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為百餘節車廂上水春運期間多是24小時連軸轉
■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王薇
穿行在列車停靠的鐵軌間,工作場地只有80釐米寬,列車用水全靠他們,24小時不間斷,滴水中飽含著真情。
在北京西站的上水作業現場,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人:四十來歲,中等個頭,微胖,略黑的臉龐上架著一副眼鏡,不僅看著斯斯文文,說起話來也慢條斯理。他叫李建,是北京鐵路局北京西站上水車間一名普普通通的上水工。在這個全國到發旅客量最大的火車站,他和他的同事們每天平均要為100餘節火車車廂上水,在西站平均長度550米的11條水線上往返20多公裡,為的就是讓旅客可以在列車上喝上一口熱水,洗臉時能有水用。面對即將到來的春運,他們早已經為加倍的工作量做好了準備。
北京西開往南寧的Z5次列車剛一進站臺,李建就和工友們下線為列車加水。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室外作業的上水工卻都穿得不多,只有保暖衣加棉大衣。
李建說,太厚的衣服會影響操作的靈活性,而且幹起活來一會就是一身汗。在作業線上,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車廂,李建沒有絲毫的猶豫,拽起水管向著車廂下方寫著注水口的地方將管子進行對接,整個動作乾淨利索。
為了保證加水的速度,上水工總會幾節車廂同時作業,車廂間的距離相差總有百米,他們不僅要查看水管和溢水口,而且還要注意另一個股道裡是否會有火車進站,頭頂還是萬伏的高壓線。
「水箱加滿了就會溢出,這時候就需要拔掉管子,這水一灑就是一身一腳,到了晚上,幾列車下來,我們全身就像穿了一件冰鎧甲,裡面是被汗浸溼的衣服,外面是凍得硬邦邦的外套,寒風一吹,那才真是冰冰棒,透心涼。」李建說。
在北京西站,上水工每天要為360餘趟列車、約6000節車廂上水。在沒有臨時加車的日子裡,他們要作業的最早的一列車是在凌晨3點50分,最晚的一列則在凌晨零點42分,如果趕上春運加開列車較多,那就幾乎是24小時「連軸轉」了。
在80釐米的狹小作業環境中,他們每天要跑20多公裡,鞋子往往穿一個多月就會壞掉。並且由於每列列車的停靠時間有限,為保證在指定的時間內給列車上滿水,讓車輛能夠正點發車,他們的午飯往往要到下午兩三點才吃上。但是為了保證旅客在列車上能夠有水喝,無論是烈日酷暑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寒冬,面對「苦、累、髒、險」的工作,他們都無怨無悔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