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企業行 | 工地塔吊告別「盲人摸象」,智慧工地遍地開花

2021-02-25 武漢城建集團

物料堆放整齊,各種機械封閉施工有條不紊,藍天白雲、綠草坪,太陽能路燈滋滋噴出水霧,開啟自動噴淋降塵。橙色基調的工地上,規章制度、安全提示格外醒目……

走進武漢城建集團旗下公司武漢建工集團東西湖區金銀湖大廈建設項目工地時仿佛進入一個大花園。「目前,我們在全市有50多個這樣的花園式工地。」武漢建工集團金銀湖大廈項目安全總監鄧昊卿自豪地說,通過人防加技防,尤其是大力推行「智慧工地3.0」以來,多處工地實現了零死亡,獲評「全面達標示範工地」

幹建築,高空作業,頭號敵人是麻痺大意。

在金銀湖大廈項目工地,無處不在的防護網,令人印象深刻。為了防止觸電,配電設施裝上防護罩和漏電斷路器。

▌武漢建工集團的金銀湖大廈建設項目工地

「先後有20多家單位、1000多人進場施工,我們將每一名工人的資料信息輸入電腦,只有通過人臉識別和虹膜驗證,經安全培訓合格的工人,才能進場作業,杜絕了閒雜人員進出的隨意性……」

人員持證上崗,和智能門禁配套的,還有一個24小時抓拍系統

「只要有人不戴安全帽進工地,各個角落的十幾個探頭,就會自動抓拍照片,第一時間推送給相關單位責任人,責令立即整改。」

開工以來,已有十多名工人被罰,但大家都心服口服。一名劉姓工友說,不知不覺中,大家都牢牢樹立了安全意識。

安全督察員熊金鵬稱,推行智慧工地後,公司已連續多年未發生墜物傷人事故。

「你看,我們現在操作塔吊,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靠估了!」採訪中,身處100多米高的操作室中,45歲的塔吊司機陶愛國俯下頭,不時看一眼腳下的液晶顯示屏。屏幕上,懸在半空中的一捆鋼筋,被準確送到施工區域。

▌工地塔吊在監控中心大屏上實現可視化

3年前,武漢建工集團開始在部分工地,推廣安裝塔吊掛鈎可視化裝置。遠程攝像頭,讓吊裝作業更加精準,減少了依賴地面人工靠近指揮。

通過加裝的頂升、迴旋限位等20多個傳感器裝置,嚴密監控塔吊運行數據,極大地提升了安全性。不僅有效消除了高空吊裝時潛在的風險,還避免了吊鉤衝頂、塔吊倒塌等惡性事故。

近幾年,本著「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理念,武漢建工集團加大科技投入,將大型施工機械聯網,24小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已多次將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

在武漢建工集團的工地生活區,每6人一間房,窗明几淨,宿舍220伏強電牆插,全部被改造成直流弱電USB插座,專供手機充電,從根本上杜絕了使用電爐等大功率電器的可能。


疏導結合。這裡的工友服務站內,不僅闢有物美價廉的便民超市、娛樂活動區、可供晾曬衣物的陽光棚,還安裝了空氣能熱水器,24小時集中供應熱水,更配備有集中充電房。在這裡,一些諸如剃鬚刀、對講機等特殊電器,能得到及時充電。

「僅此幾項,一個工地置辦下來,就要多花100多萬。不過我們認為,只有把工人後勤做好,心情舒暢了,才能做出質量優良的工程。」鄧昊卿說。

今年4月,一棟商業樓準備澆注時,被安全員緊急叫停。原來,鋼筋網扎完,雖然檢查沒問題,但缺少一個審查環節。

制度上牆,責任到人。除深度訂製安全智慧管理APP平臺、各項目自查,武漢建工集團還推行巡查制度,實行隱患排查閉環反饋處理機制。這套系統兩次及時預警,破解了建築工地談之色變的「高支模砼澆注」坍塌事故,杜絕了事故發生。

