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網際網路貌似已經廣泛普及並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連上wifi,在網上衝浪。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世界上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無法使用網際網路。而身為網絡巨頭之一的 Google 自然也肩負著進一步普及網際網路的責任。
最近,Google 啟動了名為「Project Loon」的計劃,通過漂浮的「氣球」增強網絡的覆蓋,讓網際網路走進偏遠地區,讓每個人都可以連上「空中的wifi」。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種漂浮在空中的wifi吧!
一,什麼是Project Loon?
Project Loon是Google X實驗室的計劃之一,通過釋放多個裝有無線路由器的熱氣球到天空中,為指定地區的人提供快速及穩定的Wi-Fi服務。
想像一下有個wifi時刻飄在頭頂的感覺吧,再也不用擔心斷網了==
二,那麼,這個簡單的想法是如何實現的呢?
先來看看這個「氣球」的設計,可以分為3部分:
▲頂端這個形似氣球的充氣部分採用聚乙烯塑料,完全展開有 12 米高,比用於氣象學的探空氣球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中間為太陽能電池板。
▲下端的「小盒子」收發信號的電子設備。
三,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運作的吧。
▲「氣球」漂浮在距地面 20 千米高的的平流層中,避開了飛機與雲層,氣流較為穩定,這樣就不用擔心氣球被風颳跑或者是被飛機小賊搶走啦==
▲平流層中的風向有明顯的分層。Project Loon 利用軟體算法計算出「氣球」的飛行方向,並讓它飛到特定的某一層,讓它順風飛到正確的方向,乘風擴散成巨大的高空網絡。所以氣球並不是像小鳥一樣亂飛的呢~
▲「氣球」在空中收到地面發射的網絡信號後,發射給附近的氣球和地面其他的接收點。通過不停地發射和接收,將網絡信號傳遞到更多地方。
2015年6月,Google 在紐西蘭推出的試點共有 30 個熱氣球,信號從氣球傳輸至地面天線,再經由地面天線傳輸至無線設備(比如手機)上。
Google的終極目標是讓足夠多的熱氣球布滿平流層,從而形成一個覆蓋全球的的通信網絡,為全世界的人們提供網絡服務。
關注德拉,每晚7點整,超多有趣好玩的科學內容等著你
——The End——
還想體驗更多的科學實驗,快來德拉冬令營吧!
了解德拉科學冬令營,點「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