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春縣桃城鎮德風社區,「跛腳村醫」林耀宗用一份醫者的赤子仁心,奔赴在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路上,用堅定的腳步,當好村民的「護門神」,為鄉親們築起一道健康防線。
「小林,今天又要測體溫了。」2月8日早上8點整,林耀宗又準時到外省返鄉村民小林家,為其一家四口測量體溫。「體溫正常,近段時間要待在家裡,注意保暖,再過3天就可以解除居家觀察了。」測完體溫、做好記錄,林耀宗還不停地叮囑道。
「林叔每天都會準時來給我們測量體溫。我們一家是1月25日從四川廣元途經滬渝高速,28日晚到家並向社區報備,29日早上,他就來測量體溫,告知相關防護知識。」說起林耀宗,小林一家很是感激。
今年64歲林耀宗是桃城鎮德風社區人,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45年了。5歲那年,他發了一場高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了腦膜炎,從此落下了腿腳不利索的毛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他的兩腿越發變得僵硬無力,走路搖搖晃晃,好像要跌倒一樣,走10來米路,就要找個東西扶持一下,行動很是不便。
然而,疫情當前,林耀宗並沒有停下不便的雙腳。林耀宗告訴記者,1月22日,社區支書林志意打電話告訴他,社區的小陳從疫區回來,要他馬上去監測體溫。「現在疫情這麼嚴重,你去幹嘛呢?如果不小心不傳染了,我們這一大家子可怎麼辦?」他老婆當場表示反對。「你年紀大,行動也不便,又沒有比較安全的防護措施,不該去冒這個險。」林耀宗的兒子也覺得不去為好。「我從事這份職業,我就要負起這個責任。」林耀宗對家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說服家人支持他。
從此,他每天都要穿上白大褂,備好體溫槍,騎上殘疾人助力車,來回於社區的小道,蹣跚於村民門口,為社區12個從外省返鄉的居家觀察村民兩次監測體溫,詢問、觀察身體狀況,做好臺帳記錄,成為了社區一道「逆風而行」的最美身影。
「在疫情面前,我們除了要關心居家觀察村民的身體狀況外,更關注他們的思想狀態。」林耀宗說,他與返鄉人員互加微信,並把他們的微信置頂,以便於第一時間和他們溝通聯繫,為他們解疑釋惑,及時向他們宣傳疫情防控的知識。有的返鄉村民對居家觀察不理解、不配合,他就用微信和他們溝通,告知這次疫情的嚴峻性。後來,這些村民積極配合,主動隔離。
「各自家庭聚團圓,不要外出相互竄,注意洗手勤換衣,戴上口罩防感染。」「防疫情、少出門、不聚合、不聚集、戴口罩、拒野味、勤洗手、講衛生、有症狀、早就醫、遇急事、讓通道、不慌亂、不傳謠」。林耀宗在微信上看到一些有趣的順口溜,都會立即轉發給返鄉村民,鼓勵他們放鬆心情,放下恐懼,樹立信心。他還根據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編排一些清淡、有營養的菜譜,供他們參考。「現在,林叔仍然每天都會和我微信聯繫,告訴我要多運動,多補充營養,多待家裡。」已經解除居家觀察的小陳很是感激地說。
「現在,林叔行走不便,特別是前幾天剛好下雨,有些村民家的路比較溼滑,看他跛著腳走路很不容易,很怕他會摔倒。」林志意說,「在抗擊疫情中,他拖著不變的雙腳堅守在一線,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令人感動。」
「守望相助,等待春天。疫情面前,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堅守。」林耀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