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紅鎮村醫被迫按下防疫「暫停鍵」

2021-02-13 大通湖公眾信息網

劉振強給返鄉人員測體溫。

臥病在床的劉振強。

紅網時刻益陽2月18日訊(通訊員 喻浪風 劉佳貝)防疫以來,益陽市大通湖區千山紅鎮東南湖村村醫劉振強連日奮戰,堅守一線。2月16日中午,在防疫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他的防疫工作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劉振強,今年48歲,23歲從醫,紮根農村行醫19載。他建立了全村村民的健康檔案,踏遍了東南湖村的角角落落,他為整村124戶貧困戶的健康保駕護航。哪家老人有慢性病,哪家的孩子該打預防針,哪個病人的藥吃完了,他都了如指掌。近二十載,他用一顆安民濟世心,換來村民的信任。

「他一個人負責兩個村的返鄉人員,共88人。在防疫一線持續作戰了20多天,中間一天都沒休息過。」東南湖村總支書記聶建軍介紹到。每天早上出門,給返鄉人員測體溫、宣講防疫知識,晚上回家做報表,劉振強是這場戰役中的「逆行者」之一。

2月16日中午,劉振強剛為一個外地返鄉人員測完體溫,趕著去下一家。這兩天老婆回娘家照顧病危的嶽母娘了,家裡只剩下16歲的兒子。「孩子一個人在家,不知道吃的怎麼樣?」這是來自一位父親的牽掛。心裡擔心著孩子,也牽掛著還未測完體溫的幾十個外地返鄉人員,一不留神,在一個拐口處,與一輛對面疾馳而來的三輪車直面相撞,劉振強當場昏迷。

經過大通湖區人民醫院的搶救,兩個小時後劉振強醒來了。負責搶救的醫生介紹說,頭部存在血腫、胸部軟組織挫傷嚴重,需留院觀察3天看是否存在內出血。「不需要不需要,我回家自己觀察就好,我自己也是醫生我知道情況,這個時候不能給醫院添麻煩。」劉振強聽後堅決不肯住院,其實是不想在防疫期佔用醫用資源。家人無奈,便同意了他的意見。

「不能去找那個司機的事啊,不能要人家賠償啊。」 劉振強回家後立馬囑咐家裡人。「人家是貧困戶,本來就沒幾個錢,我們能自己消費的就自己消費。」他考慮地永遠是別人的困難。

「老婆,現在防疫不能放鬆啊,你明天替我去測體溫吧。」 劉振強躺在床上,心裡卻一直掛念著他那88個外地返鄉人員,想讓曾在醫院工作過的老婆代替他上崗。「你放心吧,鎮裡考慮你的情況需要人照顧,這幾天我在家照顧你,你負責的人暫時由其他村醫幫忙,等你確定沒事了我就上。」劉振強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劉振強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以實際行動在抗擊疫情阻擊戰役中用真心和真情服務鄉村,服務基層。他們教會爺爺奶奶戴口罩、勤洗手,勸住往外跑的小孩,為老百姓築起了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來源:紅網

