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之城ㆍ戰疫榜樣 |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沒有可以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救死扶傷的本領,但卻用迎難而上的勇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默默無聞的堅守,為鄉村百姓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他就是站在農村抗擊疫情一線的村醫—劉振強。劉振強 蘆洲鎮香園村村醫:我們村醫的主要工作是測體溫,進行外來人口登記排查。
-
【惠城戰疫 先鋒事跡】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為鄉村百姓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他就是站在農村抗擊疫情一線的村醫—劉振強。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線,守護著蘆洲3萬多鄉親父老。不要亂串門,亂走動,如果有什麼發熱或者不適症狀,(要)馬上跟著我們匯報 劉振強和記者說道:「疫情當前,正是群眾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每名醫務人員都應該守護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除了村醫這份值守工作,劉振強還要擔起村幹部的入戶排查工作,詳細登記人員信息、測量體溫、給村民講解防控知識等。
-
「夫妻村醫」26年的堅守
1994年畢業後,絲來裡不但自己回到養育自己的故鄉,還帶回了他美麗的女朋友阿佳爾·吐遜買買提一起當了村醫,他們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365天全年無休。後來他們結為夫婦,這對夫婦為鄉親們防病治病,幫鄉親們排憂解難,這一幹就是26年。剛開始當村醫的時候條件很艱苦,村裡沒有衛生室,絲來裡夫婦只能背著藥箱上門服務。後來,工作條件越來越好,他們在衛生室接診病人,騎電瓶車送醫送藥。
-
堅守抗疫一線的警察「父子兵」
李鵬,亳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三大隊輔警,和無數「逆行者」一樣,在疫情發生後,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疫情最前沿。與他同時奮戰一線的,還有他的父親李從意,特警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一位38年警齡、23年黨齡的老民警。共同的職責使命,他們相互鼓勵,攜手並肩,各自奔赴在屬於自己的「戰場」。
-
肋骨骨折,玉屏的他依然奮戰疫情防控一線!
微玉屏投稿郵箱:weiyuping1984@qq.com玉屏:帶著傷痛奮戰疫情防控一線的「80後」醫生 現年36歲的楊榮新,是玉屏侗族自治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一名醫生,帶著兩根肋骨骨折的傷痛,他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至今仍然堅守工作崗位。
-
【防控進行時】沙田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疫情防控 我們一直在路上
疫情發生以來,沙田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的醫護人員取消所有休假,夜以繼日、堅守崗位,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基層一線防控安全網。在公衛科,有一位同志,他負責對本院幹部職工和各村村醫開展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培訓和心理疏導工作,牽頭成立防控小組、撰寫防控方案,協調鎮政府,指導各村衛生站開展各村返鄉人口排查和體溫檢測工作,親力親為做好疫情防控的排查與返鄉人員的行蹤軌跡調查,並帶隊負責沙田鎮社區返鄉人員的體溫檢測工作等,用實際行動踐行「健康守門人」的承諾。
-
戰疫先鋒 | 致敬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員工
出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景德鎮煤層氣公司決定實行封閉運行,安排固定八個人,實施兩點一線吃住在礦區的上班模式。華正軍一人兼任幾個人的工作,一直吃住在廠裡,既是值班領導,又是維修工、操作員,有時還「客串」廚師,解決上班人員吃飯問題。同時,他和維修人員還每天兼職為廠裡上班員工測試體溫,對辦公樓、控制室、瓦斯泵房、廚房等重點區域進行兩次消毒工作,守護著廠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
窪堤鄉:我們在一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面前,窪堤鄉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上下團結一心,領導幹部靠前指揮,黨員幹部衝鋒陷陣,更有窪堤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資捐物,支援疫情防控一線。一股股愛的暖流匯聚成強大力量,為窪堤鄉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保障。
-
【疫情防控】防疫70天:天橋街道全體工作人員用堅守致敬防疫一線逝去的英雄和同胞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城市變得異常冷寂。當很多人在恐慌和不安時,天橋街道全體人員日夜兼程、不辭辛苦,用汗水和淚水,帶著與病毒抗爭到底的決心,用堅持守一方平安,盡一份責任。從年初二開始,街道社區全體人員舍小家,為大家,不顧一切地奔赴防疫一線。堅守的70天來,他們認真做好人員排查、宣傳引導、門崗執勤、境外人員核實等工作,同時做好文明祭祀、復產復工相關工作。
-
堅守工地崗位 奮戰建設一線
