質的大仙,比如九龍島四聖,魔家四將,哼哈二將等等,表現出色,人物特點鮮明,也是人們很熟悉的神仙,但是還有一對兄弟我們一樣熟悉,那就是千裡眼和順風耳。千裡眼能目觀千裡,順風耳能耳聽千裡,反正在千裡之外你有啥小動靜他倆全知道。  那他倆是誰呢?
  • 名字竟然是「千裡眼」「順風耳」,還乘坐頭等艙!
    根據湄洲島編號規則,媽祖還有虛擬身份證號,姓名為「林默」和媽祖一同「出差公幹」的還有它的兩大護法千裡眼、順風耳千裡眼千裡眼登機牌順風耳順風耳登機牌廈門航空首次為神像列印了登機牌上面有每位「神仙」的姓名拼音除登機牌顏色為金色
  • 王志娟:當好城市管理的「千裡眼、順風耳」
    王志娟說:「認真、嚴謹、負責是城管人的工作態度,我們數位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就是要當好城市管理的『千裡眼、順風耳』,發現和解決老百姓身邊的揪心事兒、煩心事兒,營造整潔、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
  • 山東電視臺丨應急大協作 5.8級地震大救援
    <<點擊上方觀看視頻<<應急在線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質,歡迎收看由山東廣播電視臺和山東省應急管理廳聯合打造的《應急在線》欄目,也歡迎您撥打全國統一的安全生產舉報投訴電話12350,您的舉手之勞或許就能避免一次事故。
  • 津南區開展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為檢驗新修訂的《津南區地震應急預案》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全區應急準備、鍛鍊隊伍、磨合機制,提高我區處置突發地震災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10月23日,由區應急管理局(區地震辦)牽頭,在北閘口鎮舉行了津南區2020年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 高新區開展危化品洩漏應急救援演練
    近日,煙臺同德食品有限公司組織了危化品洩漏應急救援演練,管委副主任刁瑞章及高新區安委會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負責人參加觀摩。  此次演練計劃模擬煙臺同德食品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洩漏事故且企業值班人員未及時發現險情情況下,檢測安監應急管理雲服務平臺自動報警、應急處置功能是否及時有效。
  • 這個國家級救援基地唐山掛牌成立 將打造自然災害「防、治、救和災後重建」全流程產業鏈
    8月28日,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救援唐山基地在中國安能集團唐山分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據了解,唐山基地依託中國安能一局唐山分公司組建,是華北地區首個建成的國家級自然災害工程救援基地,立足京津冀,輻射華北、東北,提供自然災害工程救援服務保障,主要承擔重大自然災害工程救援、技能培訓、綜合演練、技術研發、物資裝備儲備管理、技能鑑定和能力評估、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等任務。
  • 未按規定製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罰!
    樂清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溫州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當事公司建立的安全生產臺帳,未納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內容。且從未對相關內容進行編制、評審、發布、宣傳、演練、教育和培訓。樂清市應急管理局對該公司依法作出責令限期改正、並處罰款人民幣15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2019年鞍山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第一期救援快報
    時間:2019年2月9日,農曆大年初五13:23,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員馬華接到求救電話,傷者說明方位和傷情,等待救援,隨後立即向隊部報告。13:30,隊部經過經研判核實後,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緊急啟動山地救援預案,發布救援預警,通知隊員備勤,裝備需要擔架、繩索、急救箱以及個人裝備等,傷者坐標點為千山玉柱峰。
  • 「千裡眼」「電子鼻」齊上陣 助力「航空藍」
    這一「千裡眼」報警系統便是近年來轄區強化科技支撐,實施智能布控精準治氣的一個縮影。「我們在企業的生產裝置和環保除塵設施分別安裝了環保配電監管系統,環境監管人員可通過手機APP即時查看,只要企業開始生產,就能實時向手機傳送『電流數據』。一旦企業在生產狀況下沒有開啟環保除塵設施,手機馬上會收到報警信息,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西安航空基地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
  • 新標準生效:安全帽、應急噴淋和洗眼設備、墜落防護、機械安全防護、靜電危害.....
    部分:剪切閥結構和性能的安全要求》5.GB/T 38367-2019《機械安全 點燃危險的風險評估》6.GB/T 38272-2019《機械安全 機械設備安全升級指南》7.GB 2811-2019《頭部防護 安全帽》8.GB 38454-2019《墜落防護 水平生命線裝置》9.GB/T 38144.1-2019《眼面部防護
  • 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知識,您需要掌握
    為積極響應第二屆全國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活動的開展,提升全民應急法治意識,8月26日傍晚,國網萊西市供電公司聯合萊西市應急管理局在人民廣場開展應急普法宣傳暨安全用電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大電力法、安全生產及應急管理系列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普及夏季安全用電知識及觸電急救方法要領,促進市民知法懂法用法,
  • 樂園開展大型遊樂設施應急救援演練活動
    隨著暑假到來,遊樂場所又將迎來客流高峰,為保障廣大遊客的人身安全,近日,中南玄武湖菱洲生態樂園聯合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京市玄武區應急管理局、南京市玄武區文化和旅遊局、南京市玄武湖公園管理處、南京市玄武區玄武門街道辦事處、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玄武湖派出所,組織開展了2020年玄武區遊樂設施困人應急救援演練暨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活動。
  • 【市縣應急】大雪導致20餘名群眾被困 焦作市開展緊急救援
    2月24日,大雪紛飛,路面能見度低,就在大家享受著和家人外出賞雪、玩雪的溫馨時,焦作市應急救援協會的會員們卻急忙趕往修武縣,協助當地公安部門救助了二十多名群眾
  • 【天使救援】2018年10月紅十字「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員公益培訓回顧
    2018年10月28日由青島市紅十字天使緊急救援中心承辦的第10期紅十字「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公益培訓活動在民生大廈完美落幕。
  • 伊川神鷹救援:全國救援戰線上的「伊川旗幟」!
    位於伊川縣石油商會二樓一個不起眼的房間就是伊川神鷹救援隊「總部」,也是伊川神鷹救援隊唯一的一個根據地。約三四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幾乎被錦旗填滿,顯得非常擁擠,牆上、辦公桌上、凳子上擺放的錦旗不是一面面,而是一摞摞!梁隊長介紹說:「每次看到這些錦旗,腦子裡立馬就能浮現出當時救援的場景,這錦旗就像是一個個回憶節點,裡面雖包含咱們隊員的努力,也代表了每一個悲慘的故事.
  • 媽祖託夢 李(王羅)順風耳轉世
    馮興華透露,去年他拍攝臺視8點檔《牡丹花開》期間被媽祖託夢指示完成此事,媽祖還指該劇男主角李王羅其實是「順風耳」,他也因此在劇情加入李王羅失憶後突然通靈跑去當廟公、且能聽到人家心事的特異功能。    李(王羅)昨表示從小就有感應能力,半夜常有神佛來跟他聊天,睡覺時靈魂會出竅,跑去跟神、佛甚至靈玩,玩累了,眼睛一閉就能馬上回來。
  • 鬱南交警聯合多部門開展危化車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醫療急救工作演練
    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危化品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的現場處置和救援工作,提升對危化品道路運輸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9月22日,由鬱南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牽頭,聯合縣應急管理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縣人民醫院、市環境檢測局鬱南分局、縣交通局、縣公路事務中心、縣電視臺等部門在鬱南縣都城鎮高鐵大道杏村路段開展危化品車輛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醫療急救工作演練。
  • 安全文化點滴(如何配置洗眼裝置)
    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第十七條 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衝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洩險區。,應根據可能產生或存在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點,在工作地點就近設置現場應急處理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