作者:喻浪風 劉佳貝

編輯:羅玉林

相關焦點

  • 鏡頭下的空城:當城市被按下「暫停鍵」
    >閱       讀       需       要
  • 捷克態度突然轉折,中國按下暫停鍵,讓其陷入「孤立無援」
    在近段期間捷克的態度也是突然發生了轉折,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也是按下了暫停鍵,當我國不再幫助後,也讓他們陷入了「孤立無援的」情景。近期,歐洲各國再次出現了衛生事件,其中捷克也沒有倖免,由於自己一些產品短缺,也是向諸多國家拋棄了合作橄欖枝。
  • 城鄉按下「暫停鍵」 供電服務「不打烊」
    楊永旺表示:雖然呼蘭城鄉按下「暫停鍵」,但是供電服務「不打烊」。我們共產黨員服務隊,就是為客戶解決用電困難的!疫情防控期間,呼蘭供電公司廣大幹部員工充分發揚「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犧牲精神,積極爭先作為,堅守疫情防控及供電服務保障一線,凝聚起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力量,堅決助力打贏呼蘭區疫情防控殲滅戰,以實際行動彰顯供電企業責任擔當。
  • 烏魯木齊按下「暫停鍵」後,這些人依然奔波不停......
    烏魯木齊按下「暫停鍵」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的步數霸屏朋友圈運動排行榜,他們奔波在蔬菜店、超市、藥房、居民家,他們就是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水磨溝區康苑社區志願者烈日下進行消殺工作
  • 申軍良認親之後:過去15年像按下暫停鍵,對申聰我做了我所有
    申軍良告訴記者,申聰知道他尋子的故事後,覺得堅持是美好的,希望重新好好讀書。
  • 村醫和海妹:農村疫情防控一線的平凡堅守
    「疫情在前,村醫向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國家和群眾危難之時,我必須要衝鋒在最前線。」和海妹說。期間,她定期去返鄉村民家中體檢,了解村民的情況並及時的上報。積極投身高坪村疫情防控工作,給村民測體溫、勸返外村人員、講解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個人及家庭衛生注意事項。組織村裡的婦女對村裡的路進行大掃除和消毒。
  • 村醫賣管制藥品,被判刑!
    村醫千萬警惕,無論有多大的誘惑,都不要碰管制藥品!
  • 這些村醫已納入事業編!
    1月24日,據人民網報導,在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市秀嶼區南日鎮小日村衛生所村醫陳桂林提議:將村醫納入編制。目前大部分鄉村醫生年齡偏大,而且每年數量在減少,部分人口流動大的沿海山區鄉村甚至沒有村醫,同時現有村醫技術水平普遍低下。基於這一現狀,陳桂林代表提出,參照村教解決辦法,將村醫納入編制。
  • 新加坡按下「暫停鍵」,哪些地方照常營業?
  • 【聚焦防控一線】鮑官屯—村口支起小帳篷,發揮防疫大作用
    出入登記認真篩查,充當戰「疫」檢查站。為有效阻擋疫情傳播,降低疫情輸入風險,加強人員管控,各村及時對進出道路進行封堵,每村只保留一條通道,在路口支起防疫帳篷。按照「三個一律」的原則,進出人員一律進行體溫測量,一律進行實名登記,進出車輛一律進行消毒作業,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車,守牢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黨員幹部帶頭入駐,充當戰「疫」指揮部。實行「一名鎮幹部+村兩委幹部+村醫」的「1+N」包聯制度。
  • 村醫這項考核不合格,將直接「下崗」!
    其中明確:中醫適宜技術為鄉村醫生重點考核內容,若村醫考核不合格的,暫緩發放次月的績效,補考仍未通過人員,可取消一個月的績效。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續籤聘用合同及鄉村醫生執業再註冊。由此可見,未來基層醫務人員的發展,有能力的村醫在群眾的認可中向上級醫療機構流動,而想蹭大鍋飯的村醫,將逐漸被甩在村醫隊伍的末端。
  • 好人之城ㆍ戰疫榜樣 |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沒有可以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救死扶傷的本領,但卻用迎難而上的勇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默默無聞的堅守,為鄉村百姓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他就是站在農村抗擊疫情一線的村醫—劉振強。劉振強 蘆洲鎮香園村村醫:我們村醫的主要工作是測體溫,進行外來人口登記排查。此外,如果有外出人員回來,要動員他們居家隔離。
  • 村醫楊從標:拄著拐杖也要守護好鄉親們的健康
    今年37歲的楊從標是濂溪區新港鎮烏石山村的村醫,他16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給鄉親們看病,記者見到楊從標時,他正在給貧困戶周華榮的二女兒做健康回訪,旁邊放著一副拐杖,和善的表情,耐心的問診,讓周華榮心理倍感溫暖。貧困戶 周華榮:我女兒是先天性疾病,經常出現身體上的問題,楊醫生經常在我家幫我女兒檢查、按摩,半夜出現緊急情況,打電話給他,他就來了。
  • 【惠城戰疫 先鋒事跡】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沒有可以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救死扶傷的本領,但卻用迎難而上的勇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默默無聞的堅守,為鄉村百姓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他就是站在農村抗擊疫情一線的村醫【同期聲】劉振強 蘆洲鎮香園村村醫我們村醫主要一個進行排查,測體溫,進行外來人口登記,外出人員回來要動員他們居家隔離。
  • 這類藥致5歲孩子感染猝死,涉事村醫被罰100餘萬
    在上面的案件中,法院認為小蔡感染髮燒後,韓村醫仍用自製「草木灰加楊梅枝打成粉後加菜油弄成膏狀」的特效藥繼續治療,結合小蔡死因的鑑定結論,正是其長期感染沒有得到正確及時治療,才導致器官功能衰竭、呼吸道異物吸入性窒息而猝死。也就是說,由於小蔡長期使用韓村醫的「自製藥」,導致感染而猝死。近年來,鄉村醫生因「自製藥」被罰的不在少數,值得所有同行警鐘長鳴。
  • 「夫妻村醫」26年的堅守
    1994年畢業後,絲來裡不但自己回到養育自己的故鄉,還帶回了他美麗的女朋友阿佳爾·吐遜買買提一起當了村醫,他們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365天全年無休。後來他們結為夫婦,這對夫婦為鄉親們防病治病,幫鄉親們排憂解難,這一幹就是26年。剛開始當村醫的時候條件很艱苦,村裡沒有衛生室,絲來裡夫婦只能背著藥箱上門服務。後來,工作條件越來越好,他們在衛生室接診病人,騎電瓶車送醫送藥。
  • 村醫日記丨大年三十,他依舊駐守在衛生室
    上午9點,田壩村衛生室村醫王建松已經忙碌了一個多小時。這個大年三十,他依舊需要在衛生室駐守:「冬季氣溫變化比較大,患感冒的村民和孩子都比較多,來村衛生室看病拿藥、諮詢健康問題的也增加了。越是過年,越要堅守崗位,給村民們的健康服務不能停。加上今冬疫情嚴峻,我們也要隨時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