,不能和家人團聚。在梧州河東防洪堤達標加固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就有30多名工人,因為工期和疫情防控等原因,必須堅守在一線,不回家過年。今天是大年初六,在河東防洪堤達標加固工程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施工工人們正在進行模板的製作和安裝,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等工作。雖然是春節假期期間,但工人們仍然在一線堅守,搶抓工期,力爭早日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
【疫情防控 甘南在行動】甘南州藏醫醫院向奮鬥在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免費發放防瘟藏藥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甘南州藏醫醫院積極投身疫情防治戰鬥,第一時間組織院內專家針對性研製防瘟藏藥金燈薰香粉、流感丸、防瘟九味黑藥藥囊、十二味翼首丸、七味珍寶湯散等九種防瘟藏藥,其作為預防、治療、抗病毒藥物,對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甘南州藏醫醫院1月25日(大年初一)提前復工生產,助力疫情防控。
-
【紅色力量】史燕:讓黨徽在疫情防控一線閃光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大年初一下午,史燕在新華街道辦事處開完緊急會返回社區時,發現風光路仍有三三兩兩未帶口罩的群眾「逛街」,一些店鋪仍在開門營業並且沒有採取任何防控措施。史燕意識到這是當前社區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她結合風光社區街巷眾多、無主小區遍布的客觀實際,探索實行疫情防控「1+1+1」宣傳模式(即一人一車一個小喇叭),將電動自行車、三輪車的機動性優勢和喇叭的傳統性宣傳進行整合,走街串巷、深入家屬院進行宣傳。
-
「抗疫群英譜」 |梁思敏:堅守「戰疫」一線的「拼命三娘」
90後媽媽梁思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始終衝在工作一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名青年人的初心使命
-
【聚焦防控一線】鮑官屯—村口支起小帳篷,發揮防疫大作用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鮑官屯鎮高度重視,迎難而上,堅決打好新冠疫情阻擊戰。
-
農村大喇叭也是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
對於很多人來說,高懸村莊上空的農村大喇叭可謂司空見慣,但你也許不知道,在當前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喇叭的作用也是非常「硬核」呢。
-
【一線】軒玉玲:「堅守一線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2003年SARS暴發,她衝在第一線,17年後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她仍然自告奮勇,衝向一線。 每天,當人們宅在家裡溫暖被窩的時候,軒玉玲已經早早到崗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第一件事是做好隔離病區防護。」防護服、隔離衣、口罩、帽子、橡膠手套、防護面屏,有沒有擺放到位?消毒清潔做了沒?防護衣隔離衣是否合格?哪些醫用物資不夠用了?護目鏡鬆緊度是否合適?防霧處理有沒有做好?
-
青馬戰「疫」 | 思考: 有效提升村級診所在疫情防控中的「末梢神經」作用
「末梢神經」本是醫學用語,在這裡引申義為鄉村診所在感知到疫情的蛛絲馬跡後自下而上的向有關部門及時反饋這些信息。針對農村村民就醫的現實特點,有效提升村級診所,確切的說是鄉村醫生或是民間醫生在疫情防控中「末梢神經」的作用,筆者認為有四個問題需要解決,歸納起來就是四個字,「予、技、術、願」。
-
陳秋霞:堅守生命一線的「白衣天使」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盟人民的心,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面臨極大考驗,毅然選擇堅守崗位。 1月28日,記者聯繫到了興安盟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陳秋霞。原本計劃利用春節假期探望遠在蘭州的80歲老母親,可是醫院的一個電話,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陳秋霞被派到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工作。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期間,四個小時之內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浸透汗水的隔離服、因長時間戴口罩繃住鼻梁產生的壓瘡、臉上勒出的血痕,一一說明著醫護人員的堅毅與堅守。
-
【冠興商廈大名店】致敬疫情中堅守一線的冠興人
大名冠興商廈作為百貨零售企業,本著「守健康,保民生」的原則,力擔民生,冠興商廈一樓超市,與全縣人民一道,共抗疫情。顧客好評 在此,集團向堅守在一線的幹部員工表示深深的感謝,感謝你們堅守崗位,盡全力保障民生;感謝你們默默付出,
-
【抗疫一線群英譜】仲愷青春村: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多
連日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青春村湧現了一大批好人好事。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闡釋了一個普通人魅力和展示了人性亮點。熱心大姐:三送水果及食物到卡點2月4日,居住在梧村的一位熱心大姐到梧村卡點諮詢捐款事宜,守值人員婉然拒絕,次日晚上,這位熱心大姐帶著幾袋水果又來到卡點,說道:看到大家這麼辛苦,請大家吃水果。