▌安全人員巡查中

「我們將全市工地分成三大塊,總部每周至少派人檢查1次。」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部長李新峰透露,深化安全管理增效益,已成為公司上下共識。

一方面,消除安全隱患風險因素做減法;

另一方面,創造性引入智慧工地從制度創新上做加法,已成為武漢建工集團保障安全生產的雙引擎。

相關焦點

  • 塔吊護欄@塔吊圍欄@塔吊防爬網@塔吊安全防護欄杆現貨廠家
    塔吊護欄@塔吊圍欄@塔吊防爬網@塔吊安全防護欄杆現貨廠家塔吊護欄採購
  • 工地塔吊折斷瞬間倒塌 司機身亡 行車記錄儀拍下驚險一瞬
    7月16日10時50分左右,遼寧大連一處工地上的塔吊突然倒塌,附近的一臺行車記錄儀正好拍下倒塌瞬間:一座十多米高的塔吊吊臂突然發生折斷
  • 樓梯護欄@建築施工工地專用樓梯護欄現貨生產廠家
    樓梯護欄@建築施工工地專用樓梯護欄現貨生產廠家樓梯護欄廠家採購
  • 「精心裝扮」,這個項目工地值得一看
    (1)選用出廠2年以內塔吊,設備性能可靠;(2)安裝塔吊司機安全通道、防攀爬裝置,雙重保障非塔司本人無法進入塔吊;(3)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非塔司無法啟動塔吊;(4)安裝吊鉤可視化系統,塔司在操作室可看清吊鉤下方情況。
  • 施工噪聲擾民,淄博中心城區一工地被罰!
    4月17日晚,淄博市城市管理局、張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及執法人員夜查張店城區7處施工工地。嚴禁工地夜間施工擾民的同時,儘可能給企業提供幫助,助力企業復產復工。淄博市城市管理局局長周洪剛表示,支持企業復產復工,同時會儘可能提供幫助。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90後「工地美女西施」
    在世俗的眼光裡,女子總是柔弱的,然而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添磚加瓦建造城市,被人們稱為「工地西施」,她們不僅人美,還有一顆為生活奮鬥的心。董三妹,長相甜美,身材苗條,手上粗厚的老繭訴說著生活的艱辛,這種塔吊生活,一過就是6年。
  • 致敬匠人 | 溫情悅景 送清涼進工地保安全活動圓滿舉行
    近日悅景置業龍泉家園·悅景臺項目領導攜各部門前往項目工地開展「送清涼 進工地 保安全」>慰問活動為踐行建華集團「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的企業文化,體現集團及城市公司各級領導的關懷,特別為酷暑下仍堅守一線的同志們、工人師傅們,送去了西瓜、清涼飲品等解暑降溫物品。
  • 相城區本月底前要高標準打造157個「無塵」工地
    道路、工地的建設過程中那激起的揚塵讓行人無法靠近城市形象瞬間被拉低另外,對於屢教不改、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工程項目經理與參建企業,將被列入區、市級建築市場「黑名單」,被整個行業洗牌出場。上圖是前幾天舉辦的一場聚焦建設工程揚塵治理貫宣觀摩會,位於黃埭高新區康陽新村(二期)拆遷安置房工程現場。
  • 海豐2建築工地被封
    當晚,該鎮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全縣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統一行動的部署要求,結合該鎮工作實際,兵分兩路,一路由鎮值班組、應急辦、消防所、市政隊、禁毒隊、環衛站、派出所幹警約40餘人組成,主要針對鎮區歌舞娛樂場所、沐足美發美容場所
  • 遠達國際承接的歐力士中國總部大廈項目喜獲大連市2019年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
    2020年4月21日,遠達國際承接的歐力士中國總部大廈A、B區項目,榮獲「2019年度大連市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
  • 劉智民:讓工地開出文明花
    作為市住建局建設安全生產服務中心主任,劉智民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帶領同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創文任務。
  • 西安一工地圍牆突然倒塌8輛車被砸
    根據對面智慧城小區的保安描述,他是在晚上8:45左右聽見轟一聲,圍牆倒塌。據記者了解,此次圍牆倒塌的區域在距離子午大道與西長安街路口向南方向的輔道上,倒塌區域路段長度30米左右。長安區有關部門連夜開展工作,組織清理現場,設置警示標誌,劃定安全區,並責令相關企業賠償車主損失,所屬工地停工整頓並對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由區住建部門對全區建設項目工地安全生產進行全面排查;由區應急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認定。
  • 工地質量放在心、嚴苛巡檢踐於行——天合置業11月工地大巡檢
    11月24日、25日,天合置業集團在董事長汪振華的帶隊下,由質檢人員、總經理及工程監理組成的兩個巡檢組,對旗下叢一樓裝飾、英泰裝飾、尚美樂家裝飾這三大品牌的在建工地進行為期兩天的月度例行突擊大檢查。董事長下工地很少見,並且大多停在做形象工程,董事長每個月都下工地並能結合工地實際提出可行性意見,在整個江西成規模的裝飾企業中,除了天合置業集團,應該可以說是別無分號。如果要把汪董事長的經歷寫出來,那就是一本長篇小說。
  • 在「雲端」開塔吊的女司機:60秒爬35米!仨孩子的媽最長一年回家一次(視頻)
    烈日下,在城區一處工地上,女塔吊司機祝春紅像往常一樣緊張地忙碌著。祝春紅老家山東菏澤,是濟南各大工地上少有的一名80後女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三個孩子媽媽的她,在百米高空的塔吊上已幹了八年,省內從東到西,蓋了十二棟高層,卻還差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 工地安全帽能代替安全頭盔嗎?鶴壁交警回應……
    7月17日,記者在淇濱區各路段採訪時發現個別市民騎乘電動車時所佩戴頭盔並非安全頭盔,而是工地上使用的安全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的民警表示,工地安全帽不能代替安全頭盔,他們在日常執法中也會糾正此類行為。「安全頭盔太貴了,戴個工地安全帽不也一樣嘛。」
  • 行走雲端的塔吊司機「高手過招」
    南寧晚報 /ZAKER 南寧 記者 廖欣 實習生 盧梓瑤 通訊員 梁詩菡 陳毅軍  建築起重機械是建築工地管控的重大危險源
  • 為員工撐起安全「防護網」--京滬高速擴建項目YZ22標項目部平安工地創建小記
    「平安工地」創建工作是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是目標,也是要求;是措施,更是手段。
  • 工地公認的高危項目排名,木工必須在內!
    雖然操作時可斷電,但檢修電路時,存在一些不可預見的風險,再加上如果工人睡眠不足或情緒不好等,容易失手釀成事故;塔吊吊運鋼筋時,最後都要徒手調整鋼筋姿態和下放點,容易被整捆的鋼筋撞擊,造成二次傷害;加工鋼筋時,要與切斷機
  • 安全教育|記住危險標誌,不到建築工地玩
    而根據《建築法》的規定,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在施工現場採取維護安全、防範危險、預防火災等措施;有條件的,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施工現場對毗鄰的建築物、構築物和特殊作業環境可能造成損害的,建築施工企業應當採取安全防護措施。雖說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但我們從中不難發現,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方面以及孩子大人監護責任未到位。
  • 為什麼德國的建築工地很少出事故?
    這些標準和法規在工地上都能夠被認真地執行。德國工地要遵守的條款極其繁雜:分包商之間施工工序的協調和配合,一般都有第三方專門負責管理,出現問題,責任十分明確,補救辦法提前分條列項能寫一堆。工作安全也有專門負責人員,除了我們常說的摔傷砸傷塵肺這樣顯而易見的事故和工作病,工作舒適性(高溫、狹小空間、勞動強度等)和心理(工期壓力、團隊合作等)都是考察因素,因為工程都是保過險的,保險公司為了防止事故責任不明的問題,會不定期進行十分仔細的全面檢察,而為了防止保險公司找茬的情況出現,施工管理部門都是嚴格要求,不僅要求工人自律地遵守條款,而且從管理上(比如合理安排工作輪換時間、小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